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华东师大多学科专家“问诊”校园欺凌

 

近期,群殴、羞辱等校园欺凌案件频发,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如何制止校园欺凌,成为当前社会热点,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集...

近期,群殴、羞辱等校园欺凌案件频发,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如何制止校园欺凌,成为当前社会热点,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集体反思。5月25日,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举办了教育法治论坛,聚焦校园欺凌,邀请法学、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青年学者以“三人谈”方式,从不同学科视角对校园欺凌行为的成因、法律责任和处理对策进行了深入探讨、把脉问诊。

在论坛上,华东师大心理学院李凌副教授表示,校园欺凌问题初中阶段是个重灾区,这与青春期寻求自身独立、不愿意求助于家长老师的心理需求有关。她建议要了解青少年发展的特点,从小给孩子更多情感教育,让孩子能更好识别、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更好感知和尊重他人的情绪。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

在华东师大教育学部王占魁副教授看来,校园欺凌成因是多方面的,与社会转型过程中价值观失范、学校评价体制失当、社会媒体舆论导向失真、司法公正信任危机有关。他建议,要加强价值观教育,不仅是关注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更要重视成人世界的价值观教育。成人世界的价值践行要让青少年看得起、信得过、学得起。

华东师大法学院任海涛副教授认为,青少年之间的欺凌行为产生因素之一是受到成人世界不良价值观的影响,欺凌行为对欺凌者和被欺凌者都会产生长久的不良影响,美日韩等国对于校园暴力和欺凌行为均有较为完善的立法和制度,值得我们借鉴。

事实上,校园欺凌是世界问题,需要综合治理。

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上海海关学院肖建国教授提出,简单采取刑罚手段,一方面不符合世界刑法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中国国情也不允许一判了之。建议要平衡好教育和法治的关系,从三个层面着手,国家层面从立法上创建中国特色的少年司法制度,学校层面加强管理和教育,社会层面调动各方力量参与。特别要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对未成年人要更多提供教育保护,对未成年人更多的关爱,校园欺凌就会少一些。

“校园欺凌远远超出了法学视野,是个社会治理问题。”华东师大法学院张志铭教授表示,校园欺凌发生于青少年之间,需要遵循非刑事非监禁的特别程序,与校园欺凌相关的违法犯罪问题是个特别问题,要专门应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三个后续需重点探究的问题:第一,在避免过度蔓延和过度收窄的情况下,应如何界定校园欺凌?第二,校园欺凌的独特性在哪里?第三,如何通过制度建设来治理校园欺凌行为?

据悉,随着教育综合改革进程的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不断提出诸多如校园欺凌等理论和实践问题,亟需教育法学予以回应。今年年初新成立的华东师大法学院就把教育法学作为重点发展学科方向,积极推进法学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交叉融合,着力打造教育法学学科特色。近期推出的教育法治论坛将定期聚焦教育法治热点问题,邀请法学和其他相关学科专家进行对话,通过学科交叉,对教育法治热点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服务教育法治化进程。

记者:刘晓晶
搜索公众号并添加为好友
“上海教育新闻网” 
为您提供最及时、最精粹的教育资讯


    关注 上海教育新闻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