当下|张英俊 · 书为心画,艺有大成

 

英俊先生要出版新的书法集,希望我能从朋友的角度作文一篇,深感荣幸之际,又惶恐写不好这位兄长。他在书法创作方面的成就在业界有目共睹,我认识的他更是在品格、修养、艺德等方面全方位的优秀。...








张英俊  1973年出生于河南尉氏,字逸农,号龙岗居士,斋号两忘轩、一苇居,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考级总部考官,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硕士,国家二级美术师,河南省隶书创作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河南省书法院特聘书法家,河北美术学院特聘教授,东京蓬池书画院院长,北京国之清韵书画院副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五角星书法组成员之一。

《书为心画·艺有大成》
                                ----我所认识的张英俊
                                                                文/周之洲
四年前,我作为《人民艺术》杂志的运营总监,为这本格调和学术性比较高的艺术类杂志寻找一些青年艺术家作为报道对象,经中央美院的老师介绍,初识张英俊先生。



作为女性,与英俊先生见面之前,觉得叫“英俊”这个名字,颜值必然是比较高的吧,但是见到的英俊先生不仅不能颜值高,而且相貌平平,心中暗暗失望!就在这样低落的心情中,在英俊先生的工作室开始了交流。我们从书法艺术的时代性,谈到书法在传统中需要寻找的根脉,再到书法创作中作者本身的格调和学识的升华......不知不觉就过去了6个小时,这6个小时中,这位不具颜值的“英俊”先生,一遍又一遍地更新着我对他的形象的重塑。人们的审美都会被表象所误导,往往大美是在了解中,而非视线里。



从初识至今,匆匆已过四年。这期间,无论是在宣传报道上的交集,或是在活动展览上的合作,我对这位“英俊”先生更为了解和信服,不仅是从书法艺术高度上,还是从人品修养及处世态度上,都由衷地尊敬和佩服。

我们书写和记录的工具,现今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因此,中国书法成了一门艺术,这门艺术是最容易也是最难的:容易,凡是会写字的人都可以染指;难,毛笔已经不再是我们日常使用的工具,要想写出超越千年来先贤名家雅士们的作品,成功者寥寥。刘熙载《艺概·书概》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扬雄在《法言·问神》中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姜夔在《续书谱》中说:“艺之至,未始不与精神通。”依我看,就当代书法艺术能有所成就者,需要很多因素,其中最基础的,是天赋、学养和心性。



学书应先学做人,做人有成,艺方能成。一个人的性情格调决定着他的书风取向,人的心性,往往会在书法创作时不自觉地展现出来。英俊先生来自中原大地河南,自幼接受博厚的“圣”文化、“德”文化、“魂”文化熏陶,而他对中原文化的钻研和依恋,对书法艺术的执着和觉悟,才有了他在书法风格上的传古、敦厚。



在古代,书法为文人之末技。王羲之、颜真卿、赵孟頫无不案牍劳形、俗务缠身,然而,并无碍他们在书法上取得的巨大成就。若仅仅把书法当成专业,只接触书与写,不接触社会,不感受世界,他对书法的理解必然受限,无法有更深层次的感悟。书法作品的格调高低,除了作者本身的笔墨技法之外,更是取决于作者本人审美能力的高下,而审美能力往往是在书法之外的积累。正是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英俊先生近年来遍游名山大川,积极参加书展、活动,在与各种艺术创作者的交流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审美,丰富人生体验和生活阅历,无不有助于他书艺的精进。观其现在所做隶书,一方面在继承传统汉隶精髓,一方面又高度锻造线条质量,使字形具有了装饰性。这样的书体,更加受到现代书法爱好者的推崇和喜欢。



英俊先生要出版新的书法集,希望我能从朋友的角度作文一篇,深感荣幸之际,又惶恐写不好这位兄长。他在书法创作方面的成就在业界有目共睹,我认识的他更是在品格、修养、艺德等方面全方位的优秀。以此拙文祝福张英俊先生新书的出版。












    关注 文人书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