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霸清华北大退学复读看兴趣

 

北大、清华学霸退学复读,只为“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兴趣,真的那么重要吗?...



年年高考炒学霸,今年有两个学霸有点不一样:原清华大学精密仪器和技术专业2013级学生邹英杰、北京大学医学部2015级学生王琛琪,因为想重新选择一个自己喜欢、感兴趣的专业,神同步地选择了退学复读,并于今年重新考上北大。其实,和同样是北大学子的周浩相比,这两人还不算奇葩:2011年,就读于生命科学院的周浩,因为不喜欢纯粹的理论研究,竟从北大转学到一所职业技术学校——北京工业技师学院,从此投身于自己喜欢的数控领域。这三个他人眼中“天之骄子”,不同的抉择,同样的理由:兴趣!那么,兴趣真的那么重要吗?它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说到这,先普及点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米哈伊花了30多年的时间研究这样一个问题:快乐从何而来?经过大量的研究,他发现——和我们想像得有点不一样——无所事事或单纯的享乐游玩并不能给人们带来真正的快乐和满足。相反,当人们专心致志地从事某种活动、完全沉浸其中,甚至达到物我两忘的状态时,才是最愉快和满足的时候。米哈伊将这种状态称之为“flow”(意及“流动”,可译为“心流”)在这种状态下,人们无需考虑做这件事情的回报,也不必担心自己的表现如何,而是整个人都忘情地投入其中,就好像被一股潮流推动着一样,一切都自然而平稳地发生着。而人们的幸福、愉悦、满足感正来源于此。

FLOW——心流
也许,这就是兴趣的意义。在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时,我们是快乐和满足的,这种快乐和满足就足以成为我们成功的动力:我们将燃起更多的激情,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取得成就,也就是顺其自然的事情了。被称做“股神”的巴菲特在谈到自己的成就时说到:“我和你没有什么差别。如果你一定要找一个差别,那可能就是我每天有机会做我最爱的工作。如果你要我给你忠告,这是我能给你的最好的忠告了。”大量的研究表明,兴趣和工作满意度、职业稳定性和职业成就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关联。正如周浩在提到自己转学的理由时说:“如果一辈子做自己不喜欢的事,一生就毁了”,而“每个人在自己感兴趣的岗位工作都会很强大”。
周浩参加全国数控技能大赛 


这三位学生的决定都不是一时冲动,他们也尝试过适应和接受,也经历了慎重的思考、痛苦的抉择,但最终还是听从了自己内心的召唤。虽然走了弯路,浪费了时间和金钱,但最终能找到自己感兴趣、最适合自己的专业领域,也算是幸运吧!对于即将走入大学的学生,你如果能比他们更幸运一点,是什么?北大吗?你想多了!还是找个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比较靠谱!

经过专业的心理测评和当面访谈,我们能帮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自己的兴趣方向。不过,别忘了,每一个没主意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强大的父母!所以,我还是想在这里劝劝亲爱的粑粑麻麻,在报志愿这件事上,还是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吧!毕竟,承担选择结果的是孩子自己:大学生活要他亲自去过、专业课要他亲自去读、考试要他亲自去考。你又不能代替他过未来的生活,为什么要代替他选择呢?他们需要自己做出选择,并自行承担选择的责任。如果他们能够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内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迸发出无限的热情和可能,不就可以创造他们最好的生活吗?

PS:周浩,是典型的R型(实用型),而不是I型(研究型)!

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更多关于高考志愿文章。


    关注 满洲里心起点心理工作室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