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宇碎碎念」大学=16周幼儿园+2周高三?

 

学期最后一期进入期末倒计时从改变拖延行为开始...

大学=16周幼儿园+2周高三?


前两天看榜姐“一句话描述自己的大学生活”里面热门评论的一条——“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究其原因,拖延行为使然。和学生聊天,发现这种状态确实普遍存在,而且还包裹上了一层华服:拖延症。

拖延症这种说法不痛不痒,定义模糊不清,于是成为最“脍炙人口”的心理疾病。从拿遍各种荣誉称号的学霸,到昏天黑地窝在宿舍打游戏的问题学生,都喜欢自我归类为拖延症。以至于我总有种奇怪的感觉,这些“拖延症”几乎没有什么共同点。
后来仔细想想才明白,似乎在这个没有“病”都不好意思出门的时代,我们习惯用一些似是而非的心理学概念来为焦虑找一种借口。当然并不是所有的 “拖延症”都是庸人自扰。到底是什么原因触发了拖延行为?

拖延行为

源于诱惑导致的精力分散

这是一个擅长生产诱惑的时代,而网络让诱惑如虎添翼。如果说互联网普及之前,人们尚有能力主动远离诱惑的话,现在学习和娱乐的距离恐怕只有word切换到网页的距离这么近了。

你也或许习惯了这样的节奏:就算是想用电脑做个大作业或者听个什么课程,到宿舍第一件事,不是马上投入,而是逛个空间,刷刷微博,看看新闻八卦信息。甚至课堂上、自习时,想和某个人说话了,或者突然手机震动一下推送了个什么新闻,就把微信打开聊几句,刷刷朋友圈。最初拿出手机,想的也许是:就几分钟,马上进入正题。但大多数时候,几十分钟就一下过去了。
互联网是拖延的绝佳伴侣。它不仅消耗着我们的时间,还分散着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很难专注。如果仔细分析那些拖延行为严重的人每天在做什么,大部分答案都与网络有关。但在被网络诱惑的表象后,所折射出人们的需求,对诱惑的屈从,似乎更值得我们思考。

拖延行为

源于对压力的逃避

可以说,拖延行为往往与压力相关,压力会在很多方面造成拖延。压力和诱惑的区别只在于,诱惑吸引我们,让我们趋近,进而远离学习,而压力则直接让我们逃避带来压力的事情。

我们都听过这么一句话,有压力才有动力。这似乎在告诉我们,没有压力,拖延行为会更加严重。但实际上,压力和动力之间呈现一个库兹涅茨曲线(倒U曲线)。当压力在那个转折点的最佳值上,人的能动性最容易被激发。但过了这个值以后,压力会激发出更多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于是我们走入了这样的怪圈:压力越大,我们越需要时间和精力来放松。放松后发现,原本就不多的时间又减少了些,压力更大了,于是选择放松。压力和拖延就这样形成了恶性循环
所以拖延行为,一定程度上,也是压力管理问题。

克服拖延行为并不容易。这不仅因为拖延行为背后的习惯很难改变,更因为克服拖延要求付诸行动,可拖延本身的特征就是不愿行动。怎么摆脱拖延行为,就成了比较棘手的问题。

觉察行为

而非试图控制

拖延行为形成的重要因素是让我们分心的诱惑太多,克服拖延需要我们能够抵御诱惑。那该从什么地方入手开始抵御诱惑?当我们在自习室里想拿出手机刷空间朋友圈,是要牢牢控制这些诱惑远离我们的大脑,还是允许我们自己理解这些诱惑,在行动层面抵御它们?

“讽刺性反弹”描述了不能用意志去控制自己的想法。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韦格有个经典的“不想白熊”实验。他告诉被测试者,除了想白熊,他们可以想任何事情。其实在平时,我们当然不会去想这种千里之外的物种,但当“不想白熊”变成一种指令时,很多人却开始无法控制地思念起它来。
这其实阐释了强迫性思维的模型——当刻意控制自己的思维不去想某件事时,反而比不控制自己思维时要想得更多。同样道理,抑制自己对某件事情的想法,也是南辕北辙。

其实,有拖延行为的人不是不想改变,而是太想改变。但试图控制大脑本身就会成为一种问题。当诱惑接近时,毫不抵抗的被诱惑控制或者努力把诱惑压制,都不是好办法。

我的观点是,我们需要与自己的感受坦诚相待,在思维中给诱惑留下弹性空间,体贴的觉察自己的欲望但不实施行动。觉察行为而非试图控制,分析诱惑的价值,提醒自己我们的目标,反而能让诱惑的吸引力降低。

自我鼓励

替代自我责备

很多人觉得,拖延行为中分裂出了两个自我:一个上进、一个堕落。上进的自己经常责备堕落的自己,而堕落的自己,则经常无地自容,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内疚和自责就由此产生。

我们本能的认为内疚和自责是我们对抗拖延行为的朋友。我们相信,当拖延行为发生时,需要有一个严厉的声音对我们耳提面命——就像小时候父母和老师所做的那样。我们觉得自己之所以拖延,就是因为对自己不够狠,于是更加自责。

不过当我们跳出这个恶性循环,发现有个值得庆祝的事情——与常识相悖,研究发现,当人们屈服于诱惑时,往往不会感觉到内疚,相反感觉到快乐,而且居然能够增强抵抗同类诱惑的能力。相比于内疚,自我谅解反而更能增强责任感。而只有摆脱自责,我们才能够思考为什么受挫,而不是把原因简单归于自己的弱小。同时,我们也不用消耗大量的时间去安抚内心的挫败感,进而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增强我们的自控力,在与诱惑的斗争中东山再起。
其实那个上进的你和那个堕落的你,当然都是你。所以当你想懒惰的时候,应该用鼓励代替责备,告诉自己:“你能做的比现在多。”当你休息的时候,也理直气壮地告诉自己:“我累了,应该休息一下。”

从根本上,改变拖延行为应该从正视我们意念并不强大开始。而这种缺陷的背后更深刻的内涵也不能忽视——梦想和现实、自我实现和自我怀疑,我们需要不断寻找与自己的相处之道。
学期最后一期

进入期末倒计时

从改变拖延行为开始
西电青年融媒体中心 新媒体
内容来源|西电通院
本期作者|通院辅导员 李时宇
图片摄影|闫毅强
图文排版|新媒体 彭立


    关注 西电青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