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篇  伤仲永不分古代现代版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首先要充分地认识到,为孩子的发展,绝不能只看一时,小孩子要看电视,不允,便哭闹,我们如果满足他,这便是没有“为之计深远”的表现;孩子教育,如果只论成绩,不论人格的健全与独立发展,这便是鼠目寸光的表现。...



请点击上面“秋水之风”然后点击进入公众号。

4月9日              星期六          自然宜人

邻居过来聊天,说到了孩子教育的问题。

从他们急切的眼神中,我看得出,他们颇为困惑,从他的话里,感慨最多的便是,现在条件这么好了,为什么他们就不珍惜呢?五六岁的小孩整天就知道看电视,有时甚至连吃饭的时间,都不能停下来,根本停不下来。

我说,父母没有尝试跟他沟通一下,或者跟他约法三章吗?有啊,不听,完全不听。如果你把电视关掉,他就哭闹,一直哭闹,任着性子来。

哦,这样,是不是到了后面,大家就让步了。我追问。

是啊。听完后我便没有再追问。

说到这里,其实这是中国很多家庭存在的问题。他们非常苦恼这些熊孩子的教育问题,

我先讲一个最近颇为火爆的新闻吧。题目叫《神童17考进中科院却被退学母亲曾称“你死了才好”》,这个新闻标题有强烈的“视觉”冲突,神童、中科院、被退学、死了才好,我想,这些字词,不引爆网络才怪呢。新闻的主角叫魏永康,湖南人,他的“神”迹描述如下,两岁掌握了1000多个汉字,四岁基本学完了初中阶段的课程,八岁进入县属重点中学读书,一时间,成为当地名人,13岁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又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这一年,是2000年,

3年后,即2003年,在中科院读了3年研究生的他,因种种问题被退学了。

为什么呢?这是所有人都会追问的问题。

对此我只想说,没有母亲曾学梅,这个魏同学,连基本的生活都有困难:“热了不知道脱衣服,大冬天不知道加衣服,穿着单衣……他经常一个人在寝室里看书,却忘了还要参加考试和撰写毕业论文……”

这个现代版的“伤仲永”,刺痛了不少人的心,你可以说这个母亲眼里只有分数,没有注意小孩的独立生活能力及人格健康的培养,你也可以说这是应试教育这种标准考试对孩子的“荼毒”,但有一点是不能否定的:两个案例的家长在教育小孩的时候都缺乏一个长远的规划,换句话说,就是缺乏一定的“远见”。邻居家的小孩看不了电视,哭闹,结果父母就让步,这说明他们根本不知道要教育孩子什么,只知道不能让孩子这样哭闹下去;曾学梅的教育则完全是“知识教育”,魏永康上高中时,母亲都还亲自给他喂。

作为父母,对于孩子的成长,我们确实要“为之计深远”,以前有一篇文章叫做《触龙说赵太后》,说的就是左师公触龙为让赵威后明白,真正为了孩子成长,不是在长安君(她的小儿子)没有尺寸之功就让他地位高贵,并封给他肥沃的土地和给他贵重的宝器,这都是目光短浅的表现,您为历练他,完全可以让他去齐国做人质,为我们赵国求得援助。

听完触龙老先生的这一番肺腑之言后,赵威后终于认识到问题所在,同意让长安君去做人质。



一个有远见的人,绝不是一个贪图眼前利益的人,更不是一个糊乱出牌的人。在中外发展的历史上,这样案例可谓比比皆是。

牛津大学的纽学院(一曰新学院)在建的时候,可能并没有想到,他们这一所享誉世界的名校也会出问题。

1985年,牛津大学的礼堂里巨大的橡木横梁因有虫蛀而存在断裂的危险,解决的办法不是没有,如果不考虑用橡木而用其他什么水泥柱、大理石柱的话,也是分分钟的事,只是这样做的后果,修复的艺术效果肯定会差很多,你知道的,大英帝国人民对艺术这种东西还是蛮讲究的,正在他们一筹莫展之际,一个园艺所打来电话,称该园艺所有几十棵老橡树可以用来替换。

后来,据了解,这些老橡树都是350年前牛津大学礼堂的设计师在开工时为未来替换横梁所种下的。

真是太有远见了!这个故事讲得让我们想怀疑都找不到切入点。

橡树不是做高档家私不生蛀虫子吗?其实想想,350年了,生个蛀虫也是极其正常的事,再说,确实有两种虫子很爱橡木的。(Death Watch beetle与Powderpost beetle 本段资料未实证研究。)



但不管如何,英国人民还是很可爱的,他们做事情的远见确实很让人折服。一件事情,想到更多的不是今天,而是明天,甚至后天,这与孩子的培养道理如出一辙。

无独有偶,我们中华民族也有这样的智慧的例子。

在《吕氏春秋》中,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说晋平公叫人铸成了一口大钟,让乐工听听并评判它的音调。在场所有的乐工都认为这合乎音调。唯独一个叫师旷乐工提出反对意见,说:“不合调,请重新铸造它。”

晋平公说,其他的乐工都认为合调啊。师旷说,后代会有懂音律的人,将会知道这钟不合调,我私下里为您感到羞耻。



师旷坚持自己的看法,当大钟传以师涓这一代时,果然就听出了那钟声不合调。到这里,你是不是很为师旷的远见所折服,看问题,不止是只看眼前,要看它的将来,它的可贵之处还在于,他并没有一直与晋平公闹,而是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自己的专业素养。

这与我们的教育工作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首先要充分地认识到,为孩子的发展,绝不能只看一时,小孩子要看电视,不允,便哭闹,我们如果满足他,这便是没有“为之计深远”的表现;孩子教育,如果只论成绩,不论人格的健全与独立发展,这便是鼠目寸光的表现。牛津大学用历史告诉我们,有些远见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师旷的则用他自己的判断告诉我们,坚持自己一份富有远见的判断,这其实就是对自己这份工作及自己最大的负责。

您说呢?


    关注 秋水之风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