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花和薛定谔的猫——波函数坍塌后的涅槃寂静

 

如果王阳明懂量子论,他多半会说:“你未观测此花时,此花并未实在地存在,按波函数而归于寂;你来观测此花时,则此花波函数发生坍缩,它的颜色一时变成明白的实在……”。...



|心学:心外无物

《传习录》记载: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我是突然有一天看到路边盛开的花时蹦出这些想法的:鲜花兀自繁盛,草木兀自枯荣,没有注视到这些变化的人不会意识到这些事情在每一天里默默发生。一个人所能理解的存在是以自己为中心,以眼界和视角为半径扩散出来的区域,即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中心。所以,自己主动感知到的东西相对于这个人才是存在的,因此如果以个人为出发点,看“世界”是完全背离唯物主义的视角: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然后再来看马克思的“唯物论”:“我们头脑中的概念”是“真实事物的映像”,所以叫做反映论也许更为合适?

只有在某天发现可能某样东西“独属于”自己时才能突然领悟这一点,在那一刻你会体会到和驯养狐狸的小王子一样的感觉,可以将那引起你顿悟的事、物看做你自己独一无二的“玫瑰花”,此花只为你而盛放——在你发现它之前你未定义它时,它的时间是荒废的,只有在你发现的这一刻,此花颜色才一时明白起来。正是:未见同寂之花——寂然不动,心之体也;见而明白之花,感而遂同,意之动也。下面引申来自于网络资料:王阳明是说“同归于寂”,“寂”不是“无”,而是在没有交感时处在一种寂静的状态。王守仁的意思是说,心与物的交感是物的影像得以形成的条件。套用华严宗的“因缘和合,幻相方生”,或可说,心物交感,影像方生。但从这种理解中却不能推出“花在心外”的结论,而至多只能说花是心与物交感的影像。

| 量子力学:存在即被感知

再看薛定谔的猫试验。(试验阐释以及量子力学引申皆来源于网络,高智商人才玩的物理我玩不起)

首先,薛定谔猫是关于量子理论的一个理想实验。

其次,实验内容为:猫被封在一个密室里,密室里有食物有毒药。毒药瓶上有一个锤子,锤子由一个电子开关控制,电子开关由放射性原子控制。如果原子核衰变(有50%的几率),则放出α粒子,触动电子开关,锤子落下,砸碎毒药瓶,释放出里面的氰化物气体,雌猫必死无疑。

最后,试验结论。用薛定谔方程来描述薛定谔猫,猫处于一种活与不活的叠加态。我们只有在揭开盖子的一瞬间,才能确切地知道雌猫是死是活。此时,猫的波函数由叠加态立即收缩到某一个本征态。

根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可以认定,猫或者死,或者活,这是她的两种本征态。可是在这个实验当中,坚持量子力学的人认为:如果没有观察,猫处于一种“不死不活”的中间态,只是在观察的一瞬间,猫的生死才“被决定”。被谁决定?答案是观察者的意识。猫之所以能处于不死不活状态,因为在盖上盖子的时间我们的意识是被阻隔的。所以,在物质存在性方面量子力学提出了三个认识:(1)就我们日常感知而言,物质的存在都是不真实的;(2)就微观的粒子而言,他们的存在又是依赖于(主观)观测的;(3)对于没有物质的真空,却可以充满“生机”,依然会造成可观测的效果。

看完上面的论述是不是觉得王阳明和薛定谔想要表达的意思有一定的相似性?网友打趣:如果王阳明懂量子论,他多半会说:“你未观测此花时,此花并未实在地存在,按波函数而归于寂;你来观测此花时,则此花波函数发生坍缩,它的颜色一时变成明白的实在……”。

有没有想起小时候的一些奇思妙想?是不是闭上眼睛月亮就不见了?按照量子力学的解释,也许就是这样的:月亮也是由不确定的粒子组成的,所以如果我们转过头不去看月亮,那一大堆粒子就开始按照波函数弥散开去。于是乎,月亮的边缘开始显得模糊而不确定,它逐渐“融化”,变成概率波扩散到周围的空间里去。要是不观察月亮,它就从确定的状态变成无数不确定的叠加。不观察它时,一个确定的,客观的月亮是不存在的。但只要一回头,一轮明月便又高悬空中,似乎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

| 禅宗: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六祖坛经》〈自序品〉有一个相关的公案:“因二僧论风幡义。一曰:‘风动’,一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而结合上文,我们可以将这个公案改为“不是猫死,不是猫活,仁者心动”。

《肇论》中分析了“有”与“无”的依存和转化关系。“诚以即物顺通,故物莫之逆。即伪即真,故性莫之易。性莫之易,故虽无而有。物莫之逆,故虽有而无。虽有而无,所谓非有。虽无而有,所谓非无。如此,则非无物也,物非真物。物非真物,故于何而可物。故经云,色之性空。非色败空,以明夫圣人之于物也。即万物之自虚,岂待宰割以求通哉。”这里的描述几乎相当于一篇“量子理论”的佛学版。

进一步,“说法不有亦不无,以因缘故诸法生。”这里,因缘者,可以解释为零点能之真空缘起者。于是就有:“中观云,物以因缘故不有,缘起故不无。寻理即其然矣。所以然者,夫有若真有,有自常有,岂待缘而后有哉。譬彼真无,无自常无,岂待缘而后无也。若有不自有,待缘而后有者,故知有非真有。有非真有,虽有不可谓之有矣。不无者。夫无则湛然不动,可谓之无。万物若无,则不应起,起则非无,以明缘起故不无也。”恰巧讲的就是“无(真空)”并不是死寂的空无,而是充满活力,可以“缘起”“有”(造成可观测的效果)的“无(真空)”。

“心无者,无心于万物。万物未尝无,此得在于神静,失在于物虚。即色者,明色不自色,故虽色而非色也。夫言色者,但当色即色。岂待色色而后为色哉。此直语色不自色,未领色之非色也。”这样一方面,禅宗空论强调了“无”与“有”是依赖于主观观测的;另一方面,正像我们开始所说的那样,作为一种解释理论,不必关注实在本身的存在问题,而只需给出一个对物理世界好的(主观性的)解释。不是实在不存在,而是主观无法证实实在的存在,只能根据虚幻的景象来给出实在的描述理论——但理论毕竟是理论,不是实在,尽管它是描述实在的。因此我们能够确定的是主观的实在描述理论本身,实在存在性证明则是建立在这种主观确认之上的。

总之,禅宗对物理世界的理解,不外乎佛教教义中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磐寂静三条原则。所谓诸行无常,是指一切可以造作的事物或现象永远处于瞬息万变、迁流不停的状态中;诸法无我则是指种种物质和精神要素的聚合体,没有一个独立的实体(我),所谓量子非定域性整体关联性;最后,涅磐寂静是强调,只要我们用缘起的眼光来分析世界,那么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存在和消亡,都是互相依存、互为因果、互为条件并且处于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之中,找不到一个独存的、实有的、不变的实体。这也就是性空缘起思想的真谛之所在。

说到这里,这篇“伪科学”文章彻底陷入了东方神秘主义无法自拔……

跑起来,你就是一阵风

生存以上
微信号:Scys_Sydney
分享到朋友圈丨点右上角···分享
目录持续更新中丨发送“目录”查看往期精彩


    关注 生存以上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