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洲头 NO.8】当新浪微博撤下#河南人#热搜话题

 

“今天,无论什么人问我,我总是会很自豪地说:“我是河南人!”——施一公...



Robin 按:今天推出“来吧,2016用坚持写字来治愈拖延症高端大气上档次计划”收到的第14封赐稿。这是今天Robin临时收到的来稿,是关于家乡河南经常受到地域黑的话题。说实话,在外求学多年,对于该问题,Robin也经历了从愤慨到麻木再到如今坦然面对的过程,Jessie文章的观点,Robin虽不完全赞同,但也确实为作者对家乡的热爱所动容。若干年来,地域黑成为一个非常典型的网络暴力现象,河南人经常在各种媒体和网络成为无端躺枪的对象,群体性地背负了本不该承受的压力和不公平待遇。一个真正文明的社会应该是理性、客观的,我们期待着无端的地域黑现象在我们这个逐渐文明的时代会不断减少,少一些不假思索地贴标签和无端谩骂,多一些客观理性的思考和尊重。

文:Jessie

导语:“今天,无论什么人问我,我总是会很自豪地说:“我是河南人!”——施一公



1
很早就想就这个话题说说自己的想法了。作为一名河南人,异地读书第五个年头,真的是出来了才知道原来河南被地域黑的这么夸张。近日,网上一段“朝阳798和颐酒店一女子被强行拖拽”的视频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本来全社会讨论女性自救方式和社会给予女性安全感的话题,却因为官方在披露案情时有意无意的提及——涉案男子李某(男,24岁,河南省人),使整个事件偏离了主题,甚至引发了风波。 “嫌犯系河南人”这个本不重要的细节,在众多媒体转载报道时,也在标题突出。#河南人#的话题也一度上了新浪微博的热搜榜,如今,坊间言论繁杂,河南人集体中枪。

很感谢新浪微博把热搜话题#河南人#撤了下来,让河南少遭受了一些谩骂。但是我并不能确定这是好是坏,因为一大批网友正在趋于理性,杂乱的言论中虽谩骂居多,但也不乏很多理性的观点。这样的讨论,或许更能让他们了解河南,谁说的准呢?

不管如何,今天,我想替河南、替河南人说句话。这篇文章也是由我多年在外的一些切身感受有感而发,可能存在不中立的成分,但确实是作为一位河南人的真实感受和想法。

先说说我自己的感受吧。这几年来,一开始确实有一些瞬间当大家讨论到家乡时不太愿面对。后来渐渐的,觉得家乡是家乡,我是我,不应该被家乡被贴的标签蒙蔽自己。到再后来,我觉得我是河南人,在外我就是河南人的代表,我是什么样,河南人就是什么样,我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一些人对河南人的看法。我也确实听到很多同学会真诚的跟我说在认识我之前,他们并没有了解过河南人,但是对河南人的印象就是很差,小偷很多,很落后,我改变了他们对河南人的看法。



所以,真正跟河南人相处过的人会发现河南人大都很温暖善良质朴值得信赖,感动中国14年,河南人入选13位。反而是没有跟河南人相处过的人对河南人的印象不好。


2
好,接下来就说说为什么。但这也只是我作为一名河南人,可能存在护短情况的一家之言。

我们先闭着眼睛想想这件事,假设一种情况,今天查出来和颐酒店男子是广东人,或者上海人或者江苏人(没有任何地域攻击的意思),大家会不会把注意力放在地域上?不会。为什么?因为媒体就不会把这个当做新闻炒,没有炒点,舆论自然也就不会关注。媒体要的是什么?真的是新闻本身嘛,肯定是,但又不只是,还有关注度和炒作点。地球上每六十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叫做“河南人”,“河南人”不可能各个都是活雷锋,仅从概率学的角度分析,“河南人”牵涉负面传闻的概率显然也会更大一些。因此,在社会公众印象中,便有了河南“骗子化”的形象。但是在一个法治社会,无论个人怎样作奸犯科,都有法律去主持正义,个体行为显然与籍贯无关,更与同乡无涉。一些媒体抓住“河南”这一炒点不放,可不可以说是媒体在倒退。

对,这就是我想说的——媒体才是真正该为河南被地域黑负责的人。我从大二发现这个问题之后,就一直有关注各种社会版新闻报道,我发现,关于负面新闻的报道,大致分为两种标题,如“河南男子家暴怀孕妻子致死”和“怀孕妻子被家暴致死”。如果新闻发生在河南,那么无一例外,媒体会在标题中重点突出“河南”二字,于是乎相比于全国众多省份,河南总能在新闻头条中享受“特殊待遇”。

甚至有人调侃道,问:该如何提高一则新闻报道的点击率?答:在新闻标题中加入“河南”二字。但是,扪心自问,作为承担了社会责任的媒体,这样向大众化和媚俗化发展,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而非社会效益,这样做是不是有点不负责任?

大家可以仔细想想自己所看到的新闻是不是这样的,每个地方都有犯罪,都会出现负面新闻,不一样的是被媒体报道出来的方式方法。媒体作为引导社会舆论的至关重要的话筒,这么“刻意”的去追求点击量追求经济效益,未免有违媒体的社会责任。

对于媒体,只希望下次有关河南的报道时,您能还河南一个公道,至少是一个公正的报道,心平气和的报道。在下次需要报道河南出现的感动社会的好事时,希望您能给大家看到这才是河南人。


3
说了新闻媒体,还要再谈谈电影里的河南人形象。前两天看到一篇研报说是中国目前国产片中喜剧片最为卖座。国产喜剧片很多为了片中的喜剧效果,会引入各地方元素。其中河南方言和东北方言都是经常被采用的元素。东北方言大家都懂是自带喜剧效果的,不用刻意去安排特定的角色设定就可以。那我们看看河南一般是什么形象出现在大银幕的。举个例子,在《分手大师》中,唐大山在最后偷情被妻子发现之后,操着一口浓重的河南话,整个人猥琐、势力的形象再一次被赋予给了河南人;《失恋三十三天》里“傍款”女李可说着一口标准的“台湾腔”,其男友介绍道:“我的女朋友普通话说得很好,大家都听不出来她是河南人。”影片后面还让李可在电话里爆了句河南粗口。骂道:“黄小仙,你个鳖孙!”用一句标准的河南话的脏话来尽显“李可”这个人物目中无人骄横跋扈,没有素质的女人本色。这只是我一时想出来的两个例子,这样的现象还有很多,导演们为了追求电影所要表达的喜剧效果,为了追求高票房,这样置河南形象于不顾,是不是有些不合适呢?

我相信一定会有人跳出来说,我们太敏感,只是为了大家开心而已。但是试想想,人什么时候会敏感,在被戳中自己非常不自信的点时。河南人为什么敏感,因为河南人的形象一直被这样负向反馈的强化,太多河南人都因此而对地域不够自信了,所以敏感。河南人为此背负了多少本不该承受的压力,受到了多少不公正的待遇,在外的河南游子无不因此平添了多少惆怅与无奈。打铁还需自身硬,在河南人用实际行动改善形象的同时,我们也在呼唤着媒体和社会各界给予河南人应有的尊重和理解。让社会真正了解,真正认识河南,河南人有自信会被大众认可。


4
最近小岳岳(岳云鹏)很火,很多人喜欢他包括我,他是河南人,我很佩服他,也很感谢他,因为他的相声《非一般的爱情》里边用了很多河南话,他称之为“豫语”(我也是够佩服他的脑洞的),虽然在用河南话逗乐,但是都是正面的,也让河南话在公众眼中又正面的火了一把。突然又有了更多的人开始去了解河南,喜欢河南,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小岳岳也真的承担起了作为一名河南人,为河南人正名的责任。



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先生也是河南人,在他的文章《我是河南人》中,有这么一段话,和我今天的观点不谋而合。“回国不久的一次聚餐时,我认识了清华大学水利系一位河南老乡。此君妙语连珠,因为同座的还有几位山东老乡,他就拿河南和山东比较,现摘录如下:

——为什么河南人名声不好?那是因为别的省如果有人做了好事,都是用省说话,比如山东出了梁山好汉,山东有孔圣人;可出了坏事,却是用市县去说,比如,泰安有个罪犯。可到了河南,反了。河南要有好事,总是说市,比如洛阳的牡丹,南阳的孔明;可是坏事呢,却一下子都说到河南省去了。这么一来,就好像山东只出好人,河南只出坏人了。

——反正吧,我是这么觉得:山东也有好人,也有坏人;河南也是如此。闻言莞尔。其实全国各地,又能差多少?”



在他文章的结尾,他很自信的说“我不仅是地道的河南人,更准确点说,我是驻马店人。今后,您贬损河南人之前,最好四下观望一下,免得我在场让您下不了台。”想要初步了解河南人生活的可以去读读一公先生的这篇文章,不长但很质朴。

白岩松说过,中国什么样河南就什么样,我非常同意。河南被国人如何看待,就可以想象中国被西方社会如何看待。体会一下作为一名中国人,想向世界正名中国已经不再是一个落后封建的社会的那种心情,你就可以感受到作为一名河南人,想向中国正名河南已经不再是那个被“骗子化”的社会了的心情。


5



为河南正名,从我出发,从公众人物出发,从媒体出发,从文学作品出发。河南有你想象不出的美,河南人有你值得感受的好。

今天是农历三月初三,我的家乡河南新郑举行了轩辕黄帝拜祖大典,吸引了来自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华侨,以及国内社会各界来宾近万人齐聚新郑黄帝故里,共同拜谒人文始祖轩辕黄帝,作为河南人,作为新郑人,我很骄傲!

以上是我关于地域黑问题的一点不成熟感受,如有不当之处,还请多多谅解包涵。

编辑:Robin

如果你喜欢本文,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温馨提醒:公众号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组织管理研究小书屋微信(ID:robinxiaoshuwu),关爱原创,人人有责。
·END·

组织管理研究小书屋

一个用坚持写字来治愈拖延症的药方

一个欢迎各种赐稿共同对抗拖延症的原创文字平台



微信号:robinxiaoshuwu


    关注 组织管理研究小书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