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说翻就翻?

 

翻转课堂和它的微课、慕课等智慧教育小伙伴们,翻转的不止是课堂这个点,而且是整艘中国教育巨轮——一艘已经航行了千年的应试教育巨轮。虽然智慧教育改革需要走的路还有很长,但我们正在路上。...




来这里找智慧教育的小伙伴!



翻转课堂(英语:Flipped classroom),又译为翻转教室、颠倒教室,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2007年起源于美国,翻转课堂会先由学生在家中看老师或其他人准备的课程内容,到学校时,学生和老师一起完成作业,并且进行问题及讨论。由于学生及老师的角色对调,而在家学习,在学校完成作业的方式也和传统教学不同,因此称为“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传入中国后,影响力逐渐增大,尤其是2015年教育部发出深化教育信息化改革的通知,各中小学纷纷建设智慧校园,翻转课堂与微课、慕课、创客等教育模式在众多中小学间传播。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适合中国教育吗?


恒峰老师认为是适合的,这也是中国教育界的主流声音。

近年来的教育信息化改革,目的是使用信息化手段,重构传统课堂空间,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经济奠定人才根基。翻转课堂使用的“课前学习,课中讨论”的教学模式,很适合培养学生自发学习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优势。

翻转课堂适合中国教育发展的需要,但不完全适合现在的中国教育,这是翻转课堂目前在中国发展面临的挑战,也是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

1以考试成绩为标准的教育体制



上星期,在《创客教育在中国最大的危机竟然是这个》一文中,恒峰老师说过,高三几乎是所有智慧教育模式的禁地,因为有高考这个无敌BOSS在,无论是创客教育还是翻转课堂,或者全部一起上,都不能推翻它的统治。
中国的应试教育推行了一千多年,以前是为了中举,现在是为了高考。但本质一直没变,都是学生被动式地接受知识,把知识当成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教条学习,缺乏自己探索知识的能力,所以中国人的创新能力一直都是个问题。



我个人一直在尝试,教材是北师大版数学,目前录制了504个视频,从2012年10月至今进行数学、物理科目的翻转课堂小范围内的教学实践,就学生而言的确能够提高成绩,但是现在学生的课业负担很重,学生看视频和做题的时间都很少。

在应试压力下,许多学生都有繁重的课业,做不完的习题是许多老师快速提高学生应试成绩的方法。面对考试的高压,老师对翻转课堂带来的不确定性有深深的疑虑。

应试教育,学生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不懂得自己探索、学习、运用知识。而翻转课堂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习,需要学生有自律性和主动性,这是创新人才必备的素质,但在应试教育下严重缺失,这需要逐渐改变和培养。因为低年级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较小,开展翻转课堂的年级越低,学生学习的效果越好。

素质教育是中国全面推进教育改革的最终目标,中国的教育信息化也是为素质教育而来。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深化,应试教育体制将会逐渐消除,翻转课堂遇到的阻力也会越来越小。

2对老师的要求很高



翻转课堂中,要求学生在课前对知识点进行学习,在现阶段引导学生自习的有效方法是使用微课、慕课等工具,录制教学视频,让学生可以在课前就听到老师讲解知识点。

要制作微课,这对老师使用教育信息化工具的能力有了较高的要求,但目前除了部分年轻教师,很多老教师都远达不到要求。

老师在课堂上的角色从讲授者变成引导者,在课堂中少讲多做,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运用知识解决场景问题。要求老师要有足够宽的视野引导学生探索更广阔的的世界,足够的经验和气场把控整个课堂的节奏和课程的进度。

翻转课堂是一种个性化教育,老师需要根据学生在智慧课堂平台上反馈的自习情况进行差异化备课,理论上每个班的备课内容都不一样。上课中需要与学生进行互动,在探索中推进知识的学习,因此上课前谁也不知道这节课会上成怎样,学生的思维是发散性的,许多教学内容都会临时产生,对老师的知识储备和课堂把控能力都有很高要求。

翻转课堂中,老师的角色,就类似于大家看的《爸爸去哪儿》的村长,不断设置各种任务和挑战,团队成员在挑战中学习和提高。你们感受下。



3翻转课堂带来的额外负担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目前来说,无论对学生还是老师都有一定的负担。

对学生而言,需要课前通过微课等自学,这样会不会造成课堂用一小时互动,课前也要花费一小时学习内容的情况?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学生学习负担明显较小,所以冲突很小。但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学生学习负担大,课程知识点多,有大量习题需要做,学生很难课前预留时间自习。

对老师来说,要制作课前自习的微课视频内容,准备课间讨论的图文等翻转交互设计。先不说老师有没有能力去做,其中需要的资源是很庞大的,况且目前教育云平台、智慧课堂云平台等都还不太成熟,老师搜索资源更是艰难。



翻转课堂类的教学方法对于学校资源要求很高,无论是充足的教学资源,还是优秀的教师队伍。以我为例,年龄在我之上的教师连PPT都做得差强人意,更别说合理精彩的翻转交互设计了。而年龄在我之下的,咳咳……我是我们学校目前年龄最小之二,90年,大家感受一下。

翻转课堂的实现,需要有一个完善的资源平台。K12教育阶段,知识点都是明确而具体的,针对每一个知识点有一个全面且优秀的微课资源,老师就可以将这个微课直接给学生学习,而将精力、重点放在如何解疑和引导学生运用知识方面。



4教师动力问题



翻转课堂对教师能力有很高要求,但现实中,许多中小学老师地位并不高,相比其他岗位薪资、福利待遇微薄,导致许多老师能力并不强。

教师有“三年定终身”的说法,前三年如果没有什么创新,后面也就不会有什么变化了。工作三年之后就只是不动脑子的重复劳动了,而且是体力劳动,只有课标和教材变动或要开公开课的时候才会去重新备课,所以老师都很不愿意教学上有任何变动,排斥新的教学模式或技术,有非常大的惰性,因为重复是最省力的。

翻转课堂带来的全新教学方法,对老教师来说增加了许多负担,而且对考试成绩等传统教学指标还不一定有什么提高,有多少教师会愿意走这条看似光明无限实则荆棘遍布的坎坷重生路?

六月份开始的教师制度改革,终结了教师终身制传统,或许正是鞭策教师不断学习,自我提高的开始。改革的推进,也将会为教师接受翻转课堂等智慧教育模式,带来动力。



不可否认,翻转课堂进入中国教育界以来,得到许多省市、学校的大力发展,但也面临着重重挑战。

翻转课堂和它的微课、慕课等智慧教育小伙伴们,翻转的不止是课堂这个点,而且是整艘中国教育巨轮——一艘已经航行了千年的应试教育巨轮。

短短几年时间,翻转课堂的许多挑战正在被克服,针对K12教育的微课视频资源极速增加,各个省市也开始招标建设地区教育资源平台。虽然智慧教育改革需要走的路还有很长,但我们正在路上。
相关阅读

恒峰智慧教育专家精心挑选





    关注 广东恒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