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大非偶——郑忽辞婚,是自强还是失策?

 

历史不可能假设。否则的话,子忽真娶了齐国文姜,会不会又是另外一种情况?借助齐国的势力,他会不会可以执政更长的时间?但历史已远,我们还是愿意欣赏子忽辞婚时铿锵有力的话语:“齐大非偶”!这背后是一种男儿的志气意气,是一种自信自强的精神!...





假如现在有一个亿万级富豪,真心诚意地、主动地想将他的绝色倾城、文采出众的女儿嫁给你,你会拒绝吗?我想大多数人肯定会心花怒放,做梦都要笑醒吧。

但还真有这么一个人,面对着这么优厚的条件,拒绝了!不是一次,而是两次!不是假意推辞,而是一拒到底!这个与众不同的人,就是郑国第四代继承人忽。

郑国第一代创始人姬友死于王事,在犬戎攻打周王朝时,为保护周幽王奋力死战,直至力尽被杀。随后儿子掘突起兵前来复仇,赶走犬戎,拥立周平王。新王定位后,论功行赏,姬友赐谥为桓,掘突袭爵为伯,是为第二代掌权人——郑武公,从此奠定了郑国诸侯国的名分;第三代郑庄公寤生,可以算是春秋五霸登台之前的一个小霸,他执政时期是郑国最为兴盛的时代;到了第四代,除了世子忽之外,还有突、亹、仪等兄弟十一人,这些贵族均有心腹之人,暗中培植力量,可以说公子党林立。

应该说从这种局势来看,忽的情况并不乐观,尽管他南征北战,兼有军功,又因嫡长子的身份而名正言顺成为世子,但郑庄公并不看好他,甚至在病重之时,还召来正卿祭足,流露出想废忽立突的想法,因为他始终觉得郑国无论是从政治地位还是地理位置上说,必须要有一个政治嗅觉敏感、政治手腕高超、政治经验丰富的人,才能胜任。而在这些政治谋略上,忽显然不及突成熟。辞婚齐国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忽第一次辞婚,是在齐郑石门之盟时。当时郑庄公应齐僖公之约,来到石门,两君歃血订盟,约为兄弟。齐僖公问得世子忽还未曾婚配,便提出将自己“颇有才慧”的爱女许配给郑忽作为“待年之妇”,郑庄公应该是同意的,他“唯唯称谢”;但他回来向忽一说,忽却说:“妻者齐也,故曰配偶。今郑小齐大,大小不伦,孩儿不敢仰攀。”郑庄公进一步游说:“请婚出于彼意,若与齐为甥舅,每事可以仰仗,吾儿何以辞之?”忽回答得更明确:“丈夫志在自立,岂可仰仗婚姻耶?”史书上说庄公“嘉其有志,遂不强之”。尽管庄公因为爱儿子而不忍拂逆忽的意愿,但也许正是从这件事中,郑庄公也看出了忽在政治上的不成熟,处事太个人意气,这并不是一个能够坐稳王位的国君的素质,所以后来才对于将国家交给忽而显得忧心忡忡。



所以,我们可以认为郑忽是一个相当硬气的人。他不是不知道齐国的强大以及对自己将来的好处,但他认为要靠着妻子来混饭吃,或者说让强大的齐国通过联姻的方式逐渐将势力渗透进自己的国家,可以预见得到自己以后会处处掣肘的情况时,他果断选择了拒绝;

我们或许还可以认为,郑忽是一个相当自信的人。他从来不是在宫内呆着听听外面的风雨就算了事,而是出去搏击,从祭足反驳郑庄公废忽立突的理由——“且屡建大功,国人信从”,就可以看出,郑忽是一个在战斗中成长的世子。这也是齐僖公为何两次三番要将女儿嫁给他的理由:当初齐国不堪北戎骚扰,便向包括郑国在内的其他诸侯国求救,郑庄公派出世子忽为大将,领兵相助。两军对阵时,世子忽出奇计,建大功,将北戎元帅大良、小良一并斩之,解除了齐国的倒悬之危。

这等神勇,让齐僖公心折不已,再次提起了联姻的话题。没想到郑忽还是拒绝,无论谁来做说客,就是执意不从,还说出了“挟功求娶”、“私婚有罪”等冠冕堂皇的理由,让齐僖公下不了台,一怒之下也就不再提这事了。



这就是开篇所说的,亿万富豪要嫁女儿,有人却丝毫不为所动。郑忽为何能这样倔强地再次拒绝齐国的联姻?我想还是他天真的想法所致:既然我这么能打胜仗,根本不需要靠外来力量的帮助,那么又何必去招惹齐国这样的国大势大的国家呢?要知道,一旦大国的势力渗透进来,自己可难做主啦!

郑忽这个想法是有一定的道理,但他觉得靠自己就行,不需要外援,别的公子可就不这样想了,比如最有实力竞争王位的子突。他被逐到外家宋国之后,便和母族雍氏联合起来,在宋庄公面前哭诉,庄公趁势提出许多条件,子突急于得国,无不应承,便这样取得了宋国的支持。在祭足行聘至宋的时候,通过宋国要挟祭足,子突获得了归国的机会,最终在宋国重兵压境、国内大臣都跟风倒的情况下,神勇的郑昭公忽也变得孤立无援,只得投奔卫国去讫。

这是郑忽第一次失国。后来,老谋深算的祭足处心积虑、步步为营将郑厉公子突赶出郑国、迎归昭公忽之后,昭公忽开始了第二次执政,可惜这次执政,不满三年,便为高渠弥所弑,黯淡地降下了帷幕,郑忽的生命,也划上了句号。这,也可以归结于他政治上的不成熟。



当他还是世子的时候,便看透了高渠弥这个人,认为他“贪而狠,非正人也,不可重任”,还在郑庄公面前说“渠弥与子亹私通,往来甚密,其心不可测也。”既然都这么明了高渠弥的为人,为何在两次当政的时候,对他没有一点防范呢?从个人来说,郑忽绝对是一个正直仁慈的人,但拿到政治场中,这种品格只会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因为正直就成了胸无城府,仁慈就成了妇人之仁。

历史不可能假设。否则的话,子忽真娶了齐国文姜,会不会又是另外一种情况?借助齐国的势力,他会不会可以执政更长的时间?但历史已远,我们还是愿意欣赏子忽辞婚时铿锵有力的话语:“齐大非偶”!这背后是一种男儿的志气意气,是一种自信自强的精神!


    关注 古风斋杂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