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缓解尘肺病村的呼吸之痛

 

对因肺组织纤维化而导致呼吸困难,又不适合肺灌洗的尘肺患者,基金会向每人赠送一台家庭医用制氧机。其中向麻庄河村尘肺病农民工捐赠了44台制氧机,春节前已经送到了尘肺病患者手中。...



3月23日,中国煤矿尘肺病防治基金会在山阳县西照川镇镇政府召开了山阳县麻庄河村尘肺病农民工救助回访座谈会。座谈会规模虽然不大,但国家安监总局、中国煤矿尘肺病防治基金会、陕西省安监局、商洛市安监局、山阳县安监局等部门均派员参加。西照川镇镇长苏群山在汇报中透露:截止到2016年1月20日,全镇共有109人已经被确诊为尘肺病;有24人疑似患有尘肺病,需作进一步诊断鉴定;有28人因尘肺病去世。而更令人忧虑的是,随着医疗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短期内该镇尘肺病确诊人数可能存在持续增长的趋势。
01

class
基金会向麻庄河村尘肺病农民工捐赠44台制氧机

自2001年开始,《华商报》一直持续关注山阳县尘肺病农民工群体,曾引起强烈反响。2015年10月15日,《华商报》再次刊登了报道《尘肺病的女人》,国家安监总局和中国煤矿尘肺病防治基金会予以高度重视。中国煤矿尘肺病防治基金会很快研究确定了具体的救助方案,于2015年11月17日委派该基金会定点医院北戴河职防院和陕西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的6人医疗专家组赶赴山阳县西照川镇麻庄河村开展义诊。医疗专家组到达陕西后,商洛市安监局派员与西照川镇政府积极配合,深入村户,调研摸底,经过集体填表和入户访谈等方式,形成调查问卷147份,为开展专项救助提供了详实的资料。基金会免费向这些尘肺病患者发放矽肺宁500瓶。医疗专家组从尘肺病患者中筛查出10名符合肺灌洗的农民工患者,于2016年1月4日到1月8日在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进行了肺灌洗治疗。基金会为他们支付了术前检查费、住院治疗费等。在院期间免费提供就餐,并发放往返路费。对因肺组织纤维化而导致呼吸困难,又不适合肺灌洗的尘肺患者,基金会向每人赠送一台家庭医用制氧机。其中向麻庄河村尘肺病农民工捐赠了44台制氧机,春节前已经送到了尘肺病患者手中。
02

class


尘肺病村:家里一口棺材,谁先死谁先用

山阳县西照川镇的10名尘肺病农民工也被请到了座谈会会场。尘肺病农民工代表谭从华在讲话时首先感谢了“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好人”。他说:“麻庄河村在大山深处,原来是个没人知道的小地方,媒体报道后,现在大家都叫我们‘尘肺病村’。我们村有100多个尘肺病人,主要都是到陈耳金矿打工之后得的病,已有30多人走了,剩下的男人大部分都是等死。村里有多少男人死,就有多少家庭毁了,人亡家破,孩子们上不起学,老人没人养,女人成了寡妇,很多女人改嫁到外地去了,还有的女人守寡了。村里很多人家都在做棺材,很多人家里放着棺材,有的家里既有老人又有病人,只有一口棺材,只好谁先死谁先用。”他感谢中国煤矿尘肺病防治基金会派专家来给大家看病,送医送药、送制氧机。“对于尘肺病患者来说,冬天是最难熬的日子,喘不上气,睡不着觉,憋得都想自杀,这些年好多兄弟都熬不过一个冬天,今年,基金会送来的制氧机,我们晚上能躺着睡觉了。”

尘肺病患者兰家银则讲述了当初他们维权过程中的艰难经历。他拿出了一张他细心保存的报纸,那是2001年1月22日的《华商报》,当日第12版刊登了整版报道《粉尘杀手》。这是媒体对山阳尘肺病患者群体的首次关注。他含泪表示:报道中照片上的那个矿工叫杨尚西,当时看上去还很精神,2011年3月30日,他因为尘肺病去世。

尘肺病农民工中,记者还看到了一位老熟人——麻庄河村的李光顺。他告诉记者:还能活着相见,就很幸运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李光顺和他二哥李光秀、三哥李光山一起到洛南的陈耳金矿打工,他们都得了尘肺病。三哥在2001年7月去世。此后,三嫂郭秀琴与身患重病的二哥李光秀一起生活。2011年,李光秀又去世了。郭秀琴再次改嫁,没想到这第三任丈夫也是个尘肺病患者。

据西照川镇镇长苏群山介绍,西照川镇地处偏远、自然条件恶劣、交通条件落后,群众生活水平低下,为了改善生存生活状况,1990年代以后部分乡亲有组织的自发前往矿区务工,长期和粉尘打交道的乡亲大部分都感染上了尘肺病。该镇总人口22735人,截止到今年1月20日,全镇共有109人已经被确诊为尘肺病(其中一期40人、二期38人、三期31人);有24人疑似患有尘肺病,需作进一步诊断鉴定;有28人因尘肺病去世。而随着医疗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短期内西照川镇尘肺病确诊人数可能存在持续增长的趋势。
03

class


“救救我,我很难受”

3月23日下午,与会人员来到麻庄河村看望尘肺病患者。

59岁的魏立炎插着呼吸机,躺在昏暗的土房里,看到有人进门,只能用低沉沙哑的声音说:“救救我,救救我。我很难受。”当金磊夫把1000元的捐款递到他手上,他马上说:“我不好意思啊。”

魏立炎自1993年起不间断在洛南的金矿打工。当时高大健壮的他,干活特别踏实,有打钻、搬运的活儿,包工头都会先想到他。其他工人都是四处找活儿干,魏立炎总是活儿找他。2001年,在矿上的一次事故中,魏立炎被砸伤了后背,到医院检查时才发现已患上尘肺病。魏立炎觉得并无大碍,又回矿上干活,最终引发肺部严重感染,不但彻底丧失劳动能力,且被多种并发症折磨,家里的经济来源也由此被切断。

“活着受罪,想死又死不了,总想上吊自杀算了。”魏立炎不止一次这样说。他育有二子一女。长女早已出嫁,长子12岁便外出打工,次子于16岁时失学外出打拼。家庭的贫困、早年失学的痛苦使得两个儿子心生怨恨,也很少回家看望魏立炎夫妇。魏立炎身患尘肺本就需要人照顾,还要照顾患病的妻子。生活可谓贫病交加。

去年11月,中国煤矿尘肺病防治基金会组织的专家医疗组在麻庄河村见到魏立炎时,他骨瘦如柴,骨瘦如柴,体重仅60多斤,吃不进去饭,制氧机老化,大家都觉得他熬不过这个冬天。基金会给他捐赠了一台医疗级高品质制氧机和一些药品。他就这样挣扎着又熬过来了。

39岁的尘肺病患者江谋银站在院子里微笑着迎接前来看望他的基金会领导。交谈了五六分钟后,基金会领导才惊讶地发现:这个笑容爽朗的男子双目都失明了。

江谋银是山阳县西照川镇蛟沟村农民,家中姊妹三人,他是独子。江谋银在4个月大时不慎掉进炭火里,由于家境贫困,没钱去医院治疗,造成面部严重烧伤,左眼失明。1994年,17岁的江谋银就跟随村里人一起去洛南陈耳金矿打工,每天在井下打钻,几年后患上了严重的尘肺病,挣来的钱都花在吃药打针上了。

2002年,江谋银娶了一个比自己小4岁的女人,妻子郭祎芳只上过小学二年级,夫妻俩一共生育了5个女儿。自从丈夫患病以后,家里的重担全部压在了郭祎芳身上。家里有一亩平地和一亩山地,种庄稼、养猪、带孩子、洗衣做饭都离不开这个贤惠的女人。江谋银说看到妻子每天这样劳累,心里很过意不去,关键是自己成了个“废人”,没有妻子就没有这个家。由于家境贫困,无力抚养太多的孩子,他们将三女儿过继给了别人,自己抚养4个女孩。

2009年,江谋银花了6000多元购买了别人一间半土坯房,江谋银说山下交通方便,孩子过了马路就是学校。2010年大年初一早上,江谋银刚搬到山下才一个多月,为了乔迁之喜,他在燃放爆竹时又不慎将右眼炸伤,一周后等筹集到医药费才去医院救治,由于耽误了治疗时间,两只眼睛彻底失明了。

鉴于自己日益衰弱的身体状况,5年前,江谋银就给自己做好了棺材,一直摆放在家里,等待去世的那一天。

公益组织大爱清尘山阳县的负责人王力从2014年开始接触这些尘肺病患者,他告诉记者:去年冬天,他在这里见到了一位叫何开宏的尘肺病患者,他至今记得那位患者渴望活下去的眼神。但一个星期后,当王力再次来到这里时,何开宏已经去世。

04

class
尘肺病农民工:愿用自己的沉痛教训警惕世人

会议期间,中国煤矿尘肺病防治基金会副理事长金磊夫询问他身边的尘肺病农民工:“你们去打工的时候,用人单位给体检不?有没有防护措施?”农民工们都摇头。金磊夫又问:“如此沉痛的教训,你们想不想告诉亲人、朋友甚至更多的人,出门打工挣钱,首先要保护好自己,保护好自己的健康?”农民工们都点头:“当然愿意。”

金磊夫指出:尘肺病是中国最严重的职业病,截至2014年底,全国累计报告职业病86.36万例,其中尘肺病77.72万例,2010年以来每年确诊的新增病例都在3万例左右,职业病危害远期效应集中暴露,潜伏期长、隐匿性强的尘肺病目前已进入高发期、群发期。在中国,危害最严重的职业病就是尘肺病,约占职业病总量的90%左右,抓住尘肺病的防治,就是抓住了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重点。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尘肺病的防治尤其是农民工尘肺病的防治,在今年1月份国家十个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民工尘肺病防治工作的意见》,其中强调要着力加强农民工尘肺病源头治理 、大力推进农民工职业健康检查工作 、认真做好尘肺病诊断鉴定和医疗救治工作、有效保障符合条件的尘肺病农民工工伤保险待遇、切实解决特困尘肺病农民工医疗和生活问题、全力维护尘肺病农民工职业健康权益、全面强化政府落实责任。该《意见》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为尘肺病农民工献爱心、送温暖,逐步形成政府救助与社会关爱相结合的工作格局,共同解决尘肺病农民工的生活困难。

医疗组的专家们则根据自己义诊和普查的经历,提出了几点建议,其中包括:第一,.积极呼吁企业切实履行职业健康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国家职业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真正把职业健康作为重要的工作来抓。政府有关部门应监督用人单位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治,不断提高农民工的职业病防范能力和自我防护意识,维护自身职业健康权益。其次,强力推进企业工伤保险政策的落实,扩大工伤保险基金的覆盖面。认真落实10部委的《意见》,尽快推动在全国范围落实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将没有工伤保险保障的农民工尘肺病患者的医疗费用纳入新农合报销范畴。各级民政部门将符合条件的尘肺病农民工患者纳入低保救助对象。另外,各地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搞好协调配合,使农民工尘肺病的防治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中国煤矿尘肺病防治基金会计划利用5—8年时间募集5万台制氧机,为5万名受病痛折磨的危重尘肺病人带去生的希望,让他们在同一片蓝天下享有自由的呼吸。

新松呼吸机、氧气机、雾化机

院外康复热线:020-87598799  800-830-8775

欢迎点击:www.siasuncare.com

全国品牌营销中心: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西201号金泽大厦402室


    关注 新松弘凯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