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  竢实扬华,锲而不舍

 

你总有你自己的光。...

实扬华,锲而不舍

——访交运学院 刘斌


善于倾听,乐于分享,张弛之间,他自然随和,不露锋芒
细数成长,畅谈来往,知行合一,他智慧果敢,至简至纯
七年交大路,五有交大人,今天,我们一起来聆听刘斌学长的心路历程:
大学是一种浅尝试




2013年6月,刘斌学长以专业排名第一的好成绩毕业于大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

大学时,他是班级学习委员,校广播台网络部部长,科动创业团队队长,Enactus社团学生顾问,他还是某知名教育辅导机构的半全职英语讲师。学习、科技创新、社团、兼职,几乎涵盖了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

学长的大学生活看似紧张,甚至难免冲突,但在他娓娓道来之后,这段经历却显得有条不紊、相辅相成。学长说,正是因为在校广播台与很多部门的同学都有共事,他才收获了大学里珍贵的友谊;正是在朋友的鼓励下,他才关注到公司招聘英语讲师的消息并敢于尝试;也正是参加过公司培训、和同事有交流教学和学习经验,他才能在创业项目调研和设计阶段提出很多实际的想法和大胆的尝试。
说到这里,刘斌学长由衷感谢科动团队指导老师刘薇老师给团队很多尝试的空间和机会,在团队工作和职涯规划方面也给他不少的启发和指导。后来,团队的项目得到省级、校级比赛评委会的认可,并顺利通过国家创新创业基金审批和验收,学长将之归功于老师的指导和团队全体成员的通力配合。

学长认为,如果把学习、科技创新、社团和兼职理解为四种不同的大学生活方式,那么集于一身势必是冲突的,但仔细想,他们都涵盖了对目标管理、时间管理、团队协作和资源整合四种能力的要求,道理上又是几乎一致的。因此,也可以穿插来做,同时完成。

回顾那段甘苦的岁月,学长说大学是他不断纵深探索、不断发现自我、实现自我和认识自我的浅尝试,收获了很多对他今后有重要影响的东西。
论"第一次"对研究生生活的重要性


诚然,研究生生活和本科生活是不尽相同的。刘斌学长在研究生生活刚刚开始之际,就不断尝试、主动调整,使自己尽快适应研究生生活的节奏。



在科研方面,学长认为,第一次参与课题研究、第一次发表小论文,使他对科研工作有了最直观的认识。在该课题开始阶段,师兄建议他在知网上输入课题相关关键词,下载并阅读检索到的所有文献(约500篇)。大量文献曾给他很大的压力,起初他阅读效率并不高,甚至面对一篇文献无从下手,更不能准确把握作者写作的重点和脉络。但还好每周组会上,导师牟瑞芳教授都会对课题研究进展进行把脉,他的师兄则会给他一些阅读论文的技巧和经验,学长在阅读中开始有所取舍,有的放矢地检索论文中的信息:当学长阅读完80篇文献时,他对用于解决相关问题的几类基本方法及其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当他第一次阅读完下载的所有文献时,他已经可以对文献进行筛选,有所取舍地进行第二次通读(剩下约120篇);在第二次通读中,学长综述已有研究,并初步选定一类研究方法(直接相关文献仅有20篇)。而后,针对课题目标,学长进一步对此类既有方法进行了有效的改进,以适解决课题所提出的问题。

可是,从做科研到写小论文,又是一番新的征程和体验。科研论文写作有其特定的话语体系和逻辑框架,其中方法和模型的验证是整个论文最关键的部分,引言是论文最难写的部分。谈到此处,他特别感谢学院马剑老师在他学位论文中期答辩后给予他很多有益的启发和帮助。目前,刘斌学长的第一篇EI期刊小论文《区分障碍物特性的客车乘客疏散模型与分析》在该期刊一年来发表的所有论文中,其摘要点击量位居第四位。

尽管“第一次”只是研究生生活的一个点滴,但“第一次”毕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他大大增强了学长从事科研工作的信心和勇气。学长说至今想来,很多事,“会”和“不会”似乎都没有一个不能突破的界限。
我想和你分享的


畅谈七年心路,刘斌学长心怀感恩,暂别母校之际,他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大学的心得和体会:

(1)我们每次要给自己一个较低的坎儿,才有进步的感觉。讲到这里,学长首先分享了一个小故事,“有一小偷想趁人完全入睡后行窃,奈何有一笨小孩却在挑灯背书,小偷在房梁上等了很久很久,笨小孩还没背诵完,小偷实在忍不住,跳下房梁:‘你怎么那么笨!我凭听都背下来了!’说罢,便气冲冲地走了,但笨小孩依旧坚持直至自己背完才肯睡觉,”刘斌学长顿了顿,“那个笨小孩就是晚清重臣曾国藩!”对于这个故事,学长有一个特别的理解:他说一方面,可能我们有时候“背课文”会“背”得比他快,但面对一篇对我们来讲都很难“背”的课文,我们却不一定有他的踏实和耐心;另一方面,曾国藩状态不好的时候,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普通人呢?因此,他也常用这个故事告诫自己,要时刻承认自己的愚钝,要守有一个空杯的心态去学习,去做事。何况,看似简单的往往是复杂的。

随后他说,很多事情都可以肢解成一个个小事情、小目标,这些小事情、小目标就是一个个较低的坎儿,把每一件小事情踏实地做好,又能时刻保有一个空杯的心态去学习,才能获得稳定的进步。



(2)学会从“要”到“给”。我们不要抱怨别人不帮助我们,也不要抱怨别人得到很多却给你分享很少。因为别人并没有义务帮助我们,别人得到的也不是基于你的付出,所以抱怨别人不给也没有用。更多时候,我们要考虑能给什么,能给谁,再请别人帮助我们。最好是我们可以优势互补,还可以通过资源整合实现双赢。

(3)最后,刘斌学长建议大家“多读书,多听讲座,多交朋友”,不要宅在寝室,走出去会发现有许多收获。

遗憾与期盼


本科四年,刘斌学长把20%的时间和精力分给了学习,剩下的80%留给了科技创新、社团和社会实践,而在研究生期间,刘斌学长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留给了学习,当然在业余时间学长仍然主动尝试新事物,如参加学校的青春舞大赛。

在我们看来,刘斌学长在这七年的时间里把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协调得很成功。而此外,刘斌学长还酷爱阅读,尤其偏爱自传类书籍和晚清史。但谈及大学的遗憾时,学长仍觉得阅读有所欠缺,阅读这是一个遗憾。

谈到未来的打算时,刘斌学长坦言,自己还是新人,加入三院后将继续努力学习,多多积累经验,不断历练自己。在刘斌学长看来,虽然校园里的大学生活即将告一段落,但人生的大学才刚刚开始。实际上,不比大学七年时间,人生的大学或许需要我们花一生的时间来学习和修行,但不管怎样,路还很长,未来既有挑战,也有光明前景。

这里,刘斌学长想和大家分享一首对话诗,以共勉。学长说,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在其接受采访时反复吟咏这首诗,虽然诗中的“山巅”并非人人可以企及且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但每当阅读这首诗总会激发一种向上的力量:
路是否一直蜿蜒向上?
是的,直到山巅。
一天的路程是否要用长长的一天?
从早到晚,我的朋友。
编辑:hi-monsters

图源:百度


    关注 交大职有你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