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高考填志愿,你被“崴”了吗?(崴wai:欺骗、上当)

 

高考“平行志愿”规则距离高效的“延迟接受算法”有多远?...

点击「桑言良语」可快速关注

原创文章(图来自网络)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然结束。考生们即将面临的问题就是填报高考志愿。这通常被认为是一场对家长的考试。但是,如果考虑到这一代的孩子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其未来和前途承载着家庭的希望,那么,填报高考志愿其实是对整个家庭的考试。与此同时,这也是数以千计的高校和数以几十万计的家庭的一场宏大博弈。

从高考填报志愿制度的发展来看,经历了这么几个时期:

1. 考生仅凭估分填报志愿。这种填报志愿方法是相当不完全信息的博弈。以报考北大为例,某高分考生甲有可能因为低估分数而不敢报考其本来可以就读的北大。与此同时,也说明至少有一位比他分数低的考生因甲的退出而幸运地被北大录取。这个例子对于校方和“合格”考生而言是“双输”格局。因为,北大错失了更为优秀的学生甲,而学生甲也没有获得公平地对待。

2. 考生依据自己的真实分数填报志愿,志愿分为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第三志愿等。这种填报志愿方法仍然是不完全信息博弈,但比第一种填报志愿方法有了一点进步,因为考生至少知道了自己的真实分数,对于自己有条件就读哪些院校有了一定的把握。但是,“双输”困境依然存在。因为投档时是根据考生的志愿分学校排序,然后按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投档。假设有某高分考生第一志愿报考了北大,但是以1分之差落选;如果他的第二志愿是复旦大学,但是因为报考复旦的第一志愿考生已经录满,那么即使他的考分远高于复旦所有录取的学生,他也无法就读于复旦。甚至第三志愿也会因为同样问题而落空。所以,当时的各类报考指南都强调填报第一志愿是多么多么地重要!那么,你就不敢报你最心仪的,你只敢报你自以为能够考上的。

3. 平行志愿投档录取。自2008年试点以来,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均实行了平行志愿投档模式。这种模式不区分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等,而是视同一批次的所有志愿在报考学校面前是平行关系。其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以五个志愿为例,考生需要先对自己意愿就读的学校排出一个“A、B、C、D、E”的顺序,投档时,计算机会依次检索这五所院校中符合条件的院校,只要有,即向该院校投档,该生就享受到了和其他报考同一学校的考生一样的平等投档机会。再由高校决定录取与否以及所录取的专业。

同时,该制度还有一个弥补机制,即在每批“平行院校志愿”录取后,对该批未被录取的考生提供又一次填报志愿的机会——“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届时,将由省招办统计并向社会公布生源未满的院校及专业缺额数,并由各市、县(区、市)招办组织本批次未被录取的考生再次填报志愿。随后的操作方法与“平行志愿投档”相同。

平行志愿投档模式的设计来自于著名的“延迟接受算法(deferred-acceptance algorithm)”,即DA算法或者GS算法,因为它是由博弈论经济学家Shapley和Gale在1962年所提出的。其后,经济学家Roth因对这一算法的发展而获得201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延迟接受算法”,是沙普利和盖尔为了解决无法进行价格筛选的资源配置问题,而设计出的一种可以实现稳定匹配的机制。其方法是:市场中的一方(例如学校),向另一方中的具体对象(如学生)提出“要约”,每个学生会根据自己接受到的“要约”进行考虑,然后“抓住(hold on)”自己最想要的,拒绝掉其他的。要约被拒绝后的一方(学校)可以向另一名学生发出新的要约。如此反复进行,直到没有任何学校再发出新的要约为止。这时,学生们才得以最终获得各自的“要约”。这也是“延迟接受”一词的含义,一开始只是要约被“抓住”,而不是双方“即时承兑”要约。

“延迟接受算法”是经济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它可以广泛适应于那些不完全由价格决定或者价格机制完全失灵的市场结构之中,例如大学招生、婚恋市场、宿舍分配、器官移植分配等场合。这一理论的精髓所在就是引导市场参与者真实披露信息,以此增加市场的“厚度”,从而减少了市场各个梯次上的“拥塞”,让交易双方的选择尽量符合各自的需要。

以我们的高考志愿为例,原来的旧机制下,第一志愿对于考生最为关键,各个考生为此不敢报考自己最喜欢的,而只敢报考自以为可以就读的学校,而这里必然会出现大量的合成谬误。但是,在平行志愿下,考生就会在适合自己分数段的学校类型中真实地对自己的偏好排序。这不但有助于校方可以获得既心仪自己,又分数最优的学生,而考生也在与其他考生的博弈中获得了最公平的对待。

那么,这样看来,“平行志愿规则”就是“延迟接受算法”的翻版嘛,还有何可说?



但是,且慢!这种“翻版的延迟接受算法”在国内的运行有一个大漏洞!

那就是考生一开始“抓住”的不是自己与其他人博弈之后最想读的专业,而仅是抓住了博弈后最想读的学校。这里,有可能相当多的接受这一学校“要约”的考生都扎堆填报了某一热门专业。那么,如果某一考生在所填报专业中分数靠后,不被该专业录取,但是又不接受专业调剂,这个考生就会被该高校退档,被退档后,他将直接落到征集志愿档,而无法再投档到其他平行志愿学校。

也就是说,在各家高校内部筛选考生的过程中发生了和原来高考填报志愿机制一样的问题:你依然要慎重选择第一专业志愿!而且,这里会有“选择拥塞”,导致你即使上了好学校,也不见得上的了好专业。

如此,问题就来了,既上得了好学校又读的了好专业需要的是什么?

答案是:拥有绝对绝对的“傲视群雄”的实力!

因为这里的规律是:考分越高,鱼和熊掌皆可获得的几率就越大。

所以,除非你就是该省的前三甲,否则嘛,你可能就必须在好学校和好专业之间进行一定的权衡。

那么,怎么选呢?端看你是要学校的名气还是要专业的实惠。但是,请注意:冷热专业有可能是“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你现在以为的热门专业就会是未来前景光明的专业吗?或者,你现在一点也不齿的所谓“冷门专业”难道就没有冲天而起的一天?在现代社会,一切皆有可能啊!

所以,肿么选?难难难!

从国人爱面子的实际情况来看,偏好学校名气是更占优的选择。那么,平行志愿规则必将在中国引致如下后果:高校强者恒强,弱者恒弱

平行志愿规则没有之前,虽然有很多优秀考生被高考“崴(wai,云南方言,‘欺骗、上当’之意)”了一下,这其中可能就包括你和我,但是也正因为一批批优秀考生的被“崴”,才导致各家高校招生时充满了意外,较好的院校有可能招到第一流的学生;一般的院校也有可能录取优秀的学生。这对于高校的公平竞争,防止高校教学质量的过度“马太效应”是极有裨益的。所以,被“崴”的你,的的确确为你当时所就读的本科院校贡献良多!

但是,平行志愿规则下,这种可能性大大降低了,几乎为零!不信吗?你可以看看各家高校录取的学生分数是不是越来越扁平了?!

总而言之,高考录取制度,想说爱你不容易!



附言:我的新书《公共经济学:思维与拓展》可以在天猫网店:经济科学出版社旗舰店购买了。绝对不一般的经济学专业书籍。





我喜爱的名言

    运气就是机会碰巧撞上了你的努力!


——无名氏

想经常收到这类原创文章?
请识别下图的二维码关注!
文末有留言功能,欢迎写下你的所思所想,有时,留言比正文还精彩!

读过本文的人,同时还读过:
1.谁逼死了屈原?(非主流观点)
2.期待别人的关注,因为你的灵魂过于饥渴
3.触目是道,处处风流!怎一个爽字了得!
4.我们就是那群朝四暮三的聪明猴子!


    关注 桑言良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