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世界之窗 ——在英语教育中培养幼儿多元文化意识

 

关于在幼儿园是否应该开展英语教学,不同的人持不同的观点。但无论是肯定、否定、还是观望,多数人都将幼儿学习英语...



关于在幼儿园是否应该开展英语教学,不同的人持不同的观点。但无论是肯定、否定、还是观望,多数人都将幼儿学习英语的目的局限在培养英语语感、学习英语词汇和训练听说交往能力上。我认为,幼儿园的英语教学是可行的,但并不意味着要幼儿把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来被动地学习。我们可以以培养多元文化意识为主线来学英语,通过英语教育培养幼儿对异国文化的宽容与平等意识。

如何在幼儿园英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多元文化意识呢?我通过自身教学总结出了以下两方面经验。

 一、文化与主题结合,激发幼儿对异国文化的兴趣

在英语教学中,我尝试把文化这一因素融入主题。如,在进行“交通”这一主题时,我请孩子们先看录像:美国街头的景象(包括汽车、马路、建筑等)。我重点请孩子们看他们的上下车,孩子们发现他们上下车很有秩序,有孩子还发现先上车的都是女的。活动中,孩子们很快学会了“get on the bus,get off the bus(上车,下车)”。我请孩子谈谈,周围的人们上车是怎样的。有孩子说:“很挤的。”还有孩子说:“力气大的先上。”我又问:“你们喜欢哪一种上下车方式呢?”孩子们都说:“要学习录像里外国人的这种方式。”这次活动,孩子们不仅学会了语言,还学会比较外国人与我们不同的行为方式,并愿意学习外国人的优点。

在“讲文明,懂礼貌”这一主题中,为让孩子了解礼节“give me a hug”(给我一个拥抱),我录下了新闻联播中的领导人间见面互相拥抱的情景,孩子们观看时奇怪地问:“他们见面为什么要拥抱啊?”我告诉孩子们:“外国人会用拥抱表示朋友间的友好,你们喜欢老师或者小朋友也可以用拥抱来表示。”以后,我便把“give me a hug”作为奖励孩子的一种方式。

语言是社会习俗和文化的载体,通过学习英语,孩子能有机会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从而生发出对异国文化的好奇心,产生学习这种语言的兴趣。同时,孩子们在接触文化、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消除了文化偏见,为他们今后自然地接触各种文化和语言群体,开放地进行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利用外教资源,培养幼儿对不同文化的包容态度

引进外教是很多幼儿园开办双语特色教学及吸引生源的一项重要举措。外教不仅意味着标准的发音、流利的口语,他们更是传载异国文化的使者。我们应充分利用外教资源,引导孩子了解、包容异国文化。

例如,我园曾请过一名外教AnnY。当我知道即将来园的AnnY是黑人时,便有意识地组织了一次专门介绍世界人种的活动,以帮助幼儿克服对黑人的恐惧心理。我先在班上做了一个实验:拿出两个布娃娃,一个黑人娃娃,一个在中国处处可见的金发娃娃,请孩子们选择愿意和谁交朋友。结果没有一个孩子愿意和黑人娃娃做朋友。孩子的答案是,“黑娃娃长得真难看,我不喜欢”,“黑娃娃很脏,我讨厌他”。

这时,我拿出准备好的世界地图、地球仪、不同人种的图片等,我指着地球仪告诉孩子:生活得离太阳近的人,他们的皮肤很黑,我们离太阳不近也不远,所以皮肤是黄的。黑人的本领可大了,他们打篮球、跑步都很棒的。你们愿意和黑人做朋友吗?孩子们纷纷表示愿意。当AnnY第一次来到班里时,孩子们都非常友好,非常有礼貌。课后,我又组织了一次活动,让孩子找找外教老师哪里和我们不同,我欣喜地发现孩子们越来越喜欢这位黑人老师了。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将自己的语言、外形、外貌、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等作为评价外界的唯—标准是人的一种正常心理。教师可以多提供机会让孩子们与外教交流。比如,一起游戏,一起外出。通过与外教的交往,孩子会知道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没有好坏和高低之分,他们会学着公平地对待、尊重异国文化。

当然,我们并不盲目效仿异国文化或者崇洋媚外,而是在英语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将本国文化和异国文化进行对比,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发现不同文化之间诸多的相通性和特异性,培养他们对文化的敏感性和多元文化意识。










    关注 尚幼青藤幼教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