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敬民|神农山掠影

 

关注我微信号:wxwk77(←长按复制)你想把文字怎样?要煮要蒸要炖要红烧要熬汤,在这里你随便.........



作者简介
  何敬民,网名日月星辰、缘分天空,1964年生,山西运城盐湖人。有志破万卷书、行万里路,无奈栖身公门、身不由己。焚膏继晷书为伴,援笔砚田麦禾稀。散文诗作、报告文学、通讯报道等作品散见于《经济日报》、《山西日报》、《青年导报》、《学习报》、《运城日报》、《黄河晨报》、《盐湖文学》、《今日盐湖》等报刊及《我在河之东》等微信公众平台。

文学微刊
神农山掠影

文|何敬民


初夏时节,有幸参加了2016中国沁阳首届“神农杯”游泳登山活动,来去短短两天行程,虽属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然则于我却深感不虚此行!出行已过数日,神农山的山水草木仍萦绕心头,且时时涌动着一股难以自抑、倾诸笔墨的欲望,遂成此文。

初识神农山
5月21日,清晨,依约与几位泳友驱车赶往河南沁阳。迎着和暖的阳光,行进在高速路上,车窗外景色不停变幻,谈论的话题却始终不离此行的目的地——神农山。说起神农氏,那是人尽皆知。提起神农架,更是鼎鼎大名!至于神农山,此前还确实不闻其详。倘无行前百度功课,尚不明神农山端的。若非此次参加活动,更无缘与之谋面。

神农山位于河南焦作沁阳市北的太行山南麓,最高海拔1116.9米,山势陡峻,沟壑纵横,群峰巍峨,雄奇俊秀。据传因上古炎帝神农氏在此辨五谷、尝百草,设坛祭告天地、祈求五谷丰登而得名。 神农山采日月云霞之灵气,汇峰谷洞石之精华,集松花鸟兽之珍异,自然风光优美,文化底蕴厚重,是一处集“雄、险、奇、秀、幽”于一体的山岳型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同时还享有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中国儒道佛文化名山之美誉。



车行至山下,已是正午时分,艳阳高照,云淡风轻。抬首遥望,但见山岭雄浑,葱翠如黛,像一面巨屏横亘眼前。细察山势突兀,群峰耸峙,高若利剑直刺苍穹,陡似绝壁刀削斧劈,其高峻绝险异于平常。山便奇矣,更闻曾留神迹,不由向而往之;睹景思人,已于惊叹之余,顿生膜拜之心。

进入景区,缘着宽阔的道路前行,两旁是绿树和花带相隔的一个个停车场,规整而空旷。少时便可以看到山前坡地上典雅古朴的游客集散中心。及至近前,才发现楼前还建有一个规模宏大的圆形广场,一双纸鸢在上空如鹰隼般上下翻飞,牵着它的是配合默契的老少二人……抵达山脚下的住宿地,宾馆档次挺高,设施用具几是全新,欣然入住。



安排妥帖出得门来,近观神农山,大有“迫在眉睫”之感,情不自禁吟起《愚公移山》中的一句:“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颇与面前“仰视为峰,俯视为岭,平视为墙”之壮丽景观相合,使人仿佛在瞬间穿越,置身仙山妙境之中。
野游仙神湖
午餐后稍事休息,整装乘车前往此番游泳活动举办地——静应湖。

静应湖又名仙神湖,原是坐落在仙神河谷口的一座水库(当地称八一水库)。湖水汇聚自仙神河流域面积达46平方公里的数千条沟壑的大小溪流,库容达380多万m³。湖面宽阔,水体明澈,湖水碧蓝。两岸青山倒映,水中云影徘徊。微风过处,涟漪道道,波光粼粼。往北远望,隐约可见一条蓝色的弧线,由北而南顺山势绵延,那里就是被人们誉为“十里画廊”和“神龙”的仙神河百里峡谷。



游泳活动分为畅游和竞技两项。经过集体横渡热身后,同行的4名速度型泳友开始进行4×600米接力比赛。湖面上红色漂包、各色泳帽和旗帜,蔚为壮观。岸上聚集着的拉拉队和热情观众的呐喊助威声,足以让在场每个人热血沸腾。

而我和另一位“龙体欠安”的泳友则一路向南,目标朝着大坝,开始了千米畅游。

此时的天空,艳阳高照,蔚蓝的天上悠闲地飘着几絮白云,两岸青山如黛,倒映在宽阔的湖面上。山在水中荡,云在水中飘,好一幅山环水抱、水天合一的风景画!虽是天气晴朗,但空旷的湖面一直吹着风。初入水感觉还是有点凉,但由于是第二次下水,故而游起来也还轻松自在。我俩一会蛙泳,一会自由泳,甚至还可以来几下仰泳……



人声渐渐地远去,空旷的山谷静静地,阳光和空气无声的笼罩着水面,仿佛时间也停滞了下来,只有彼此的划水和自己的呼吸声,甚或是手脚入水时细碎气泡上升和破裂的声响。这里的水真清啊!水体清澈几近透明,阳光能穿透的上层水体明亮通透,感觉很舒服很温暖。游在这样的水里,可以说自身纤毫毕现,就连数米开外同伴的手脚也清晰可辩,恍若置身天外的空中漫步。

再往下就显得幽暗清冷了许多,也不知其深几何?心里不免惴惴的。翻身仰面浮在水面上,沐浴着明媚的阳光,极目是蓝天白云,四周有青山环抱,不由想起宋代朱熹的《观书有感》诗句,且将首句改为“静应仙神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以此来形容此情此景,倒也十分贴切!一时兴起,同泳友一起扯着喉咙喊上几嗓子,以抒发自己的满腔豪情。



不用顾忌什么,也无须看谁的脸色,只要你自己愿意。随着旷远的回声渐渐消散,久居闹市的郁闷烦躁,身处职场的矜持审慎皆置诸脑后,自己的身心融入了碧蓝的湖水、苍翠的青山和宽广的天空。这种奇妙的感觉,也只在此时此刻才能体味得到。

美妙的感觉总是短暂的,忽闻耳边依稀人语,一抬头发现大坝已在眼前了。出水上岸,骗步登上坝顶,回望这一顷碧波,心中满是不舍。更值得庆幸的是,待我俩转回出发点时,参赛队友已取得竞技第二名的佳绩。
夜探云阳寨
用罢晚餐,天色渐暗,山头仍留有夕阳的最后一抹亮色。忙碌了一天的参赛队员,大都回房间洗漱休息了。我仍意犹未尽,便邀约两个也有同感泳友一起出去走走。

出得门来,已然华灯初上,山庄门口的霓虹亮得炫目。四周的山峦成了一幅墨色的剪影,黑黢黢的立着。天空高挂一轮朗月,数点星辰,与山影相接的的天空更显幽暗深邃,不远处便是一座雄关似的景区大门,右手的一块立石上刻“神农山园区”几字,左手边一块横卧的巨石上镌刻隶书的“神农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及圆形标识。景区入口的山门影影绰绰,倒是其后山腰透出的几点灯光颇为显眼。仰头仔细端详,城楼上是一块鎏金的“神农山”匾额,其下单券门洞上浮雕的“云阳寨”字样依稀可见。哦,原来这里已是“云阳寨”了!



据传,云阳寨古称“孟门”,始设于春秋战国,隋唐时重建,历代皆有整修,自古就是沟通豫晋的雄关险隘,是兵家必争之地。明末书法家王铎有诗赞之曰:“北面峰峦拱孟门,野王形胜沁河混。”“云阳寨”则是清康熙帝亲临时所赐。眼前的寨门用青石砌成,墙顶为石垛口,上有城楼。应为新建之物,虽然规整,却有失古朴。

本打算只是沿着景区前广场转悠转悠,待到近前门却是敞开的,也无人值守。于是突发奇想,说何不来一次夜探云阳寨?不想二位也正有此意,便顺着曲里拐弯的栏杆踱了进来。沿着步道拾级而行,偶有三两个如我等的夜游者,擦肩而过,谈笑声飘然入耳。径直登上台基,穿过神农纪元、文化广场,绕行神农像和财神殿,循着登山的路继续前行。



这里已是山脚,上山的坡道虽可行驶电瓶车,但也狭窄曲折。顺路蜿蜒前行,此时的山路早无人踪,也无一丝的风,好像话都成了多余的了。两旁密密匝匝的,也分不清是什么树,都静静地笼罩在淡淡的月华里。一时间皆默然无语,耳边只有窸窸窣窣的脚步声。正为这空谷足音陶醉,忽的前方传来一阵诵经声,在这月光如水的静夜里,天外之音一般,仔细聆听还和着佛乐。三人正在诧异,路转峰回,迎面树梢上方露出几方橘黄的光,声音就出自那里。想必这便是云阳寺,也就是在山门外即可目睹灯火之所在了。



云阳寺始建于唐代,原名寿圣寺。据元中统(公元1260年)《重修寺记》记载:“其山曰云阳,寺曰寿圣,居山之中。四顾之群峰,甘泉上涌……真兰若宝方也。”现仅存山门、天王殿、三圣殿、大雄宝殿等建筑,清代更名为云阳寺。而与其仅一墙之隔的清静宫,则是始建清乾隆年间(公元1750年)集窑洞和楼阁于一身的石质道观建筑群,是我国唯一留存至今的清代无梁建筑群,被誉为中原古建筑一绝。这一寺一观均凭山而建,坐北朝南,依山傍水,数百年共处相安,是一处我国极为罕见的佛道共荣之所,也充分体现出中华文明的博大与包容。

凝望着树丛遮蔽、陡然直上的云阳寺台阶,猛然醒悟:这一成不变、宛转悠扬的诵经与佛乐抑或来自电声时代的音响!心里的清净超然之感顿时烟消云散,也没了继续探寻的兴致,于此原路返回罢了。
谒山拜神农
次日清晨,天蓝日丽,是个适合爬山的好日子。大家用罢早餐,在导游带领下齐聚云阳寨统一进入景区,因为本次活动的另一项目——“千人双升比赛”就在神农纪元广场同时举行。

移步进入景区,感觉与昨日夜探截然不同,一切都清晰真切得多。这里群山环抱,是一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步道上依次升高的三层台基首先映入眼帘,每层设台阶九级。台阶中间为整块的丹陛石,都饰以变形的牛角兽面图纹,每层台基两旁各立着一根盘龙石柱。拾级而上,就进入到纪元广场,这是为宣扬神农纪年法(即以公元前3000年作为“神农纪年”的起点)于2003年修建的。广场以圆形为基本元素,直径78米。广场中心矗立着一根巨大的龙柱,周围以12面青石铺砌,意寓一天12时辰。中心台地的斜面浮雕,则以24节气为表现内容。广场最外侧以56块青石围合,每块都设计了具有本民族特征的图案,意寓华夏56个民族。广场东西两侧是两组呈弧形对称的红岩画廊,壁画记录了神农氏一生的主要功绩,除了开垦荒地,口尝百草,播种五谷,汲水灌溉外,还有日中为市,造陶器,尝药治病等场景。



由纪元广场继续前行,一座汉白玉栏杆的石拱桥,如虹般横跨云阳河而过,桥的那边就是为纪念炎帝神农功绩而建的神农文化广场。整个广场分三层,寓意天、地、人三界。主坛有4个登坛步道,寓意一年四季。祭坛周围的青石栏板上,有12幅记述神农氏出生成长、打井汲水、驯养禽兽、渔猎稼穑、大战蚩尤以及祭祀天地等故事浮雕,寓意一年12个月。祭坛底层的环坛路由24圈青石铺成,寓意一年有24个节气,每圈365块,寓意一年有365天。

诺大的广场正中,是一个九阶高的圆形平台,约有三百余平方米。此为神农山的一处标志性建筑,也是炎黄子孙祭祖坛。高9.9米、重29吨的青铜神农氏塑像端坐中央。神农氏头生双角,身披兽皮,手捧谷穗,坦胸赤脚,拔地而立,俨然而望,一副顶天立地的人文始祖尊贵、厚朴之相。神农坐像四周,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玄鸟、神牛、猛虎、骏马等八尊青铜灵兽环而围之。它们或为司四方之神,或为传说中炎帝驯养的神牛骏马,各有神通,神态各异。我等仰望先祖,参拜神农像,观神兽履圣迹,不由浮想联翩,感慨万千,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神农氏,传说生的牛首人身,为上古三皇之一,华夏民族人文之初祖,以火德故称为炎帝。其一生辩五谷,制耒耜,教民稼穑,肇启中华农耕文明;日中为市,首倡交易,为先民创造物质财富;治麻为布,民着衣裳。削木为弓,以威天下。做五弦琴,以乐百姓。制陶作器,以利民生。”勤劳善良,智慧勇敢,功绩卓著,真不愧为华夏之祖、农业之祖、医药之祖、商贸之祖、音乐之祖!

由神农像北面步道走下祭坛,迎面是一座规模宏大的财祖庙,祭祀的就是他这个华夏创造财富第一人。至于传说神农于此"尝味草木,宣药疗疾,救夭伤人命",开中华医学之肇始,被视为中医的开山鼻祖,山上亦有后人所建医祖庙以示纪念。游客至此有取“祭拜神农,五谷丰登,生意兴隆,百病全消,平安一生”之意。
巧登紫金顶
离开财祖庙,乘敞篷电瓶车蜿蜒向上,心情亦如急驶的车一般,轻快的飞扬着。两旁的乔木灌丛、奇峰怪石、深沟险壑,虽一掠而过、目不暇接,但满目苍翠,生机勃发。昨夜只闻其声的云阳寺,此时却悬踞山腰,红墙黄瓦,亭台楼阁,绿树掩映,美不胜收,真切地处于现实之中。车愈行愈险,据说是转了九道弯后,电瓶车戛然而止,司机招呼大家下车,原来已到了登山步道的跟前。

真是险山皆美景,登高揽名胜。行走在山道上,可以说是步移景换,时时看,处处新。路过索道站时,大家都信心满满,皆言遥想当年洪荒之时,先祖神农翻山越岭,风餐露宿,辨谷尝草,备尝艰辛,可谓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而今我等当效神农,以奋力登顶为荣。遂低头弯腰拾阶而上,忽闻同伴大喊:猴子!只见树林里忽地蹿出几只猕猴,或蹲于石上,或至路旁逡巡,眼睛黑亮,目光狡黠,而小猴子的神态特别顽皮可爱。一有游客投喂食物,它们就一哄而上,抢到手则四散离去,生怕被谁夺了去,令人忍俊不禁。据说神农山风景区动物种类繁多,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动物的就有金雕、麝等5种,这里的九千只太行猕猴即属国家保护动物。



转过猕猴苑继续前进,忽见一座山峰平地拔起,巍然屹立,它既是一块巨石,又酷似一个踞地而坐、挺胸昂首的巨人,展现出中华人文始祖的阳刚之美,故而得名始祖峰。其山腹之中矗立一殿,颇为壮观,只是正在修缮,这便是医祖庙。门口有联曰:“神农济世尝百草,伏羲为民制九针。”峭壁之上一檐角凌空斜出,内有一小洞,溜光发亮,名曰女娲洞,供奉女娲娘娘之神位,其来历传说颇耐人寻味。

愈行山路愈险,只见山势陡峭,山路曲折。与路旁卖水卖饭的店家打问,得知前路还有3000多石阶,随山势盘旋而上,连接谷底与峰顶,犹如天梯,极其险峻,攀援艰难。我游兴正酣,但两位稍显富态的同伴因不经常爬山,强行至此已气喘如牛,无论怎么说也愿再走了。于是听从店家小妹建议,一起折返乘索道登山不提。

忽而空谷间传来几声鸟鸣,抬头望去,半空的索道正穿行在峡谷中,缆车一个个飘然而过,从那里传来一阵阵欢声笑语,索道站已在眼前。购票依次登上缆车,初如燕雀飞翔,飘然于山腰树巅,仰望峰峦不见顶;继而像腾云驾雾,飞翔在昊天长空,鸟瞰深谷不知底。人逐景而动,景随人而变。俯瞰神农山美景,如影如幻,20分钟的行程虽短暂,但比之步行登山赏景视角却大不相同,感觉也更胜一筹。



索道所在的峡谷名叫桃花溪,从始祖峰到一天门长约1.5公里。据当地人讲,每逢阳春三月,满溪桃花盛开,以红、粉、白三色为主、绚烂缤纷的桃花如云蔽日,更显娇媚艳丽。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俨然一幅天然的长轴画卷。夏秋阴雨季节,桃花溪水流瀑飞,雾霭茫茫,登山犹如行之仙境。唐著名文学家韩愈当年经此登紫金顶探险揽胜,曾挥毫赋《题西贝涧》一首:“千峰万壑不可数,异草幽花几曾见。幽泉间复逗石侧,喷珠漱玉相交喧。”便是对桃花溪风光的由衷赞美。

辞别索道,随人流沿台阶一路爬行至一天门,这是登临紫金顶的咽喉要道,据其西南侧碑楼内明隆庆二年刻立的“紫金坛创修庙门记”石碑记载,此门建于明嘉靖42年,比之泰山一天门还早150余年。这里的视野渐渐开阔,东面为一道陡立的峡谷,西侧坡势较缓,茂密的植被延展到很远的地方,便是有名的“百草坡”了。这里生长有山参、桔梗、山药、地黄、菊花、灵芝等百余种名贵药材,如传说是神农尝百草的地方,故而得名。



取道中天门,很快便抵达南天门。南天门位于紫金顶的最南端。置身于此,绝地遗世独立,脚下雾气朦胧,如登临灵霄宝殿。站在这里,迎面山风习习,极目远山苍茫,似英雄胸怀天下。远处是当地俗称“牛角川”的沁河黄河冲积平原,巍峨的太行山蜿蜒至此戛然而止,远眺母亲河依稀可辩,形成了大山、大川、大平原交汇的壮丽景观。清代诗人曾以“置身云路觉天低”来形容南天门的雄伟壮观。

出南天门,紫金顶就在眼前。然则震撼首先来自对面的山峰,一曲生命的礼赞瞬时在心中回响。一株植根于崖壁石缝的白皮松映入眼帘,曲干前倾,虬枝俯伸,苍劲挺拔,高贵典雅,似主人对远客行揖拜之礼,此松也是游人登山途中见到的第一棵古松,树龄逾800年,故称“拜客松”。回首而望,神农坛前方一株白皮松干粗冠大,昂首挺拔,屹立山顶,傲视苍穹,寿龄更是达3800余年,被冠以“长寿松”之美誉。游客视之为神物,故而礼顶膜拜,争相以红丝带系之,以取健康长寿、富贵吉祥之意,树白带红,甚是抢眼。据闻此山白皮松有一万余株,皆长于悬崖峭壁之上,颇为罕见,乃世界五大“美人松”之首。

紫金项是神农山主峰,又称“小北顶”,海拔1028米,宛如擎天玉柱傲立群山之巅,巍峨挺拔,直插云霄,号称"中天玉柱"。紫金顶四周悬崖峭壁,天然平台为石质,上有一个长、宽、深约一米的石坑,叫“八卦坑”,相传为伏羲氏卧听风声、悟画八卦之所在。峰顶处为神农坛,据说为炎帝神农设坛祭天之处,又称祭天坛,占地约1000平方米,是我国唯一建在高山之巅的祭天坛。坛边悬崖上古松密布,常年烟云缭绕,金光紫气,与“南顶”武当山并誉海内外。登上紫金项,颇有“极目四观天下小,高声恐惹天神闻”之意境。
揽秀龙脊岭
站在神农坛俯视东南,群峰参拱,谷壑纵横,“山中有谷,谷中有山”的奇特景观在此一览无余,太行山脉的巍然大气充盈于胸,使人顿生“会当凌云顶,一览众山小”、“山登绝顶我为峰”之感,更会有一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迈气慨;向西极目远眺,群山连绵起伏,云雾蔼蔼,霞光灿灿,使人疑为海外仙山;引首北望,一道峻拔山岭象一条巨龙蜿蜒不绝,跌宕起伏,迤逦于太行层峦群峰之中,其石灰岩质山体像极了人工堆砌的长城,地质专家形象地称之为“龙脊长城”。



据介绍,龙脊长城有五奇:一曰岭奇,二曰松奇,三曰石奇、曰是路奇、五曰景奇。顺岭而望,两边的悬崖绝壁如刀劈斧剁,幽谷险壑更是深不可测。一山一石、一草一木皆可为景,乃神农风光绝佳之所在。如果说攀爬紫金顶是登高观景,那么游龙脊长城就是历险揽胜,只有游历至此,才能真正体会“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感受。

游龙脊岭必然先登舍身台。它是一座笔直独立的山峰,三面皆为悬崖,下临数十丈高的深渊。峰顶平坦处仅5米见方,通过一条窄窄的石径与紫金顶连通。其北面就是蜿蜒的龙脊岭,因其酷似龙首又称龙首台。相传伏羲设悬坛于其上,听八面来风,采天地之气,悟阴阳之道,画八卦之形,必然要有足够的勇气和胆量。即使现在增设了护栏,游人置身台上,山风吹来,尤感巨石晃动,摇摇欲坠,令人心悸腿软。

双手紧扶栏杆,从舍身台直立的铁梯缓缓而下,越过一道道险关,双脚终于踏上了坚实的地面,心中方才坦然些,只是后背早已汗湿,在山阴里阵阵发凉。



是位于龙脊长城半山腰处的天然洞穴,历来是求子祈福、保佑平安的圣地,因此得名“龙子门”。置身洞内,观日升月落,赏白松云海,雾气流动,景物飘渺。古人有诗云“隔山望日月,悬崖烟出洞”。

有道是“ 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爱山弥切,以此为乐,此吾本性也。窃以为仁者当有博大之胸怀,而山亦能吐纳万物,不避土壤,故能成其高,两者相投,因而仁者颇得山趣,以山为乐也。

据说,神农山一年四季景色不同,春赏桃花烂漫、夏看流泉飞瀑、秋观满山红叶、冬览冰霜玉龙,游走其间,移步换景,恍若人间仙境,令人魄悸魂动,陡然升华。此次行程仓促,更有“人游山峡里,宛如画图中”的十里画廊,巨峰凛列、深壑千尺、令人荡气回肠的神农大峡谷,气势磅礴、秀美超然,此处只能天上有,人间梦里几度寻,令人心驰神往的人间天上,北魏时在此兴建寺院,开凿造像,号称“千佛岩”的太平寺摩崖石刻等景点无暇一观,实为遗憾,只好留待以后了。



巍巍太行,逶迤连绵,山峰高耸,直插云端。幼读《愚公移山》时,便识得此山耳,早慕盛名,心驰神往久矣。不想近日竟促成此行,岂不快哉!

下得山来,思忖良久,以为此山有三宝,一曰白皮松和猕猴,二曰神农氏传说,其三则为特殊地质构造。伟哉,神农!壮哉,此山!是以神农籍此山造福苍生,山因以得名,若以此山来状神农之功,可谓仰之弥高,敬之弥切,两相宜矣。今登神农山以觅圣贤之遗迹,实属幸事也。



亲爱的读者朋友,感谢您阅读本平台推出的文章。请您从页面下拉到文章到最后,动动手指转发分享,也欢迎为你喜爱的作者赞赏。这是对付出辛勤劳动的作者的一种激励和感谢。谢谢您!




你想把文字怎样?要煮要蒸要炖要红烧要熬汤,在这里你随便......

题材不限,诗歌,散文,游记,小说等均可.

投稿邮箱:843812333@qq.com

小编微信号:chenguifang126





    关注 文学微刊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