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没心没肺、见一个爱一个,招你惹你了!

 

你说的三观正,就是正了?...


戳上面,关注我】


《又是吴海英》,最近火热的模样已经快要把课代表给燃烧!恭喜,恭喜,它终于成功跻身为一部真正的网红剧,不然不会连我家芒果台的电视预告片也和它预告片撞上了。

 VS


可一部大热剧在收获鲜花的同时,也可能会是拖鞋和咸鸡蛋的大赢家。
01


听编剧口令!《又是吴海英》一到十集排一排,以第八集为分水岭,前七集向左转,八到十集向右转。



《又是吴海英》还是重走了韩剧爱情剧的高开低走的老路。前六集是肉美多汁的烤五花肉,最近几集只能是勉强吃几口的注水猪肉。除了站街式的Kiss戏狂发棉花糖,剩余的剧情真的只剩下撒棉花絮了---轻飘飘地快要飞起。不过这部剧目前最引人争议的还是编剧埋下的预知能力的梗和主角人设的三观问题。本着中央11套走进科学的有一说一的精神,还没有被编剧揭露真身的时空梗这里暂且不讨论,只重点老生常谈一个B站弹幕上的常客:影视作品中的主角三观



这真的是一个太过古老的话题,老到很多人已经心生偏见了。但凡主人公没有按照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风尚来要求自己成为一名努力上进的红领巾,接踵而来的就是“人设三观不正”的评价。

目前为止,观众对土海英的人设讨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是想从中看到自我经历的投射,还是理想构建的幻影。喜欢土海英的观众属于前者,因为他们在这个并不完美,甚至性格上受人诟病的角色上找到了自己的同类;

而对土海英的行为处事提出质疑的人大概是想从这部剧中看到明显的自我变好的可能性从而实现某种程度上的’ideality’。对于这类观众,大概职场剧更能满足他们的诉求,比如《未生》和《傲骨贤妻》。

(谁说男生才能摸头杀的啊)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浪漫爱情剧如《又是吴海英》,也算的上是这两种观剧体验的结合。女主负责代言生活中的路人某某,而男主则是集齐女观众们的N种白日幻想而只会出现在梦里的童颜神兽。
02


文学是真实+虚构,也即现实+理想,放在韩剧的爱情剧里,这种虚构的理想也就是如何让人人都爱的男主爱上只有男主一人垂爱的女主。尽管这种爱的产生看起来太像荒诞派小说,但正如米兰昆德拉所说,只有偶然的巧合才可以表达一种信息,凡是必然发生的事,凡是每日重复的事,都悄无声息。

而《又是吴海英》的这个偶然的巧合其实默默遵循了爱情的等级逻辑。土海英曾把自己归为三等女,而金海英,未婚夫和朴道京都属于一等阶层。按照连线匹配原则,三等女土海英和一等男朴道京是不可能跨越地平线和天际线间的距离而连线配对成功的,正如三等女土海英和一等男未婚夫的分道扬镳。

但其实,土海英在遇到朴道京的时候两个人都是爱情里的被害者,同属第三阵营里被抛弃的难民,这也是为什么土海英在初遇朴道京的时候一直没把他当成遥不可及的一等公民,并直抒胸臆“我觉得你浑身都很可怜“。

(你从发梢到脚趾尖为止,都写着不幸好不好)
而在爱情里,阶级越低越是袒露真心,反正已经衣不蔽体没什么可失去了,大不了互相伤害啊。所以土海英把对闺蜜都没有说过的丢脸事都告诉了朴道京...



甚至在朴道京说“我不喜欢你,我只是同情你”时阿土也只是回应一句“幸好”。





(来啊,互相伤害啊)
而朴道京也承认自己对土海英的心动就是她对自己丢脸的毫不保留的展示,并且经历过被悔婚的他能比之前的自己更理解阿土。









事实上,将自己的可怜样子举一反三,活学活用到其他人身上的朴道京,对不幸的人总有灵敏的嗅觉并用X射线般的双眼将他们一眼看穿,继而由怜生爱。对姐姐和弟弟的亲情如此,就连对twins海英的爱情也是如此。









(可惜我们金海英偏偏认定亲爱的那不是爱情,那是你对我的怜悯)
可惜,除了土海英之外,其他人在面临朴道京的时候都不愿意完全展示出三等人的可怜模样...



比如醉酒后虽然胡言乱语吐露的却全是真心的姐姐,她的爱情故事始终戴着一张疯癫的面具,直到撞见了可以听懂法语爱情故事的好基友。相反,土海英和未婚夫的爱情则本身就在自信上不对等,一等未婚夫为了把土海英对自己破产入狱的同情心扼杀在摇篮而使用了蹩脚的分手技巧——对我们民以食为天的底层人民的一顿暴击。而自认是三等的阿土在面对一等的未婚夫的那句”我突然很看不惯你吃饭的样子“时束手无策,连质问一句Excuse me?的勇气都没有就落荒而逃。

朴道京和金海英的爱情也是如此,开始于男才女貌的阶级对等,结束于我同情你,我却不稀罕你的同情”的阶级差异











即使金海英悔婚归来再一次面对朴道京,却还是把他当做完美且没有成长伤痕的一等男,并且固守着自己笑着哭的一等自尊心,那么结局当然是早早下线。嗯,其实未婚夫和金海英到时可以考虑在一起。。。

01
就文学创作和影视创作来说,作者的内心情感和意识都是自觉或不自觉,隐形或显性地投射在自己所创造的角色上的。正如邓晓芒在接受采访时曾说,作家们以为写自己是最容易的,许多作家都是从写自传开始的,但其实真正要写出自己的灵魂来是最难的。而一旦写出来,就具有普遍意义,如鲁迅的阿Q,其实写的是鲁迅自己,但又是整个国民的国民性,中国人谁敢说自己身上没有一点阿Q 精神?

因此,我们看剧时常常挂在口中的“主角三观”其实是创作者自身的三观,而衡量这种“三观”却不能简单粗暴地用思想品德课上的常识,而应该是文学创作观念和写作思维逻辑 。符合人物内线发展逻辑的则是可以得到小红花的正三观,反之就是创作者自身凭借一己的意念吹出来的空气泡了,俗称“狗屁不通”。
02




比如最近收视和吐槽齐飞的《翻译官》,大幂幂是可以不用做笔记闭着眼翻译的神算子,在忙成翻译狗的日子里偷闲撩汉,并挺着36D的胸在事业上一路高歌,感觉学法语的女主下一步就能挤掉她的女神张璐呢。而当我随手百度出这部剧的作者简介时,顿时有了一种1+1果然还是等于二的畅通感。

喜欢好酒,淡烟,雪后高山和夜色中的海。原为专业法文翻译。性格开朗到粗糙,不离烟酒,不停做梦。春夏秋工作、旅行,冬天留在家里写文字,消遣自己,有幸娱乐别人。讲故事的过程中,流泪,笑。这样拒绝成熟,固执年少。



这种跳出日常逻辑的人物发展就很迫切地表达了创作者自己的内心—本编剧就是要用自己的金手指让我笔下的人物按照我铺的路来走。好好好,你任性,只是你有考虑过千千万因为学翻译而各个都是有苦逼故事的女同学们吗。

相比于这种暗含了创作者自我吹捧和造梦的剧,很多作者都承认,在进行文学创作的用自过程中,很多时候故事的走向和发展都不受作者自己的控制,而是跟随人物自身的变化和故事本身的内在逻辑而顺势发展。这种创作过程才真正体现了作者的自我思考和反省总结。比如《未生》里的张克莱无论多么努力最终也没还是能转成正式员工,比如《傲骨贤妻》中Alicia用了七年的时间在弱肉强食的职场利用自己的背景和努力才走到了合伙人的位置...
比如剧中土海英因为没有金海英的努力和高情商,事业也自然而然不如金海英;因为单恋却恋不成的恼羞成怒,因为长期受人比较却无能为力,而只能随手把自认为的始作俑者金海英当靶子打...


(你改名叫吴耀眼吧,干嘛和我土海英一个名字啊!啊!西吧!)
这就叫三观不正了???其实这些都是遵循了这一创作原则--剧中的土海英还无法一夜长大到可以控制所有的感情,做一个情商超高的完美自己。而很多观众不满意的恰恰是土海英的无情无义和无理取闹。对此,我觉得土海英可以借用杨绛先生的一句话来回应”我不是堂吉诃德,甘愿身处卑微,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其实浑身是病的主角在影视创作甚至是文学创作中满地都是,生动诠释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的创作现实。托尔斯泰笔下与人婚外情的安娜卡列尼娜,放在日剧里就是只要外遇我便安好的《昼颜》,放在美剧里就是Alicia花了七年都没解出来的”Peter“or”Will”的选择题。



好的作品不一定非得是高中宿舍按时响起的起床号,每天督促你做自下而上的引体向上,相反,好的作品一定是一幅能够横向铺开的清明上河图,上面刻尽了市井常态,并且随着人物和故事自身的流向而发展结束



比如安娜的死亡,比如《昼颜》里所有出轨的情侣都逃不过成为失散的兄妹的命运,比如最后戴安娜对即将成为加害者的Alicia的那一巴掌,都是创作者在人物对面的称盘上为了保持平衡而加的砝码。



不是一部社会群像戏,只是爱情剧的《又是吴海英》内在自有一套爱情生成的逻辑,外在又包裹了好看的樱花皮,那就是可以赏月时吃的可口月饼了。它不是五仁月饼,看官尽可放心食用

半个月,微信两次正经推送,两篇半剧评

今天腾讯终于邀请我们开通了原创和留言

咦,可能是知道了我们昨天的抄袭事件?

啊~终于可以对后台支持我们的粉儿说

“答应你们上墙的日子终于来了!”

嗯,感恩感恩~

戳留言区,留言吧!




    关注 泡菜课代表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