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没有玻璃,古人用什么遮窗户?

 

““听风听雨小窗眠.过了春光太半”“金风万里思何尽,玉树一窗秋影寒”“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听风听雨小窗眠.过了春光太半”
“金风万里思何尽.玉树一窗秋影寒”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
在古时.一扇窗总包含了无数的诗情画意




看过了太多的亭台楼阁,雕梁绣户,领略了中国窗的艺术与浪漫,我们不禁想问,在没有玻璃的古时,这样的窗户用什么来进行遮风挡雨?

事情,要从“窗”的起源说起, “窗”本作“囱”(“囱”为俗字),即在墙上留个洞,框内的是窗棂,可以透光,也可以出烟,后加“穴”字头构成形声字。《说文》说:“在墙曰牅,在屋曰囱。窗,或从穴。”窗框负责支撑窗体的主结构,可以是木材、金属、陶瓷或塑料材料,透明部分依附在窗框上,可以是纸、布、玻璃或其他材料。



1F

兽皮和草席事情要从史前原始社会说起,那个时候,窗户的用途只限于通风,人们在墙上和天花板上凿出或留出非常粗糙的孔洞,再使用野兽之皮或草的编织物布加以遮盖,这种原始“窗帘”透光性虽然不好,但是通风性很好。





2F

电视剧里的情节告诉我们,古人都是用“纸”来遮窗户的,站在窗外想偷看屋子里的情况,手指沾水轻轻一戳,窗户纸就出现一个洞。其实,在唐代以前虽然有了纸,但是那个纸还不能大面积当窗户纸用,所以古书上记载的大多都是用绫这个丝绸织品代替,可是它的成本又非常高,而且它透光性相对纸来说不是很好。到了明清,纸才大量应用到窗户上。



最常用来做窗户纸的是防水纸。 选用油纸不但可以防雨雪湿破,而且还能增加透光度。《唐宋白孔六帖》里记载的“糊窗用桃花纸涂以水油,取其甚明”,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油纸。北方的冬天异常寒冷,在窗户纸上刷上桐油或其他干性油,这样雨水打在窗户纸上就能顺着淌下去,潮气在上面一打,就能化成一团水珠,也无法浸到里边。

高丽纸也常做窗户纸使用,高丽纸自唐朝起由朝鲜输入,享誉“天下第一” 。制作时以棉、茧为主要原料,故其纤维甚长,类似我国长城古纸或皮纸,不仅透明白净,而且质地坚韧,经久耐用。然而这种纸价值颇昂,在清代,只有宫廷地位较高的殿堂才用高丽纸糊饰。





3F

明瓦要知道,纸张何其薄,就算砂纸糊窗、拉上麻筋再刷上桐油的,虽然可以用以遮挡风雨,但如此想来春来化雪之时定是极不好受。因此,在旧时,少数富户会用到一种玻璃的替代品——明瓦。 明瓦最早出现于宋代,在旧时江南很普及,主要材料为海洋贝类的贝壳、羊角、天然透明云母片,因此,明瓦窗又名蛎壳窗、蚌壳窗。

明瓦窗的功能不小。薄而平的蚌壳,不但具有彩光作用,还能有效地过滤阳光中的紫外线,从而使室内家具不易褪色。半透明的明瓦,忽隐忽现,可以防止外人窥探,从而保护宅主的隐私。



清代晚期,出现了用云母片镶嵌的明瓦窗。云母矿石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绝缘性能好 ;二是比较容易剥离,可分成一片片整齐的薄片。云母片有金云母、白云母等不同种类。其中,半透明的白云母片经过加工,逐渐走向普通民居,成为镶嵌窗的佳材。这种窗,起先称为云母窗,后来又称为明瓦窗。 占据半壁江山的云母片明瓦窗,与传统的蚌壳明瓦窗相映成趣。

好景不长,清末民初,大量平板玻璃涌现,成为明瓦的终结者,明瓦行业自此没落。



4F

玻璃现在,玻璃窗已成为各种窗户的代名词。玻璃是由二氧化硅和其他化学物质熔融在一起形成的。作为窗户,不但遮风挡雨,透光性好,而且坚固耐用,不易腐蚀。混入了某些金属的氧化物时,还可以显现出颜色。不少民国洋房,玻璃表面还打磨出多姿的几何图形。如此集优点于一身的材料,代替明瓦也就不足为奇了。



如今,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工采光的比例越来越高,换气也不再依靠窗的自然通风,窗已经越来越失去其最初采光通风的用途,转而变成纯粹的建筑学中进行空间围合或划分的工具。



窗外是寄情托思的山水,窗内是摆笔临帖的快意。中国窗,是含情脉脉的诗情,是半遮半掩的画意。

图片来自网络参考文献:何大明《朦胧风雅明瓦窗》本平台长期欢迎投稿,请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详情


    关注 铁码头信息服务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