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聊开放性——想给世界无芥蒂的拥抱

 

你在标榜高开放,还是在追求纯粹而已?...

题图:赫伯特《Cats Galore: A Compendium of Cultured Cats》

这周本来想写一篇关于话剧《共同基础》的观后感,这是我目前现场看过最精彩的话剧了。早晨边起床边听播客《一天世界》第13期,突然听到了很感兴趣的话题,根据时间就近原则,就先写这个感想。

播客里介绍了一个最近的研究,来自斯坦福大学组织行为学专业的学者 A G 花了两年时间分析 Yelp(国外的大众点评)和 Neflix(国外的豆瓣影评)里的评论,发现,那些自称是高开放性、乐于尝试各种事物的人并没有那么。

自称为文化杂食的人,表现上看似对各种类型、各种地区和各种特点的新事物都勇于尝试,保持表面上的开放性,事实上研究结果显示他们对于任何越界和跨界的作品都持抗拒的态度。他们其实非常在意作品的纯粹性

G 助教自己举了一个例子,1968年有一张很著名的唱片《Switched-On Bach》,一位叫 Wendy Carlos 的电子音乐家用电音演奏巴赫的作品,这样一类的作品在文化杂食类动物看来是不纯粹的,不被接纳的。也就是说,大部分自称具有开放性的人其实没有在根本上保持开放性,不过是在追求能够彰显自己风格或层次的品质,冠以对事物持开放态度的名号。



(上文提到的专辑封面)
想到我捣鼓的播客《哎呦心理学》有一期采访了大厨陈庆,聊到一个小故事。朋友托他接待外国友人,要求做点不一样的要让人过嘴不忘。他就特地研发了一套菜品,叫错觉。大概就是每道菜吃起来都不是看起来的那个味道,不仅不是那个味道甚至不是那个食材。比如你看着像是甜甜的拔丝水果其实吃到嘴里是辣的豆制品。结果外国友人喜出望外称赞不已,而引客来的中国朋友却很不高兴,甚至有点气急败坏。其实大厨的手艺就算闭着眼睛只吃味道至少不难吃,但是那位中国朋友仿佛是留下了阴影,这些菜超出了他「不一样」的标准,他一方面追求不一样,一方面又限制不一样。

开放性作为一个褒义词被传播后,很多人会给自己贴上这个标签,并用一些行动去强化这个标签,但是拓宽选择和经验并不是彻底的高开放性。在我看来,开放性还是一种状态,你愿意放弃先入为主的念头和所有预判,只是去体验。不能兴致勃勃地说「我要去尝试西班牙海鲜饭啦」,然后吃到绿咖喱口味的就怒!不!可!遏![吐舌]

当然高开放性是有代价的,因为很多的尝试是陌生的,在一开始可能让你感到不适,而且可能不纯粹。

人之于宇宙,生命之于时间都是极渺小的东西,如果人这一生能因为不作茧自缚而体会到更多,实乃幸事。我再不恰当地延伸一下,经验的富足和视野的开阔,总能弥补一点人在大自然在宇宙前的自卑呐。❖

(ps:我这种过于在意开放性的心态是不是不够开放呢?……)
祝开心每一天~


    关注 苏芯笔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