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耕三绝煜故园,艺圃收获献龙城

 

艺圃寸耕—王镛书画印近作展回顾……...







2016年5月15日下午2点30分,“艺圃寸耕 — 王镛书画印近作展”在太原美术馆隆重开幕!此展无论对于王镛先生本人、还是对于太原的美术界都会是一次具有标志性的展览。

此展经过近一年的精心筹备,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作前言,北京画院副院长吴洪亮担任策展人,展出王镛先生书法、篆刻、绘画近作精品百余件,出版《艺圃寸耕 — 王镛书画印作品集》。

王镛先生是中国当今艺术界颇具影响力的书法家、篆刻家、画家,先后任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顾问、教授、博士生导师、书法研究室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院长等职。其艺术风格独树一帜,不拘于前人,开一时新风,尤其在书法界是具有标志性的学者型艺术家。

开幕式嘉宾致辞


太原市副市长 王爱琴 主持开幕式




王成(太原市委副书记)

尊敬的各位艺术家、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志们:
今天,“艺圃寸耕—王镛书画印近作展”在太原美术馆隆重开展。在此,我代表太原市委、市政府向各位艺术家、各位领导和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市文化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太原古称晋阳,又名并州,是一座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和25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名城,历史底蕴深厚,文化源远流长。多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市坚持把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大力弘扬悠久的山西文化,彰显灿烂的文明艺术,精心打造 “唐风晋韵、锦绣太原”城市品牌,全面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和形象。今天,当代著名艺术家王镛先生荣归故里,与各界书画大家共同弘扬传统文化艺术,探讨当代书画艺术发展,推动我市美术事业进步。王镛先生是中国当今艺术界颇具影响力的书法家、篆刻家、画家,先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院院长、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艺术创作院院长、李可染画院副院长等职,文化部推荐的中国书法传承人士,文化部优秀专家、文化部美术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王镛先生致力为书法的繁荣与发展培养了大批具有较高层次的优秀中青年书法人才,王镛先生在中国当代艺术界风格独立,建树颇丰,艺术成就遍及书法、篆刻和山水画的各个领域,影响跨越书、画、印三界。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和成就。此次展览经过精心筹备由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先生作序,北京画院副院长吴洪亮先生担任策展人,展出的作品有书法篆刻绘画等每一件都是王镛先生近年来的精品力作,全面展现了王镛先生的艺术成就。希望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将本次展览打造成具有太原特色的一大文化盛事,进一步丰富广大群众文化生活,不断推动我市书画艺术和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最后,祝各位艺术家艺术之树常青,祝“艺圃寸耕—王镛书画印近作展”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范迪安(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

尊敬的吴书记和各位领导,尊敬的王镛先生和夫人,尊敬的各位书法篆刻美术界的同仁们、朋友们:
在王镛先生书画印新作展开幕之际,我首先要代表中央美术学院,也受刘大为主席的委托,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向王镛先生致以由衷的敬意和热烈的祝贺!
王镛先生是在中国社会改革开放时代和文化发展与建设的历程中做出卓越学术贡献的艺术大家。他在改革开放初期高等美术教育复苏的时期成为中央美术学院的研究生,得到李可染等先生的悉心指导,而他自幼就具备的良好艺术禀赋和在书法篆刻上体现出来的才华,经过中央美术学院这所学府良好传统的熏陶,形成了他高远的文化理想和坚定的学术志向。从那时候起几十年来,王镛先生在书法篆刻领域始终坚持探索钻研和开拓创新的精神,用自己的作品不仅为改革时代的中国书坛篆坛提供了新的创造模式,也以自己深厚的学养和广泛的影响成为这一时代的突出代表。
在我看来,王镛先生的艺术成就十分突出地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坚持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的统一,他对传统的书法历史理论和各种书法资源进行了深度的研究,尤其是超越已经熟知的碑学和帖学传统,更多的把目光朝向中国书法的起源和初生的时代,发现和研究许多原本我们没有充分认识的书法遗产和原本陌生的书法资源,由此使自己的书法实践建立在更宽阔的传统维度,这在治书与治篆上树立了崭新的方法论。另一方面,王镛先生在书法和篆刻创作上大胆创新,把自己的情怀、性格和对传统文化的许多思考都熔铸在自己的笔端和刀下,在方寸之间创造出崭新的篆刻风貌,在书法的创作上更是融汇多种传统资源,形成了独家的面貌。
可以说近三十年来在中国书坛篆坛上所形成的一种新的书风篆风,是跟王镛先生的开拓努力分不开的,也因此构成了他十分广阔的社会影响。在这里我还要特别指出的是王镛先生当年和朱乃正先生一起倡导和筹办了中央美院的书法专业,使这座百年的艺术学府增添了自己民族的最重要的艺术,书法篆刻专业在王镛先生细心地统筹和引领下,今天已经成为书法系,已经成为培养博士、硕士、本科三个层级书法人才的重镇,这使得我们中央美术学院的书法教育成为今天书坛培养人才的一支劲旅,而王镛先生在这里付出的精力是十分让人敬佩的。今天书坛、画坛、篆坛三坛的各界嘉宾云集太原,是因为太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把王镛先生的展览办成一个面向社会公众,推动文化服务的学术活动,许多同仁从全国各地前来,也能够在王镛先生的展览中形成更宽阔的交流。这次展览由北京画院副院长也是著名的策展人吴洪亮先生做了认真的策划,我刚才先行看了一下这个展览,我认为这个展览很好地把王镛先生在三个领域创作的新作也可以说是力作集合起来,展览的设计具有高雅的格调,相信这个展览能够让三晋人民欣赏到王镛先生精湛的艺术成果,也对于推动我们今天书法篆刻和美术事业的繁荣,能够提供重要的机会。在这里我祝王镛先生的展览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陈洪武  (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

尊敬的各位领导,
尊敬的王镛先生,
尊敬的书画界的各位师长、同道、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在“艺圃寸耕——王镛书画印近作展”开幕之际,我谨代表苏士澍主席,代表中国书法家协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王镛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
刚才与几位同道先行观看了展览,对王镛先生书画印近作展中呈现出来的新境界感受深刻、受益良多。与王镛先生交往多年,能够深切感受到他已较为完整地形成了自己的审美理想。我简约的归纳为新“四宁四毋”:宁高古,毋今俗;宁老辣,毋流滑;宁拙朴,毋巧妍;宁奇崛,毋柔媚。
在我心目中,王镛先生真诚、质朴、厚重、耿介、坚韧,是一位守道德底线,养浩然正气,承文人风骨的书画家。他经过几十年的潜心修为和打磨,已卓然成为当代书坛标志性的学院派领军人物,他的书画印以及对秦汉以来民间书法、篆刻的考辨与探寻和在高等书法教育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特别是其在深入传统深处所构建出的独特书风印风,以一种格力天纵的个性风采融合时代,成为当代书坛一方重镇,影响甚远。
我们欣喜地看到,自80年代中期就以新意独出的王镛书画印,几乎30多年来一直伴随着当代书法热在不断地膨化、成长与引领。我深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王镛先生在大传统气格下追迹千载,并由此形成的书法审美理想,其广度、深度与高度一定会愈加凸显其价值和意义,终将开派于当代书坛百花齐放的沃土之上。



王 镛展览能够顺利的举办,首先要特别感谢山西省太原市的吴政隆书记等诸位领导的大力支持。昨天有幸见到吴书记,见面以后吴书记第一句话就说了四个字“欢迎回家!”我听了以后觉得心头一热,昨天到今天也接触了很多山西老乡,真像那句俗话说的 “老乡见老乡”,倒不是两眼泪汪汪,我觉得是两眼放金光。

这次展览和在其他地方,其他的情况下搞展览的心情和感受不一样。时间过得很快,随着年龄的增长,心里老有一种对故土的情怀,久久挥之不去。所以这两年,一直有个小小的愿望,就是在老家搞个展览,没别的目的,就是想向家乡汇报一下,和老乡们交流一下。

其实我和弟弟都是在北京出生的,我一个大哥是在太原出生的,用现在的话说,当初我们家也属于京飘一族,飘到北京去了。在吃饭的时候,有同学跟我说“王老师您这是荣归故里啊”。其实想想我并没干什么轰轰烈烈的事,我倒觉得有一种以故乡为荣的思绪。一说起山西,全国人民脑子里蹦出的第一个字,肯定是 “煤”。山西出煤,确实也做出了很大贡献,煤是好东西,不过也掩盖了另外一个很大的亮点,就是 “文化”,山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远古的“三皇五帝”、“尧、舜、禹”三位先贤先圣都是山西人,这个很了不得。在文化方面,唐代的诗人,一大堆都是山西人,而且有好多都是姓王的,我怀疑可能都是“太原王”,像王勃、王维、王昌龄、王之涣,还有白居易、柳宗元都是山西人。可见那个时代,山西的文化在全国也是位列前茅的。山西的美术,古代美术的文化遗存,山西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的,我们美院各个系,都经常来山西实习,因为山西的古建都很厉害,中国古代的雕塑包括的各个时代的都很全很广,这一点其他省比不了,包括古代的壁画,我前两年看到山西已经编了一本山西古代的壁画,非常精彩,非常丰富,所以说,我还真有以故乡为荣的情怀。

这个展览能够顺利的举办,除了我们山西省、市各位领导的支持,我还要特别感谢主办单位中央美院的范迪安院长,在那么忙的情况下,还为我写了前言,我原来觉得写个三五百字,我就挺知足了,结果范院长写了三千多字还意犹未尽,我觉得这是对我最大的关爱。还有中国书法家协会的陈洪武书记一直对我也特别支持,主办单位还有太原市文化局,在展览筹办期间做了很多工作,另外还有承办单位太原市美术馆、北京杏坛美术馆,都非常辛苦,在这里一并表示感谢。而且特别要提到的是策展人,北京画院副院长吴洪亮先生和他的团队,他们的工作使我真正的认识到展览的策划不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而且付出了很多的心血,我特别表示感谢。还有协办单位包括,晋阳印社,民进中央的开明画院,最后提到的是北京如果艺术,他们在作品的扫描、装裱、画册的印制上都做得非常专业,在这里一并表示感谢。另外今天的来宾中有很多我的学生,从全国各地赶来,都没有一一介绍,非常抱歉,还有很多新老朋友,在这里我一并的再一次表示感谢,希望大家受我一拜,谢谢大家!
开幕式回顾








座谈会




展   厅


















2016年5月19日,王镛先生及夫人李小芳陪同严隽琪副委员长参观本次展览。





作品欣赏


李白将进酒诗句 123.6x248.6cm

寸耕堂日课 
132x33cm.



行书七言联 132x22



篆书七言联 139x29



清霜野色图 69x46.3cm



烟水苍寒图 142x74.7cm



拟宾老焦墨山水 68.5x46cm



松石图 137.7x68.5cm



朱房玉醴图 137.2x69.3cm



窈窕紫雪图 137.5x69.5cm



危峰霜清图 39x39cm



艺圃寸耕



一生无事烟波足



古并州晋祠人



寸耕心迹



138x70cm 汉君高迁八字砖



《艺圃寸耕》 时长5′14″
王镛,一九四八年三月生于北京,山西太原人。一九七九年考取中央美术学院李可染教授研究生,攻山水画和书法籇刻专业。一九八一年留校执教。先后任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顾问、教授、博士生导师、书法研究室主任,中国艺术研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院院长,文化部优秀专家、文化部美术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艺术创作院名誉院长,李可染画院副院长。
展览信息
Exhibition dynamic





【策展人】
吴洪亮
【主办单位】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书法家协会 太原市文化局
【承办单位】
太原美术馆  北京杏坛美术馆
【协办单位】
民进中央开明画院  山西省书法家协会  山西省美术家协会
【支持单位】
李可染画院  如果艺术  山西晋阳印社
【展览时间】
2016年5月15日 — 2016年5月30日 
【展览地点】
太原市晋源区长风商务区广经路一号  太原美术馆  


    关注 杏坛文化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