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克纯  摄影师

 

张克纯:男,1980生于四川,现定居成都,自幼学习美术,大学毕业后曾从事设计工作,因酷爱摄影,后到上...







张克纯:男,1980生于四川,现定居成都,自幼学习美术,大学毕业后曾从事设计工作,因酷爱摄影,后到上海三亚文化传播从事摄影工作,现为自由摄影师。
 秋日的下午,在弘文咖啡馆,见到了传说中的摄影师张克纯。可能给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那张著名作品《地震中的狗》,2008年12月12日,曾在08NATIONAL
GEOGRAPHIC《华夏地理》全球摄影大赛中获得自然类摄影一等奖的作品《地震中的狗》在美国国家地理总部所在地华盛顿举行的国际评选中夺得自然类国际大奖。这是中国摄影师第二次在权威级国家地理学会全球摄影大赛中摘得头筹。
  张克纯更乐意谈他的摄影新主题——黄河,在这里他尝试,寻找,以此想发现中国人生活方式的某些命脉——那是一种生活张力。
    《地震中的狗》,让他走进大众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28岁的张克纯以志愿者身份进入绵竹,在汉旺某家属区一幢呈90度倒塌的房屋中,他看到顶层房间中的一幕惨相:一条拴在阳台上的狗被链子拴住,无法逃生,被地震无情地夺去生命,他举起手中的相机,记录下这悲剧性的一刻。《地震中的狗》以非同一般的视角,刻画了自然的无情和自然灾害带给人类世界的颠覆与冲击,张克纯通过记录动物的受难,间接体现了灾难对人类带来的伤害。张克纯说,至今他都不敢正视这张图,因为太惨烈了。  张克纯于2009年年初前往位于华盛顿的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总部,参加国际颁奖典礼,他也由一名业余摄影爱好者成为了一位专业摄影师。面对这个有着一定压力的新身份, 张克纯这个28岁的年轻人做出如下宣言:要把想拍的东西尽量拍下来,“免得以后后悔”。  这张照片出来以后,张克纯才走进大众的视野,媒体对他进行了跟踪报道,但作为一名摄影师,很显然,是不满足于这样的一种状态,或者说,他所向往的是一种行走,在摄影之路上越走越远。    在黄河边行走  今天的张克纯更乐意去谈他的摄影新主题,像《地震中的狗》是新闻摄影的一种,可遇而不可求,从日常生活的常态中发现才更为重要。从2010年开始,张克纯开始了黄河的摄影,每次出行的装备包括一台老式的相机、折叠式自行车,在黄河边待上一个多月,在那里,他记录下了不再是一个黄河的变迁,而是通过寻找到黄河传统生活方式,“在很多时候,我们忽略掉了我们的过去,我想找回它,因为黄河,中华民族在这里生活了数千年,那是农耕文明时代,也是中国最深厚的文化给养。”他说。  在包头,观察冬钓的人,青海湖的雨……在乡村间行走,看似简单,却包括复杂的过程,比如要之前就研究当地的风土人情,他们生活习惯和方式,更多的是一种日常细节,而这些场景的出现也是偶然的,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程速度加快,年轻人越来越多选择外出打工,成为异乡人,而老人则成为留守人员,他们跟年轻人的互动在减弱,也因此,传统文化的传承呈现出一种断裂的状态。  “有时候,几天都没动一下相机,不是没有拍摄的欲望,而是在整个摄影的过程中,无法发现令人沉淀下来的东西。”他以这种行走的方式,往返于城市与黄河岸边。    我们都是异乡人  张克纯出生在德阳下面的一个小地方,在那里生活多年,后来到了成都,“不知道这算不算一种出走。”在更多的时候,艺术家以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考。  从黄河岸边回来,差不多就十几二十天的样子,然后再出发。在成都的这些天,他在查找各种资料,在出发之前,“我就知道自己的摄影主题,也因此,备课的时间花的不少。”他说,这样的行走,对自己也是一种磨练。  香港诗人、摄影师廖伟棠曾说,但是对于经历过北京的我,香港又重新成为一个异乡——如今异乡真正成为故乡的代名词,他再也不是束缚我的地方,反而成为我的一个新的“发射基地”。新迁徙时代早已来临,我和这些“失散”了的北京浪人们,总有将来不确定的某时、在不确定的某地相聚的一刻,生活正因未知而充满可能。“青春到处便为乡”,这既是一个赞许,也是一个要求,要求我们在寻找“生活在别处”的时候时刻保持青春的气盛。  在这个经济文化转型时期,我们离开的每一个地方即是异乡,无法再走回去,从那里来,到这里去,看上去简单的命题,却充满了不确定性,而这也让我们的在路上多了一些玄机和偶遇,这样的旅程是一种生活所在故乡。而从这个意义上看,张克纯在表达的更多是一种慎思,对中国经济大潮下的一种反叛,在那里,他想找到的是一种日常生活方式嬗变的根源所在。


  张克纯更乐意谈他的摄影新主题——黄河,在这里他尝试,寻找,以此想发现中国人生活方式的某些命脉——那是一种生活张力。





































































   


    关注 保光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