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设计大师 郑稼和(SAEC合作设计师)

 

郑稼和SAEC合作设计师...




提示: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



人,生来就会设计
思维决定动作


人,生出来就会设计,人有思维,有动作,思维决定动作,那就是设计。这也是人和动物的最大不同。

想象力是每个人都拥有的,每个人小时候就会设计,只是水平高低不同。比如说我接触的客户,有些人也会设计,只不过他不会画图,表达不出来。

从产品设计到室内设计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我最初是做产品设计的,电子产品。那时候来说可能我设计产品比我设计室内还要成功,屡屡获奖。我当时设计过很多东西,比如说日用品,家用电器,我设计的家用电器的出口量很大,覆盖面很广。

我在国内获得最高工业产品设计奖是国家科技二等奖,当时我觉得我们中国的企业有一个很大的问题 ——

80年代企业主要是苏联的模式,工程师负责制对市场脱离,注重技术忽视市场。当时我到处碰钉子,比如说我给一个器材厂设计了一个小东西,他们觉得技术上并不先进,不知道这个产品首先是市场化,我给上海手表厂设计手表也是这样。中国比较保守,不是设计师负责制,是工程师负责制,工程人员地位远远高于设计师,而且中国设计师极少都是美工。这种模式市场化比较差,在企业当中技术可以做的很好,但是轻工业产品很落后。



工业产品设计当时在中国接受度比较低,中国当时学产品设计的人很艰难。后来,房地产又开始兴起,那么我就开始转行室内设计。
既成建筑中体现新的文化
设计需要很深的文化底蕴


作为设计师的综合能力要很强,我觉得设计师首先要了解业主,了解人家的需求,了解市场,要有美感,能够正确表达手段和技能,还要有各种专业性,比如说机电、空调,还要有前瞻性,生产方面,管理方面都要知道。



我从小有一颗追求艺术的心,从小练习写毛笔字,练习中国的传统艺术,练习雕刻。小学的时候水彩画就已经画得不错,小学三年级就会拍照,初中一年级就会自己冲印胶卷。这些都是我的爱好,我觉得一个人如果没有艺术支撑的话,生活就没有滋味。



在农村的时候我是在兵团,我在机关工作条件比较好一些,学习的机会更多。下乡的时候我带了300多部书,很重,1000多斤,而别的年轻人是带了很多吃、衣服,我回城的时候大概有1700多斤都是书。下乡的时候我读了很多书,也收藏了很多书,像《红楼梦》不同版本我都收藏,《镜花缘》、欧洲不同时期的小说很多很多。那个时候我比同龄人读得多的书,16岁的时候就在文汇报写历史文章,谈论自己的观点,我喜欢舞文弄墨,家里人比较担心,那我就自己注意一点。



现在我室内设计的同时我也总想从理论上探讨一些东西,比如说一个房子的本质是什么,我觉得一个房子装饰是一方面,作为室内设计师,不能光做装饰,思想更应该展开,思考更多层面的问题。我不仅做室内设计还做规划、做建筑、做景观、做工艺设计,我觉得设计都是相通。
室内装饰行业的低碳趋势
个性化与标准化


室内装饰行业有很长的路可能走得不是太正,有点偏。但是偏也正常,因为原来起点就比较低,我们现在应该搞集成化、产业化,为什么现在销售的住宅还是毛胚,要靠装饰公司手工劳动,应该是模数化、部件化,像商品一样的。

目前也有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公司,比如说像全筑在室内装饰这方面在研究这个问题;万科也在研究产业化、部件化。只有标准化、高效化的商品才是最绿色、最环保的,房产也是这样的商品。



个性化服务可以满足少部分人的需求,比如说手表行业当中个性化有,价钱昂贵,为贵族服务,但是大多数都是成批生产,标准化的东西。全世界要做到低碳、绿色一定要走标准化道路,对设计师要求更高,但标准化不等于没有个性化,个性化不等于不可以做标准化。

现在都在强调低碳环保,作为设计师有责任去给业主相关建议。我给开发商设计房子也是提出节能环保的建议,提出高效节能住宅的概念。有钱不等于可以浪费资源,有钱更应有责任心为这个地球做一点事情。低碳环保不是钱的问题,也不是富有与不富有的问题,低碳环保是每个人的责任心。现在开发商也好,业主也好都不差钱,新东西也能接受得非常快。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学习、模仿、创造


著名设计师郑稼和先生是享誉国内外的设计大师,他的作品呈现出独特的美学观和深厚的人文主义及艺术内涵。他独特的人生经历,他对于艺术的敏感和对文化的执著,深深鼓舞着一代中青年设计师。



首先你要喜欢这个行业,想发财就不对了,因为目前这个行业收费标准跟他的服务是不匹配。年轻设计师在这方面服务肯定是不够,与收入得不到正比心里有落差,也就不容易提高。但实际上,服务得越好,对自己提高越快,但收益消耗越大。我希望年轻设计师不要太浮躁,急于挣钱,踏踏实实的去体验生活,提高设计。

路就在你脚下。你可以学习、可以模仿,但更重要的是最终你要学会创造。创造的过程什么都可能发生,你可能走过不少弯路,然后有一天你豁然开朗,从此你明白了一些可能是最简单、但却是最重要的原则,而这些原则以前一直都被忽略掉了。

图片、文字搜集整理自网络

SAEC  | 上海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b]

saec-sh

官方网站:www.saec.cc

联系电话:021-62317082




    关注 上海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