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最光荣(一)“黄土地上的土专家”—王海荣

 

王海荣,56岁,延长油田蟠龙采油厂一名修井工人。40年前,他从山西一个农村走出,经历延川县罗子山农机...



王海荣,56岁,延长油田蟠龙采油厂一名修井工人。40年前,他从山西一个农村走出,经历延川县罗子山农机厂、贯屯煤矿、甘谷驿油矿,最终来到蟠龙采油厂,一干就是40年。令许多人出乎意料的是,这个干工木工、当过井下打捞工的普通农家汉子,最终成为延长石油响当当的首席技师,成为一名令人敬仰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翻开他过往的简历,让人忍不住赞叹,1986年-1993年连续8年被评为原延长油矿管理局先进生产者;1989年获“延安地区劳动模范”;1992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技术革新能手”称号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年5月4日被评为延安地区首届十佳青年。1995年7月-1996年在西安石油学院进修期间获得国家专利两项,一是提取抽油杆的夹爪器获1998年第七届中国专利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银奖,二是抽油杆连接夹头获1998年第七届中国专利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金奖;2011年气锚打捞器和回收油装置两项又分获延长油田公司技术小改小革三等奖;2012年被延长石油集团聘为首席技师;今年再获殊荣,被陕西省总工会评为陕西省第四届“十佳杰出工人”。

脚踏实地 勇敢逐梦

1974年,16岁的王海荣从山西老家只身来到延安谋生计。在那段最懵懂的青春岁月里,他在煤矿做过搬运工,修理小东西,每天都在填饱肚子和各种打杂奔波里艰难度过。经历了生活的磨难,他渐渐变得坚强。1984年,他进入当时的延长油矿管理局甘谷驿采油厂工作,凭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小学没毕业的他白天熟悉各类工具,晚上虚心请教老师傅,还自费购买了《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书籍,认真研究设备的改进和发明。1984年至今,他累计完成各项技术革新项目60余项,加工改装各种工具3000多套(件),他设计研究的各种打捞工具经投入使用后,使400多口坏井“复活”,被工友们亲切地称为黄土地上的“土专家”。



1985年在一次处理事故井过程中,由于封隔器不收缩拔管时造成井下油管拔断,原油持续往上喷,一连打捞了10多天,仍未见效,面对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大家都急的团团转。王海荣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当即向队上保证:“给我3天时间,改进一套打捞工具”。没想到的是,他只用了两天两夜就改制出了一套新的打捞工具,第三天带着新工具成功处理了事故井,迅速恢复了生产。

由于八、九十年代采油厂机加工设备差,他常常背着几十斤重的原材料,揣着干粮,去延安、永坪到处找人加工自己设计的打捞工具,在热心人的帮助下,一套新型的抓放式打捞工具问世了,使遗留的事故井得到了及时“救治”。随后,他又一连改制了C0-1型2寸和2寸半的卡瓦捞筒抽油杆打捞器等多种打捞工具,这些工具投入使用后,使20余口事故井恢复生产。他还相继设计了原油回收装置,研制了专门打捞老化气锚的打捞工具,改进了线切割不等式分割器等。



2004年,针对蟠龙采油厂压裂作业中不少封隔器出现压裂后不释封的现象,仔细研究,终于发现是由于封隔器高压水线宽度太大,被粉碎后的压裂砂进入后导致胶皮筒变形无法收缩引起的。通过查找资料,反复试验,激光打水线的水力压差式封隔器应运而生,这种新型的封隔器在40余井次的井下压裂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危急关头 奋不顾身

1986年的一天,处理事故井时钻机突然起火,正在井架上作业的两名工友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危急关头,王海荣立即呼喊两名工友迅速撤离,一边拉起灭火器冲向火海,一边叮嘱工友用安全帽端沙土进行灭火。迅即有效的措施为消防队员的到来争取到了时间。等火扑灭后,同事获救了,钻机也保住了,然而他的脸却被严重灼伤。为此,有人夸他勇敢,有人却笑他傻。他却只是微微一笑说,因为他是企业的一份子,他早把这儿当成了自己的家和亲人。



1988年5月20日中午,他和领导谈完工作后正准备上班,矿长大喊一声:“海荣快看,选油站着火了”。火情就是命令!王海荣二话没说奔到现场,拉起灭火器就冲进火海,果断分割火势。轮胎爆炸声不断,浓烟四起,生死考验面前,他与现场所有工友共同作战,及时控制了火势,随后延安市消防队及时赶到,彻底消除了险情。在确认险情被彻底消除后,他又悄悄转身投入到了自己的工作之中。

铮铮铁骨 一片柔情

说起妻子和两个孩子,王海荣这个铁骨铮铮的热血汉子,一脸温柔幸福,他说自己这辈子无愧天地,却愧对妻儿。

王海荣说,自己一心扑在工作上,两个孩子的生活、学习及家里生活上的各种琐事全是妻子打理,她从没让他操过心,将家里的事情处理的妥妥当当,如今一双儿女都大学毕业上了班、安了家,这是妻子的功劳,她用她的默默支持,给了他安心工作和奋斗发向上的信心和动力,可是他却从没带妻子出去见过啥世面,也没有陪孩子们过过几个节日,很对不起他们娘几个。

如今,王海荣56岁了,孙女都有了,可由于工作,他只能每天通过电话和妻子知道儿孙的情况。于是,有工友打趣他说,别干了,都这把年纪了,还那么辛苦干什么,回家带孙子享福去吧。他却认真地说,不行,我还要把我的这身手艺传给我的徒弟,让他们接着干。

发挥余热 奋斗不止

王海荣,很普通的一个人,不慕繁华,不图虚名,对人朴实,做事踏实,但却以他那不怕苦、不怕累、不放弃的精神默默地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总是劝诫身边的人:“既然干就好好干,敷衍了事还不如不干”。

2012年,王海荣获得延长石油集团首席技师资格。面对成绩,他却没有一丝骄傲和自满,反而主动担任起了该厂技术工培训兼职教师。培训过程中,他提出"实用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搞好理论培训的同时,结合生产实践,对处理事故井打捞工具方面进行演练、讲解,受到职工交口称赞。



从1984年开始在延长油矿的30年间,从一个石油钻采“门外汉”到黄土地上的“土专家”,受到了同事的尊敬和领导的认可,他很成功。为此,他被辑入《伟大的平凡》、《陕西英模》、《中华人民共和国创业功臣大辞典》、《中国人才大辞典》等多部辞典和人物传记。他先后培养了70多名徒弟,这些徒弟有的已经担任技术骨干,有的已经走向领导岗位。至此,王海荣仍未满足,仍在继续前进。



面对记者采访,王海荣说, 一个个成绩、一项项荣誉,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和更重的使命,成长是一辈子的事,只要生命不止,他将奉献不止!




    关注 延安市总工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