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记】话说手雕(下)

 

内容导读  昨天小金和大家聊了手工雕刻这项造币工艺的操作流程、雕刻方法和特殊性,今天咱们继续手雕的话题,...



内容导读  昨天小金和大家聊了手工雕刻这项造币工艺的操作流程、雕刻方法和特殊性,今天咱们继续手雕的话题,和您聊聊手雕工序的重要性以及我国手雕技艺的发展历史。

手雕是造币制模中的一个关键工序

在雕刻机诞生之前,钱币图案模具的雕刻是由手雕者完成的。那时候,手雕者可能既是钱币图稿的设计者,又是钱币浮雕图案模具的雕刻者;当然,也可能是钱币图稿由他人设计,手雕者只根据钱币设计图稿完成钱币浮雕图案模具的雕刻。不管是哪种情况,在此时期手雕者的作用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手雕者的艺术修养和雕刻功力将直接影响到钱币产品的艺术品质和质量水平。

雕刻机诞生之后,钱币模具制作的生产流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我国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为例,钱币模具生产的流程依次为:设计图稿,制作浮雕,翻制石膏,电铸铜型,缩刻钢模,手工修模,车型淬火,翻压印模,手工修模,车型淬火,表面研磨等。美工设计人员负责该流程中的前三项:首先是设计钱币的图稿,然后根据批准的设计图稿,用油土制作三维的浮雕型,最后翻制成石膏型,把浮雕做精、做细、做深入,并在石膏型上加刻文字等,待全部完成后,交给机雕人员电铸铜型。

而手雕人员在该流程中则要参与其中的许多环节:首先,对电铸的铜型进行修整,不仅要修整前道工序遗留下来的浮雕细节模糊等缺陷,还要把变形的铜型整平,以保证缩刻钢模底面的平整度。其次,对雕刻机缩刻下来的钢模进行修整,雕刻机缩刻时往往会产生重纹、跳线、拖边等缺陷,手雕者则要把所有缺陷全部修整一新,以还原浮雕图案的原貌,保证钢模的雕刻质量。再次,手雕者还负责印模(即工作模)的翻压工作,并对所有印模进行逐个检查,发现有缺陷的也要逐一修整,不能让有问题的印模流入下一道工序。最后,手雕者还要参与印模的表面研磨处理工作。由此可见,尽管手雕在雕刻机诞生后不再直接雕刻钱币模具,但他们几乎参与了钱币模具制作的全过程,并确保美工设计人员的浮雕在铜型、钢模和印模等造币模具制作过程中不失真、不走样。因此,手雕是造币制模流程中非常关键的工序,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上币”手雕源远流长



上海造币有限公司手雕技艺的传承可谓源远流长。早在上世纪30年代的中央造币厂(上币公司的前身)开铸之初,就有了手雕技艺的开创者,也就是上币公司手雕的第一代传人周志钧,他师从意大利著名雕刻师路易奇·乔治学习手工雕模技艺,时任中央造币厂雕刻技正。

上世纪50年代,国营六一四厂(也是上币公司的前身)有了上币公司手雕第二代传人董益谦和陶秉琪,他们俩一个以西方的刀子技法为主,一个以东方的凿子技法为主,各显神通,各尽其能,传承和发展着上币公司的手雕技艺。

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叶伯林、叶仲华、方茂森为代表的上币公司手雕第三代传人群体脱颖而出。上币公司进入了手雕技艺传承和发展的鼎盛期,手雕人员达八九人之多。他们融东西方刀子和凿子技法为一体,合二为一,取长补短,让手雕技法为钱币作品的主题服务,获得极大的成功。这一时期推出了大批雕刻精美、特色鲜明和质量上乘的手雕作品,深受广大钱币集藏者的好评与青睐。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上币公司第四代手雕传人应运而生,他们坚守着手雕技艺这块阵地,不时推出一些手雕的大铜章作品,延续着手雕在造币制模中不可或缺的中坚作用。

2005年,上币公司为了让手雕技艺在造币领域传承和发扬光大,在全公司范围内精选苗子,优胜劣汰,精心培育手雕人才。如今,上币公司第五代手雕传人正在茁壮成长,前景喜人。

在当今电脑雕刻机进入造币制模行业,无论是雕刻质量还是雕刻效率都大大提高的前提下,手雕的传承还有多大意义?依笔者之见,再先进的设备也不能保证所雕刻的模具百分之百的完美,越是精美的模具,越是需要达到炉火纯青手雕技能的手雕者来修整,才能游刃有余地为模具画龙点睛,锦上添花。同时,手雕是一门古老的传统技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顽强的生命力。要充分发挥手雕的特殊性,量身定做,在雕刻中恰到好处地留下凿子和刀子的痕迹,使之具有不可复制、无法替代的特性,创造出与机雕完全不同的艺术效果,这需要大胆探索、艰苦创新、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收获。

(本文来源:《中国金币》杂志第39期

图片摄影:徐晓龙)

  关于手雕技艺今天就介绍到这里,明天小金将和您继续手雕的话题。更多造币工艺介绍尽在《中国金币》杂志。

  如果您想购买《中国金币》杂志,请点击“阅读原文”到京东《中国金币》官方旗舰店购买。

关注小金①点击标题下方“中国金币”可一键关注;

②扫描或长按三秒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中国金币微信;
③点击微信右上角的“...”,将本文内容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人关注中国金币微信,了解中国金币。


    关注 中国金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