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演良)端砚——雕刻中的“动”与“静”“线”与“面”

 

优秀的端砚雕刻艺术家,是及文学、历史、绘画、书法、雕刻、试问、篆刻于一体,“”文人砚“”...



优秀的端砚雕刻艺术,是集文学、历史、绘画、书法、雕刻、诗文、篆刻于一体,“文人砚”更是如此、均呈现飞舞的动”感,往往又通过线条去表现,虽然“线”也有静的一面,但更多的是表现“动”。如书法艺术就是追求线条的运动美、节奏美,书法家往往借草书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韵律。如:“张颠见公孙大娘舞剑器,而笔势益俊者也”;“怀素夜闻嘉陵江水声,而草圣益佳”。汉代石刻画,多以流动飞舞的线条来雕刻物像,形象生动;唐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侠女、乐伎则更为典型,依靠画面人物轻盈逸美的姿态,特别是那飞动的飘带,线条自然流畅,画中的天女和乐伎,翱翔于万里碧空,产生了动的艺术效果。

传统的端砚雕刻艺术,很重视“动”感,可以说是借鉴于古代的绘画、雕刻、书法等艺术中“动”的表现手法,并注意处理好“动”与“静”的和谐统一。端砚雕刻中的动感,除了在雕刻物像形体的动态中反映,更重要的是通过线来表现,目的是增强活力,增添生气。端砚雕刻中常见的“云龙吐珠”“二龙戏珠”“云龙”“蝠云”等图案,艺人在雕刻龙的时候,首先考虑加强龙的动感,龙的身躯上下舞动(一般龙鳞露三分,其余则以祥云盖之),龙首翘起,口吐龙气(或珠随气出),再雕刻上祥云萦绕,风起云涌,“动”在其中;又如雕刻起舞的凤、展翅的蝠、腾云驾雾的麒麟,还有鱼跃龙门,神龟,等等;传统山水中的碧波粼粼,云霞萦绕……都十分注意以线条表现赋予其生命力,使之有动感。除了在雕刻上动态的刻画,“粗”与“细”的对比,这样直接加强了动的感觉和效果。

端砚雕刻中同样注意“线”的表现。由于存在大面积的“面”,如砚堂、砚池、砚背和砚边,雕刻的物像不是凹面就是凸面,制砚艺人常以“线”来将“面”连接起来。明清以后的端砚雕刻,通常在块面或物像的边缘上细腻的线条,比如用细线勾勒祥云的边缘;雕刻龙的须时更要一根一根地来刻画,由许多线集成须;还有雕刻大海的波浪,同样需要一组组的线去刻画;砚的四边边线也喜欢加刻这种细线,砚工称之为“起二线”,即第一线是粗线,第二线是细线。端砚的二线要刻在恰当之处,要刻的非常准确和均衡,“线”与“面”才能产生强烈的对比,“面”显得更宽广和粗犷,“线”显得更细腻、婉转和流畅。端砚雕刻就是利用“线”与“面”的结合来表现“动”;利用“动”与“静”、“线”与“面’的对比,使端砚的石质与艺术加工达到“天人合一”“物我交融”的境界,正如著名画家李可染给“中国端砚展览”的题词:“天工人工,两臻其美”。

江山如画   老坑    79*33*5.9















兰亭序  老坑  26*19.1*6.8

















岳阳楼  坑仔岩     37*24*4.3









苍松古阁明月夜  坑仔岩  34*24.5*4












    关注 文房之宝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