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应试|教育的本质:包容天才与疯子,让人有勇气托付一生的不悔

 

我们是否应该创造一种包容天才与疯子的教育制度?在这样的制度下,天赋与热爱并不冲突。...

imaginist view

重说高考 SPECIAL REPORT
//




即使从长远角度来看,谁还会觉得保持个性化的连续性的发展是更有利的呢?肤浅一点讲,抛开个人人格的发展不论,更高的学历或许意味更高的收入。但更高的收入就意味着更有价值更幸福的一生吗?太多人喜欢用自己的价值观绑架他人。他们重视应试,重视分数,重视的其实是分数背后的“功利”。
//
不知从何时起,“讲讲你自己”成了我最害怕的事。讲讲你自己——让你能投入其中而苦累不知的事情是什么?永远能给你成就感与满足感的异禀和天赋是什么?你对自己的未来期许的意义是什么?你的观念里你与社会、与自然、与历史、与世界是怎样一种关系?有些问题的答案是曾经清晰,越成长反而越模糊、越怀疑;有些问题久久萦绕在心,答案却从来无从明晰。

你让我“讲讲你自己吧”,抱歉,不是不够真诚,只是我可能只能回答你,以一阵尴尬的沉默,或言不达意的扯东扯西。

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的门楣刻着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尼采也说“我们无可避免跟自己保持陌生,我们不明白自己,我们搞不清楚自己,我们的永恒判词是:‘离每个人最远的,就是他自己。’──对于我们自己,我们不是‘知者’……”可见,我所害怕的“讲讲你自己”本来也就并不是一个可以轻轻松松敷衍过去的话题,这简直是一个真理。虽然天资愚钝、不开窍如我,无法从理论上讲出一整套道理来证明这个苏格拉底和尼采都已论证过的道理,但若以我的情况作为一个个案,却也可以很好地从经验的角度来证明,在一个极其肤浅的层面上,此理亦诚不欺也。

所以,那就从我个案的角度来说说,我是如何让这样一个随性宽泛的话题成了一个让自己语塞的大尴尬的吧。

“讲讲你自己”,虽然深刻的剖析与了解是困难的,但就兴趣爱好泛泛地谈一谈大多数人总是乐意的。我则不然。自问,有什么事情是我可以投入其中,自得其乐,藉以躲开生活的混乱和忧愁常至呢?大概从前是有的。后来自己消失罢了。

兴趣的突然迷失,除了上面讲到的总想显得比别人强一点的个性里之固然丑陋面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一个好强的人不幸碰到了应试教育体制。中学时期,也偶有听人抨击应试教育体制,但大概是因为我听到的抨击都是只及皮毛未中肯綮的,抑或是彼时彼处,经验尚浅不能共鸣。总之,当时也不以为然。但实际上,现在回头想想,自身的经历告诉我,应试教育的缺陷还是存在的。

其实,说来算幸运,我就读的中学氛围是自由而宽松的。虽尚不能引导学生发展各种兴趣,但也不至于为了分数压榨青春。总体来说,宽松的管理给“不老实”的学生留足了“旁逸斜出”的空间。我个人争强好胜又不够自信的个性则是极其不幸的,而这不幸刚好将这难能可贵的幸运全部抹杀——我会给自己创造紧张的学习环境,不给“横生的枝节”以任何成长的空间。争强好胜也不能说是不好的,能够对自己所真心实意追求的东西充满进取的动力,也常常因此而能收获自己心心念念的成就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啊。

但当一个争强好胜的人又恰好颇不自信时,不幸就发生了。一个不自信的人从来都是需要外界的肯定来让自己心安。自信的人走自己的路,哪怕因价值观的冲突而迎着两旁不屑的眼神,他也能发自内心地欣赏自己,心安理得。

而不自信的人,如果没有别人的赞美,就会终日惴惴惶惶,无法接纳这个“不优秀”的自己。所以一个不自信的争强好胜者,他所拼命争取的,他为之兀兀的,常常不是自己真心实意追求的,而是别人看来“好”的、“善”的。由于学校是用分数来决定孰优孰劣的,所以,我会自己给自己修枝剪叶,自愿为了更高的分数做出牺牲与舍弃。也正是在高中后两年,我拒绝了很多发现自己的机会,戒掉了读诗的习惯,以至于现在也不一定非要挤出时间来做这些“没用”的东西。

然而,这是个性所决定的,如果让我再来一次,我还是会走同样的路,跳同样的坑,尝同样的苦头,做同样的牺牲——我会把自己的喜好放在一边,去考一个好的大学。然而,我希望四年后,能够有勇气逃开别人眼中完美的归宿,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但首先,我必须要知道自己究竟喜欢什么。

那一张有着无趣标准答案的试卷如同一根狭窄的管道,要求形态各异的个体断肢折翼以求通过。从管道的另一端钻出来的每一个人都已是面目重塑——一般宽,一般长,你像我,我像你,其实都是那根管道的形状。然而唯升学率是论的社会风向中,某学校想发展素质教育,岂可得乎?每个人都要踩着同伴上大学的招生制度下,一个学生想培养个人兴趣,岂可得乎?

所以,应试教育或许并不是与招生制度相伴而生的,而是与某种社会观念休戚与共的——考一个高分数,上一个好大学比什么都重要。

我清楚地知道,唯有分数是量化、客观、公平的,以分数录取的高考制度,有其极大的优越性,我并不排斥大学以分数高低来录取学生的制度,我只是遗憾于为什么从个体到社会,大家的目光都是局限的呢——只看到考上好大学而看不到个人人生发展的全过程的连续性呢?大学四年只是人生漫漫中多微乎其微的一个小节,为什么要为了它而宁愿打乱所有的节奏,置大学后的人生幸福于不顾呢?很显然,个人不被外界因素打断的自由发展是要优于按照千篇一律的程序化的发展的。后者虽然进入好大学,但从大学后的发展来看,前者的结果应当优于后者的结果——他们知道自己想要的,最大程度地发挥了自己擅长的,所以有简直是为自己“量身打造”的岗位。难道是整个社会都失去了理性吗?

当然不,只是在当前很多情况下,大学之后人生的顺利或坎坷,更多不是与你的连续性发展和个性特长有关,而是与你是否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毕业于哪所大学有关。这并不是说用人单位的学历歧视,而是说,大学对于一个人的塑造与成长实在太重要了,不同大学的学生自身成长、发展的机会是不同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从长远角度来看,谁还会觉得保持个性化的连续性的发展是更有利的呢?肤浅一点讲,抛开个人人格的发展不论,更高的学历或许意味更高的收入。但更高的收入就意味着更有价值更幸福的一生吗?太多人喜欢用自己的价值观绑架他人。他们重视应试,重视分数,重视的其实是分数背后的“功利”。

他们鄙视因为发展自己的天赋兴趣而放弃高分,放弃名牌大学这一条宽敞明亮的“人赢”晋升道路的人;当然他们也不会放过追求功利之外的价值的“状元”。他们行为势利,爱评头论足。在他们看来,人生的幸福在于你爬得多高,赚了多少,而完全不明白,真正的幸福是与一个人真正的兴趣与天赋的实现密不可分的。这些人让多少勇敢做出牺牲,追求真正幸福的人承受巨大压力。

减少社会对于分数,对于应试的狂热。我们不妨作出努力,让高中毕业生也有足够的人格发展的机会,缩小不同大学发展机会之间的差距,小到可以用个性化连续性发展的优势抵消。让社会对于功利的追求从病态回归正常,多一点包容和理解。

我所期盼的,不仅是四年之后,当别人再次让我“讲讲你自己”时,我能幸福地说出我的坚持与执着,天赋与才能和愿意托付一生的不悔,更是不再有人会为“讲讲你自己”这样一个简单的话题而可悲地哑口无言。大家都能为“认识自己”而骄傲幸福。■
近期文章推荐
View & essay


吴建民难题|评论


王部长之问|评论


理想国评论|imaginist

不惧高墙,自有主张

微信号:lixiangguopinglun

投稿邮箱:liuyuqiliu@126.com


    关注 理想国评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