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武潇:夜来小麦覆陇黄

 

▲点击标题下『中原作家群』,快速关注 微信号:zyzjqwx中原作家,影响中原  中原文学有着悠久的传统和...

▲点击标题下『中原作家群』,快速关注  
微信号:zyzjqwx
中原作家,影响中原
中原文学有着悠久的传统和灿烂的历史,自中国新文学发端始,中原作家接续了中原一度近乎断裂的文脉,一步步重新崛起。当下,中原崛起看文化,中原文化看作家!中原作家群,注定将要影响并改变着这个时代!
文/武潇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老话说,“麦熟一晌,蚕老一时”,“三麦不如一秋长,三秋不如一麦忙”。但凡在农村生活过的人,大概没有几个不对“麦口”记忆犹新的。

乡村的“麦口”,那是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候。熟得一碰就掉籽的麦子要收割回家,要垛成垛,要碾场、起场、扬场,要把粮食灌进袋子运回家,要运麦秸,还要找平整的地方晾晒粮食,交公粮,还要锄麦茬,种玉米、花生等秋作物。赶上天公不作美,还要抗旱浇水或防洪排涝,人忙得整个要瘦上一圈。那时候大人们常对我们这些孩子说,有一点能耐就别在农村混,瞧这罪受的……

到城市生活之前,我最害怕的就是过“麦口”。

小的时候,父亲在工厂做工,一家五口人八亩多的地都需要母亲去拾掇。逢到“麦口”,忙得都不知所措。母亲常常是天蒙蒙亮的时候就掂着镰刀下地了,到快晌午了回来拉架子车时,就匆匆忙忙地喝几口我们烧的半生不熟的饭,又赶着去拉麦穰子了。我们小孩也闲不着的,弟弟妹妹要到大路上或者收割完毕的麦地里跑着拣拾掉了的麦子,我就跟着母亲下地帮着扶麦车,有时候扶得累了一跑神车子翘了下去,母亲辛辛苦苦快装满的一车麦穰子就一下子翻到在地,就少不得看到母亲生气的泪水哗然而下……

有一年收麦时节,天不作美,狂风大吼,雷声阵阵,摆满了麦穰子的田地里到处是急火火装车的人群。父亲在工厂里还没回来,叔叔婶婶又都各顾各的忙着,身小力薄的母亲和我可受了大罪。辛辛苦苦装到架子车上的麦穰子不是偏了就是溃了,越急越装不好车。最后好不容易把车子推出麦田,顶着豆大的雨点小跑着往麦场里赶,却由于天黑路滑不好走,车子过路口时一歪就翻倒在边沟里。我和满脸泪水的母亲跳进水沟里,捞啊,捞啊,整整捞了大半夜的麦穰子……

打麦场是另一个繁忙的天地。那时候用打麦机的很少,往往是五六家共用一辆三轮或者四轮小拖碾场,从白天到黑夜到处都是机器的轰鸣声。可麦场毕竟离家近,人又多,相互间还能有个帮忙和照应,所以那时候我常常有到了场里就算到了家的轻松感觉。场边上就是各家的菜园子,里边黄瓜、西红柿、地瓜、豆角应有尽有,渴了饿了可以随意去摘着吃。家里大人们一般要整夜地都在场里忙活,所以尽管有蚊虫叮咬和聒噪的机器声,我们这些小孩子还是都愿意夜里睡到麦场里,家里大人轰都轰不走。现在想想,那是一种多么简单的快乐啊!

后来我们都逐渐地长大了,通过上学都逐渐走出了农门。在乡村,一些替代人工繁琐劳动的机械工具也已经推广应用,“麦口”的大忙场景显得越来越少了。如今过“麦口”时乡邻们更是悠闲自在,大型收割机一掠而过,成袋的干净的麦子即刻就能拉到家中。种玉米也是拖拉机带着播种机,抽支烟的工夫一大片地就快种完了,种庄稼现在简直就成了一种悠闲的享受……

昨年“六一”,我从城市回老家帮着收麦,不想母亲已经在家里正数麦子袋数了。我就跟母亲开玩笑,说现在种地这么省事,不如我也在家承包点地种种。谁知母亲一脸的紧张和埋怨:咋不早吭声?现在种地不交公粮了,政府还补贴,回来要地的人很多,地都紧张得不行,你说谁会愿意再承包给你呢?

唉,看来,记忆中的繁忙的“麦口”,真的永远都只能是记忆了……

  【作家简介】武潇,原名武军亮,作家、诗人,系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国网河南电力公司。




《我的青春与你檫肩而过》

by梦情



更多精彩,请点击“阅读原文”,可“文轩网”上购买梦情小说《我的青春与你檫肩而过》(14.4元,堪称全网最低价啊)
中原作家群出品|精品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扫描此二维码,或点击标题下的“中原作家群”,皆可关注本文学公众号。我们负责传播,你们负责阅读。欢迎互动与投稿。投稿邮箱:zyzuojia@sina.cn
中原作家,引领中原


    关注 中原作家群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