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場上失意的大腕 & 考官奇觀

 

科舉制度已經被廢除一百多年了,但是現代社會掙扎求存的競爭也不亞於科舉考試。有競爭就必然會有幾家歡喜幾家愁。不遺餘力地努力拼博,寧靜致遠地接受結果,這才是人生的真理。對學習也罷,事業也罷,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慾則剛。...

科舉場上失意的大腕 & 考官奇觀

上期小小飛給讀者講了一下中國歷史上的科舉制度,也提到了幾件科舉考場的趣事。事實上,一千多年的科舉漫長路,赫赫有名的'大腕'失意於科舉考場的人那叫一個雲集。



所謂的失意大致分兩類:禁考和落榜。

禁考即被剝奪了考試資格,任你天下第一,朝廷不帶你玩,沒把你放下starting line上,你奈何?大詩人李白,就是禁考的受害者。據說,是因為小白白的先祖乃流放西域的罪犯;再者,李白的父親是一枚businessman,且涉嫌不法經商。按唐朝律令,罪犯和商人的後代,絕對不能參加科舉,李白也不能幸免。這種禁考令將很多人才拒之門外。

唐朝晚期鬼才詩人李賀,因其父名晉肅,'晉'與'進'同音,於是李賀為避父名諱不舉進士,即不能參加科舉。這件事現在聽起來極其不可思議,照著現在社會的思維,李賀的爸直接改名叫個'李四'、'李二愣'、'李小麻子'都可以啦,年輕的李賀由此鬱鬱寡歡,26歲就病故了。

和李小白齊名的唐朝詩聖杜甫,科舉命運和小白白和小賀賀殊途同歸,只是二李是不許考,杜甫則是沒考上。但這並不意味著李杜沒有才學是吧,小白白和小杜杜的文章都是光焰萬丈長,後世愛不完!

也有一次考不上鍥而不捨繼續N次參考的落榜生,那首流傳千古的《楓橋夜泊》的作者張繼就是典型,《楓橋夜泊》就是在落榜之後寫成。後來張繼終於考上進士,算是'範進中舉'的一個'正能量爆棚'版本。

除了李白、杜甫、李賀之外,如賈島、柳永,寫小說的馮夢龍、蒲松齡、吳敬梓等等,都是文學史上熠熠生輝的人物,還有著名中醫藥學家李時珍,他們也是'科舉落榜學霸'。李時珍曾三次赴考,均失意而歸,於是他放棄科舉做官之夢,篤志學醫,完成了internationally有影響力的藥物學巨著《本草綱目》。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也和科舉考試八字不合,韓19歲開始參加進士考試,連考三次,就是不中,再考第四次,總於考中了。韓愈以為這下光明
,要嗨皮嗨皮地成為公務員了,誰知道唐朝還有吏部要考一次。韓愈又是考了三次,次次不中。考不上怎麼辦?那就只能走後門,給宰相寫信,連續三封石沈大海。又登門拜訪,三次上門三次被轟回來!走後門走不通,只好回來接著考。32歲時,韓愈總於考上了。

最神奇的事是唐宋八大家的歐陽修的大善舉,歐陽大考那天,有個姓李的考生生病了,寫了一半就趴在桌子上不動。歐陽修就跑過去把李考生拽起來,給予精神上的鼓勵,同時還把自己的試卷傳給那位考生看,讓他參考。李考生就抄襲了歐陽修一些句子,結果李考生和歐陽修一起考中。李考生後來成為官員,找人專門雕塑了歐陽修的塑像,放在家裡供著。小小飛對北宋的科舉監考感到很疑惑,這監考是不是歐陽修的親戚呀。。。

還有些落榜生,別看人家考試成績那是一坨
,人家那坨
做出了驚天動地的大事業,甚至成為封建王朝的掘墓人!比如黃巢,屢次失意於考場,那首《不第後賦菊》就是在落榜後寫的:'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不管讀者對黃巢知道多少都好,但是因為周杰倫,至少無人不知'滿城盡帶黃金甲'吧。同是落榜,張繼選擇了復考,而黃巢卻沒有那麼好脾氣,索性揭竿而起,攪得唐朝天下天翻地覆!有意思的是,曾經考上進士的優秀生皮日休,居然成為落榜生黃巢手下的幕僚。

清朝是科舉制度依存的最後一個朝代,也是科舉制度最完善的一個朝代,無獨有偶,清朝出了一位比黃巢還有影響的落榜生。倘若當年考場過關,此人可能就是當個小官,按部就班地混個小日子,近代中國的歷史可能不會出現如此戲劇化的一幕。不知應該說是遺憾還是應該說事天意,此人屢試科舉不中,他一氣之下效仿前輩黃巢,聚眾造反!他便是洪秀全!倘若以科舉龍虎榜來划線分陣營,太平天國骨幹洪秀全、馮雲山、洪仁都是落榜生;而他們的對手曾國藩、胡林翼、李鴻章諸人,皆進士出身。這個陣容分明的現象值得關注。從某種意義說,太平天國的創建與這些落榜生的經歷有密切關係。

科舉年代,也有特別例子的,從小到大都是好苗苗的'保送生',最出名的是晏殊。宋真宗時期的宰相晏殊天資聰穎,從小就以神童的身份被推薦到官府。後來又被推薦去見宋真宗,恰好宋真宗在面試進士,就讓晏殊也參加。晏殊一見試題,脫口而出:皇上,這題目我幾天前做過,懇請陛下還是換個題目吧。' 宋真宗這個歡喜啊,誠實不僅是美德,還是能力。晏殊就這樣平步青雲,成為了宋真宗的寵臣。



科舉制度下,除了考試奇事多,主考官的奇事也是五花八門,聞所未聞:

明朝成化年間,浙江學政李賢在省試時微服私訪,想看看參加考試的學子們都是怎麼備考的。李賢來到街上看到有兩名考生在路邊下棋,一考生甚至大言不慚地說:'用不著復習,上榜沒問題。他李賢總不能出道含有100個人名的怪題來刁難我們吧?' 李賢無名火起,回去後真出了一個含有100個人名的怪題,即:'孔門七十二賢,賢賢何德?雲台二十八將,將將何功?' 結果沒人能全部說明,李賢因此一個都不錄取。

明末張獻忠在四川開科取士,得了一個姓張的狀元。狀元長得挺帥,張獻忠對他非常寵愛,二十四小時形影不離。這真是文臣和武將之間的純真革命基情!有一天那張狀元出門去了,張獻忠忽然對隨從說:'我太喜歡這個狀元,一刻也捨不得他離開,整天牽腸掛肚的,不如殺了他吧!

清時陝西鄉試,一位主考大人赴西安做考官,臨行前拜訪自己當年的恩師,這位恩師已經官至尚書。兩人談話間,尚書突然想放屁,但又不好意思說,於是就挪了一下屁股,主考官以為有玄機,立馬湊上前去聽有啥吩咐。尚書放了屁算是鬆了一口氣,對學生說:'無他,下氣通耳!'意思就是說:沒啥沒啥,只是放了個屁而已。' 但是那主考官腦洞大開理解錯了,以為要錄取一個叫夏器通的人。誰知道天下事就是無巧不成書,在西安考場,還真有一名叫夏器通的考生,陰差陽錯下,這夏器通就稀裡糊塗地得了個解元。

清道光年間出了一個有名的'抓鬮'主考官穆彰阿,他錄取考生不是看卷子答得多好,反正他自己也不懂!而是取決於他的鼻煙壺。他有兩只外形相同而顏色不同的鼻煙壺,一為琥珀,一為白玉。考官有推薦上來的卷子時,他就鄭重其事地唸唸有詞,然後從裝有兩只鼻煙壺的口袋里摸出一隻,如果是琥珀的,謝天謝地,這份卷子被文曲星看中了,好!大筆一揮便錄取為進士;但是,如是白玉的,則對不起,No very good!只好和這份卷子的主人說拜拜了!等到他取足了名額,下面的考卷再好,也都一律作廢紙處理。。。真是'可憐十年寒窗事,鼻煙壺裏定乾坤!'



小小飛的評論: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一個人的學問不能僅憑藉一篇八股文章來衡量。然而,讀書人想通過科舉進入仕途,這本身不是什麼壞事。一個人有機會讀書識禮,學成之後也應該到社會上做些有意義的事情。所以讀書人應懷著濟世利民的志向去科舉,而不是一心只掛念自己升官發財。曹公筆下的賈雨村便是此類。若有濟世利民的志向,就算科舉不順利,也一定會有大展鴻圖的機會;若私慾太重,就算是科舉行好運,也終歸會有遺臭萬年的結局。



科舉制度已經被廢除一百多年了,但是現代社會掙扎求存的競爭也不亞於科舉考試。有競爭就必然會有幾家歡喜幾家愁。不遺餘力地努力拼博,寧靜致遠地接受結果,這才是人生的真理。對學習也罷,事業也罷,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慾則剛。



LvTalks

雜家之談,願者上鉤



每天傳送一點知識的個人公眾號


    关注 小呂覽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