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通知,河南省人民医院取消成人门诊输液。53种无需输液的疾病清单你应该知道!

 

这两天全省最受关注度的莫过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取消成人普通门诊输液”。具体实施过程中情况如何?会不会治标不治本?...





6月1日起,除急诊和儿科外,河南省人民医院宣布取消成人普通门诊输液,成为河南全省首个取消门诊输液的大型公立医院。这也意味着河南省开始向滥用抗生素、过度输液说“不”。具体实施过程中情况如何?取消了门诊输液,会不会只是“治标不治本”?

停止门诊输液≠停止为患者输液


今后,在省人民医院,急诊患者到急诊科就诊,重症患者住院治疗,对于平诊患者,接诊医师须严格执行医院取消门诊输液的决定,不主动向患者开具输液处方,当患者要求开具静脉输液处方时,接诊医师要耐心向患者解释滥用药物的危害和分级诊疗制度的相关要求。

对确实需要输液的慢性病患者,可为其开具处方,建议患者到基层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提供医院周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地址。
相比没有取消前减少了三分之一“打吊瓶”


6月2日是河南省人民医院取消成人门诊输液后的第一天,实地情况如何?

下午3时许,记者在医院门诊西区二楼输液中心看到,没有了往常人满为患的场面,61个座位上稀稀拉拉坐着不到10个患者,并且多是急诊转来的。

对于这种冷清的局面,一位从附近经过的医务人员告诉记者,这种情况确实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不过归根究底,实施后是为了促进患者更合理用药,别滥用抗生素,滥用输液。

省人民医院的此次大动作,引起了业内人士与患者的关注。河南省卫计委相关负责人对此举给予了肯定。他说,虽然河南还未出台详尽措施,但也是未来的一个大趋势。

郑州市中医院也早在两年前取消了成人普通门诊输液,只保留了急诊输液与儿童输液。

对于实施两年来的变化,郑州市中医院急诊科主任鲁玉芬说,相比没有取消前,动辄输液的情况减少了三分之一。
取消门诊输液,“治标不治本”?




担心“被急诊”、“被住院”

很多患者也担心,取消了门诊输液,会不会只是“治标不治本”,该输液的依然还输,控制不了抗生素的使用,同时假设某些疾病达不到住院和急诊的要求,但又确实需要输液,会不会使得这类病人在这一制度下“被急诊、被住院”?

对此,河南省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他们已提前做过计划与预案,源头上是从医务人员处就严格控制抗生素的科学使用,确保不滥用;同时,也要给患者做好解释与合理引导。对于确实需要输液的慢性病,到社区服务中心即可。

改变固有习惯,需双方一起“治本”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担忧,多年的“以药养医”,某些时候也养成了诊疗上的一些小毛病;老百姓也长期养成了看病就输液,有事没事挂挂吊瓶补补身子调理调理。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我国滥输液带来的危害。也造成了国际上每年每人2.5到3.3瓶的平均水准,到了我国就变成了8瓶,以至于我国都成了“吊瓶大国”。

改变固有的这个习惯,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有医务人员担心,难免有人会将这一举措想歪,认为是不是为了节约医疗成本?或者故意增加患者的麻烦,进而把患者往基层医院赶?

对此,河南省卫计委相关负责人提醒,分级诊疗是未来大趋势,固有一些习惯产生的阻力也不能忽视,改革的过程中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从医务人员本源上科学控制抗生素,两手都要抓才能使得此举顺利开展,达到真正的意义。

对于有患者担心,是不是医院将这一块舍弃转向经济效益更好的地方?对此,业内人士坦言,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成人输液量并不大,收入占比非常低,可以说,取消这个意义重大,但对医院整体收入几乎没有影响。
已有多个省份出台相关措施:
“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这是世卫组织很早就提出的用药原则。

来看看我国都哪些省份已经开始对“输液”说不:



江西省

江西省卫计委要求,将加强门诊输液管理,严格控制门诊输液尤其是门诊抗菌药物输液治疗指征,最终实现门诊输液数量和比例逐步减少。

 江苏省

江苏省卫计委要求,从2016年7月1日起,江苏全省二级以上医院(除儿童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到2016年底前,全省二级以上医院(除儿童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

浙江省

浙江省卫计委1月22日下发通知,要求逐步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除儿童医院和儿科外,三级医院率先全面停止。

安徽省

安徽省卫计委2014年8月18日下发《关于加强医疗机构静脉输液管理的通知》,要求全省各医疗机构要遵循“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的就不静脉注射”的用药原则,尽可能减少不必要静脉输液。



上海市

上海现在各大三级医院门诊输液比例已经相当低,而且各大医院抗生素使用正在大幅下降。上海市抗菌药物检测网络每个月都在监测抗生素使用情况。

为什么要禁止门诊输液?




门诊输液,尤其是抗生素的滥用,会增加耐药细菌的产生,最后无药可用。还有就是许多中老年人青睐的“万金油”——中药注射剂,也是近年来滥用的药物之一。

注射液中的不溶性微粒进入血液循环,极易出现肺肉芽肿、肺水肿、静脉炎症和过敏反应等。因此,静脉输液是公认的最危险的给药方式。
输液等于一次小手术
小孩子感冒发烧,家长们选择打吊针,多半是觉得“效果来得快,一两天就好了”。而有些老年人输液,居然是为了疏通血管,以此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输液对人体最大的危害主要是两方面:

  • 造成药物附加损害,增加不良反应;
  • 频繁输液会损害心脏和肾脏功能。
据了解,外国人视输液为小手术,澳大利亚人看病基本没有输液的。

专家认为只有3种情况才真正需要输液:

  • 吞咽困难
  • 严重吸收障碍(如呕吐、严重腹泻等)
  • 病情危重,发展迅速,药物在组织中宜达到高浓度才能紧急处理的情况



附:53种不需要输液疾病清单

内科

慢性病建议长期规律性口服药

      1.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

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体温38℃以下

3.支气管扩张无急性炎症者

4.支气管哮喘处于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

5.肺结核(播散型肺结核除外)

6.间质性肺疾病无明显呼吸窘迫

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

8.无并发症的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

9.高血压亚急症

10.慢性浅表性胃炎

11.无水、电解质紊乱的非感染性腹泻

12.单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13.轻度结肠炎

14.无并发症的消化性溃疡

15.具有明确病因的轻度肝功能损害

16.多次就诊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考虑功能性胃肠病

17.急性膀胱炎

18.无合并症的自发性气胸

19.单纯的房早、室早

20 无急性并发症的内分泌代谢疾病

21.无特殊并发症的老年痴呆、面肌痉挛、运动神经元疾病、多发性抽动症、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症、偏头痛

22.癫痫(癫痫持续状态、癫痫频繁发作除外)

23.无特殊并发症的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脑血管疾病的非急性期)

24.无特殊并发症的肾性贫血、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



外科

能简单治疗,不静脉注射

      1.体表肿块切除术后

2.轻症体表感染(无发热,血象正常)

3.轻度软组织挫伤

4.小型体表清创术后

5.浅静脉炎

6.老年性骨关节炎

7.非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椎管狭窄症

8.闭合性非手术治疗的四肢骨折

9.慢性劳损性疾病

10.慢性膀胱炎

11.慢性前列腺炎

12.前列腺增生

13.无合并症的肾结石

14.精囊炎

15.急性鼻炎、各类慢性鼻-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无并发症者

16.急性单纯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单纯性扁桃体炎

17.急性喉炎(重症除外)、慢性喉炎

18.急慢性外耳道炎、急慢性中耳炎无并发症者、外耳道湿疹、鼓膜炎




儿科

根据患儿情况决定是否输液

      1.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天以内,体温38℃以下,精神状态好。

2.小儿腹泻病:轻度脱水可以口服补液者。

3.毛细支气管炎:轻度喘息者。

4 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无发热、精神状态好,血象不高者。

妇科

抗生素可能破坏“微生态环境”

       1.慢性盆腔炎

2.慢性子宫颈炎

3.无症状的子宫肌瘤

4.前庭大腺囊肿

5.阴道炎、外阴炎

6.原发性痛经

7.不合并贫血月经不调



编辑:雪梨   综合时话实说、中原网、私家车999

觉得不错,请点赞↓↓↓


    关注 东方今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