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开方:礼佛、斋月;毁坏与修复这个世界

 

修行就是不断提升拒绝诱惑的能力...

来源:原创

图1-图5及文字说明由王开方先生提供

《从王开方先生乐山礼佛,说一说敬畏之心》

王开方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跨界大师,他说,“心中无界,何从跨界?鸟儿从天空飞过,空中看不到界线。”

他涉猎的领域如此宽泛,头衔似乎太多: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旅行家、画家、专栏作家、时尚达人、空间高级定制师,甚至还有:马拉松运动员,也许正因为身体与心灵的自由行走,思想的轻灵与厚重、明亮又深邃,于是无所桎梏自在跨界,他把每一个身份都演绎得自由自然,不一般的传奇。

2013年9月29日在北京国际设计周建筑双年展论坛,曾听过他《从物种起源谈生活趋势》的演讲。他花三年多写了《物种起源设计论》(而且至今依然在不断修改当中),在许多专业领域的高端论坛上,他像一个布道者传播着这些看似新鲜别样而他认为是久已存在的法则,他认为,也许很多物种并不是像达尔文创立的生物进化论学说那般,他更愿意从设计的角度理解生命的构成,从更根本的角度去阐述他的思考(或者说感知),“物种是被神灵所设计的”——王开方的才华更表现在他有能力将大部分的思维感知具象化,用创作和设计展现出来,让人们能实实在在看到、触摸到,这比仅用文字和语言的传播要更直观更有速度。

他的作品涉及规划、景观、建筑、室内、雕塑、装置、影像、家具、服装、舞美、饰品、平面等多领域,且在每一个领域都功成名就而又不仅仅功成名就——后面会解释什么叫做“不仅仅功成名就”。

所有这些,对于大多数在框框里训练出来的脑子有着醍醐灌顶的开示意义。

2016年5月28日王老师乐山礼佛,“在大佛的气场下沐浴伟岸”,铭记“沉静无人中祥和磅礴的美好感受”:(所有此颜色文字都出自王开方先生)图1,



你看到我们把这个世界一天天的毁坏,希望能在我们离开前让你看到把它一天天的修复。

图2:



参观礼拜大佛的线路应该修改,不能是先从侧面直达大佛头顶俯瞰佛身再转到脚下,应乘船先观大佛全景后从足下登岸仰望,再攀登石阶近瞻大佛但不应高过佛眼绕过佛头。让大佛免遭打扰并在大佛的目光关注下是我们的尊敬与福分。

图3:



图4:


【佛之舒服】乐山大佛朴素磅礴却没有压抑和崇拜,令人敬仰内心饱满更“舒服”。

那些寺院中历经世代帝王供养妆扮后的近代佛,已身披华丽袈裟,被权贵欲望浸染,会让礼佛之心有些“不舒服”。而佛会“舒服”吗?光鲜亮丽美颜之佛以何淡泊明志?何以与人开悟?佛早已“不舒服”。佛病了……这都是我们供养的问题,是寺院风气的败坏,是佛教传承的差错。清除污染,还佛以真身,得意可忘形。只有佛舒服供养舒服,才可人舒服共享舒服。【乐山礼佛震撼至此稍得平静安心,真舒服。】

这些配图的文字是开方老师在乐山礼佛时,沉静无人中内心与大佛的交流,与大山的交流,与整个自然空间的山和水、树和风、以及那一切的灵性在沟通,他在那个时空的庙宇当中,在心灵的庙宇之中,在祥和宁静虔诚地参礼神佛。希望读到那些文字的人都能从中感受到开方老师的修为境界,得到警示与启迪。他的所思所想厚重深邃又轻灵而悠扬,展现出的格局、情感,早已用飞一般的速度拉开境界的不同。这种境界是怎么产生的?——源自修行,因为“敬畏之心”。

何谓“敬畏之心”?古代儒家说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也就是敬天爱人。道家说道法自然,是尊重规律,敬畏天地。

还记得2016年3月19日的《环保是优雅,过程也应优雅,好品味的你快来看看这些优雅到骨子里的设计》吗?什么叫“优雅到骨子里”?就是指那些设计体现了远见、胸怀、对环境对未来的关怀,换成一个字就是有“爱”,这与开方老师一直倡导的“让设计充满爱”是相同的意思。爱,就是关怀,是尊重,是敬畏之心,是以更广阔更高远的眼光观察世界的原来与未来,观察人类在苍穹中的位置,思考人类是否像人类自以为的那么主要?

设计师的修养对社会很重要,不论是小到一支笔一条绳一个盖子,还是装饰装修,或者建筑物,任何产品一经诞生,都会有一段时间的存在,对见到、用到的人产生直接具体的影响,是让人舒服还是难受?给人带来方便愉悦还是别扭为难甚至伤害?除了设计师的水平高低,从根本上更应该有一颗“敬畏之心”,尤其当并不直接面对使用者,不用害怕失去生意的时候,考验的更是设计师的修为。作为体验者使用者的老百姓面对很多公共设施和建筑,经常只剩下吐槽“脑残设计”的一丁点儿可怜的“权利”,真心不知道那些雷人(比如大裤衩福禄寿之类)的设计师和主建方是怎么想的?玩“概念”还是玩“艺术”都不过是开脱之词,有考虑过给人的感受吗?还是根本没有能力做到让人【舒 服】呢?

“潮流概念”“艺术范儿”这两个神奇的借口造成了多少可笑可怕的设计横空出世令人瞠目结舌,杵在那儿天天让人难受,大体量的建筑往往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会在很长的时间内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和归属,常常就是一代人的童年甚至一生的记忆,这样的代价不是用金钱所能衡量。

有必要特别说明的是:不是说礼佛才是修行课,也不是说只有设计师需要有敬畏之心。也不用一说到修行,就要去到寺院。出门在外观瞻庙宇烧香拜佛的人们只要稍微留心的都可能曾经目睹过寺院风气败坏的各种情形——也不知是太巧呢还是太普遍,上个月到云南丽江就见到了在庙里边携带怀孕女眷“幸福生活”的中年和尚,对待女香客的态度竟也眉花眼笑一副无所畏惧的轻浮样子。失却敬畏,心中无佛,身在佛地身披袈裟都只是表面功夫,不但没有意义,更有极大的坏处,只因他她无知而无法明白。

无知,就无畏,无恶不作。毒奶粉、毒疫苗、毒跑道、食品安全..... 根源全在于无知无畏,只看见眼前利益,看不到报应——报应没有他们以为的那么远,很近,近到早已在互害。

拥有敬畏之心,才可言真正的修行,修行无处不在,不论在工作,还是在吃饭睡觉养儿事亲,都是修行。对于修行的人,这是一句平常不过的话;而对于没有修行意识的人,可能觉得很玄。修行不是玄虚,而是最实实在在,是不需要任何监督地做好自己和自己的事。相信举头三尺有神灵,并不是害怕责罚,究其根本是出于内心的高贵纯净,对自己有着更高的要求。不是不敢,是不屑,是耻于做下等人下等事。

修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每个人都要面对各种诱惑,修行就是不断提升拒绝诱惑的能力。

记得几年前在澳门研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雕——澳门神像雕刻”时,传承人曾德衡老先生已七十多岁,他说,“什么人我都愿意教,只要手能拿得起一把刻刀的人都能学会,愿意来学,我就可以把一切秘诀都教给他。只不过现在的年轻人不肯花这个时间,他们急着赶快挣钱。” 是啊,如今太多的人,连好好花半年一年的时间等庄稼等猪牛羊自己成长都不愿意,更不要说经年累月的手拿刻刀面对一块木头,一切都要快。曾老先生非常富有,不仅富有金钱,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宝贵的手艺更富有,这都是由于他年轻的时候下了苦功夫花了很多很多年的时间钻研积累的,今天的富有与成就都是因当年的慢功夫,这就是工匠精神。中国有句老话:“慢工出细活”,人生也是这样的吧。

中国是个有鲁班的民族啊,曾几何时,中国能工巧匠们的奇思妙想精湛手工让那些自得于工业机器文明的人们惊讶,中国人的工匠精神令全世界赞叹,当然早期的世博会也让中国人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可遗憾的是,在看到自己与世界的差距时,先是匆匆忙忙把自己的精粹丢掉了,不只是产品,更是精神,工匠精神。现在又要去别人家找什么工匠精神,错了,尤其不要找二道贩子,其实回自己家找自己的老祖宗就好了。

工匠精神的根,本来就在中国。

好吧,咱也不只是说那些顶尖的工匠,就是每一个极平凡的人,做包子饺子的人,做扣子荷包的人,做机器零件的人,修路修桥的人,每一个人把自己的事情扎扎实实的做对做好了,就是一个有职业尊严的人,就是一个值得被尊重的人。

不管说到工匠精神,还是论及职业尊严,皆因自我的修行,皆因敬畏之心,“我是为了我的心”——这句话放在这里似乎也是不错的。

开方老师说过:“没有一颗虔诚圣洁的心,创造不出崇高美好的作品。所以说,创作是修行。 ”

他还说:“修行其实很简单,就是在我每一天的创作中,在不断地修正,不断地前行。”

这样的话,这样的人,散发光芒。近的远的,还是不远不近的,能沐浴着祥和之光,人的感受应该也刚好是开方老师所说的:【 真 舒 服 】

还记得这样一句话:“拥有一颗敬畏之心,久而久之,是可以让自己与伟大同行的。”

前面说到“不仅仅功成名就”,也就是这个意思。(功成名就已经比有用不完的钱要高好几个层次了。)——对了,开方老师爱说“设计,不是文化,是进化”,修行应该是进化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吧——美的事物,都是要花时间慢慢修的。

隔一两天,开方老师发出了这个图片(图5):



【转自我的穆斯林朋友】接下来的一个月,全球穆斯林将在白天禁食(封斋)请不要问会不会热、会不会饿、会不会渴…他(她)们同您一样都是正常人,都有同样的需求,但是他们希望通过斋戒,能对全球处于饥饿中的穷人感同身受,从而更懂得关心穷人,并培养同情心、意志力,学会用理智克服私欲,且会拿出全年个人收入的2.5%(最少)捐赠给处于穷困中需要帮助的人。这就是穆斯林斋月的意义!【愿我们的心中都有一个斋月,与他们一起】

有信仰的人,都是有敬畏之心的人,是无处不在修行的人,是在为人为己为社会为历史创造美好的人。
-end-
       ~~~~~~~~~~~~~~~~~


昨天的《王开方:人生就是一场设计 by《时尚芭莎.艺术》》,有朋友说:“相对于文字的丰富,少了一些图趣。尤其对于我这样一个对王开方知之不多的人,更想一睹‘毁四观’的创意园的真容...” 好吧,承诺了今天补充的,花了许多时间查找资料精心编辑,希望能让大家对开方老师有较全面的了解。下面4张图是本人拍摄,片子不够专业欢迎后台指导,热烈欢迎...

图1-3是2013年9月末,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王开方的数字雕塑展“来自苍穹。”(文字来自网络)

图1,“金砖”系列,整合了全息扫描、3D 打印、数字雕刻、精密铸铜、贴金镀金等多种国内顶尖数字技术,并且他有意避免传统工艺中附加的个人情感,而是强调复制和再现自然与人工的创造。金砖系列的寓意,王开方这么说:“通过对金砖简单的感官欣赏,还原对自然和现实的表现和尊重,让人类重新感知金、感知人、感知爱,更深入的感知进化和造化,反思我们的文明创造和对众生灵应有的关爱。”

左一金砖为著名的“爱的声音”。摄影师珍妮迪安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北部的埃蒂海湾拍摄到了一只全身白色的座头鲸。被认为是全世界唯一一只白色座头鲸。王开方创作的这块《爱的声音》是根据座头鲸求爱声音转换的波谱,再将其转换成3D立体形态,让人们可以看得到、摸得着,让人们可以跨越感官、跨越时空去感知不同生命的那份相同的爱。



图2,K星球



图3,一平米风



图4,王开方工作室



以下图文来自中国美术馆、新浪、搜狐、网易,稍有编辑:

中国美术馆2013年9月20日讯 今天下午,中国美术馆迎来了首个当代数字雕塑展。由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主办的“来自苍穹——王开方数字雕塑展”在4号展厅与广大观众见面。王开方早年学习建筑,后来跨界成为设计师。本次展览展出了王开方近2年创作的《金砖》、《K星球》和《一平米风》等三个系列作品。与传统的雕塑展览不同,王开方的雕塑作品采用目前国际流行的3D打印技术制作而成,在运用现代技术的同时,作者还结合了逻辑学、数学、立体几何学等多门学科,来表达“万物互联”以及“天人合一”的东方宇宙观念。

“ 我要讲一种关于金的故事,它与地球的演绎和人类的进化相关。”



《金砖》系列表达了缔造人类文明基本细胞的“砖”在转向被赋予特殊梦想的“金砖”时,所承载的特殊梦想与情感。



《一平米风》系列是王开方最喜爱的作品,作者选择与自己身高相等的尺寸制作作品,表现了来自苍穹的风在一平米绸布上的瞬间停留,作者用3D打印技术将来自苍穹的一瞬间转化成永恒。中国美术馆收藏了其中之一。



《K星球》系列则表达了一个缩小的宇宙和一个放大的细胞;这个星球是社会万象的错综关联,是人情世故的繁杂纠结,艺术家通过《K星球》系列作品演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东方传统宇宙观。



何鸿燊家族邀请个展《光耀中华、福纳澳门——王开方金砖艺术展》





生肖金砖





芭莎男士年度人物《金砖》奖杯,2012





北京莱锦文化创意产业园《朱砂掌》,2011

此件作品是中国第一个通过3D打印技术创作而成的城市公共雕塑。“用双手创造,还是用双手毁灭。武功盖世,在双手中穿越时空。这是你的双手,你又在这双手之间。”

荣誉
王开方说:“神八的时候,作品《水晶蟑螂》被选为当代艺术的代表搭载上了太空,代表着地球生命对太空的问候。很多人问为什么选择蟑螂?人们歧视它,甚至要灭绝它。但蟑螂的生命力很顽强,有3.5亿年的历史,它有它生命的意义。我用一颗水晶暂时扭转了人们对蟑螂的印象,变成一个人见人爱的装饰物,这一刻引起观者对 “以人为本”这个当代文明的反思。这个设计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神九、神十,都有王开方作品搭载。工作室门口挂有“中国航天文创基地”的授权牌。


还有应邀给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做项目设计、创作展览......
......

......

......

......

......

......

太多了,有兴趣自己搜,或以后再说,对于一个心中无界的大师,可聊的实在太多了。
~晚安~
梧桐树原创 |欢迎分享转发 |
转载请注明来自“ID:phoenixtree1116”并附下方二维码
—— . ——. ——. ——. ——. ——.—— .—— .—— .—— .——


扫描或长按,识别关注,好咯~


    关注 梧桐树文化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