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附中:最像大学的中学

 

有人说北大附中经过改革之后,不像是一个中学,更像大学。北大附小校长王铮回应说,“我们不一定像大学,但是我们一...

有人说北大附中经过改革之后,不像是一个中学,更像大学。北大附小校长王铮回应说,“我们不一定像大学,但是我们一定不要像小学,就是说它不能够不给学生空间,一定要打破更多的障碍和围墙,把空间让给学生。”

那么别人眼中的北大附中“大学”之学,到底是怎样一种状态?



在这里,上什么课程由学生自己选择。只要修够了国家规定的必修、选修课学分,就可以毕业。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是这里的常态。因为选课,学生的每个课程的同学可能是不一样的,学生可以认识更多的同学,结交更多的朋友。



科学课程的理论课和实验在同一间专业教室,如果学生有实力还可以申请不到课堂上来,如果超有实力,可以申请免修,通过将直接拿到课程学分。



学生辛迪说:“北大附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点就是因材施教。学校对所有科目都设立了难度大、思维深的荣誉/元培课程。像我报的化学荣誉课程上,化学老师通过大量实验与生动深入的讲析,让我们从一开始单纯为实验而兴奋,到学会严密地探究、探索科学”。

这里的英语课程是原汁原味的。高一、高二年级均不讲课本,而是以阅读当代英文原版畅销书为主,直接品尝原味英语。这门课分别设有基础、初、中、高等级别,学生需要根据自身水平和兴趣进行选择。一般9~10周阅读一本英文原版小说。



每周4节体育课,学生可以选择击剑、棒球、橄榄球……



当然,除了体育课,每天还有各个体育项目的俱乐部活动,足以保证每天运动1小时。



技术类课程强调设计、流程与实践,学生得学会自己锯断木头、做电路、喷模型,设计学校的纪念品、课桌椅,如果靠谱,学校将出资进行投产,让学生的想法兑现。



中午,饿了,除了食堂,这里有学生自主经营的咖啡屋,大家们在这交流、阅读、谈心;累了,这里还有学生自主设计和装修的书院活动室,大家在沙发上放松、弹弹吉他、唱唱歌……



如果午间,学生想自习,全天开放、舒适安静的图书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学生个人困惑方面,有专门的学业规划导师、心理辅导老师以及经验丰富的学长学姐,针对学生的困惑进行个性化解决。



午休过后,一个半小时的“分享时刻”是一场精神盛宴:在这里,跟学生聊天的对象可以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运冠军、经济学家、报社主编;在这里,学生的创业想法可以得到已经成为企业高管的北大附中校友的指导;在这里,学生和北大学者的会面,可以是在学术报告厅与他们进行思想的碰撞,也可以是在沙龙里喝着咖啡促膝谈天。





他们没有行政班,也没有班主任,学生日常生活以书院的形式进行自主管理,它是50~80个高一同学与同样多的高二同学组成的学生社区。全校一共7个书院,分别是格物书院、致知书院、诚意书院、正心书院、明德书院、至善书院、新民书院。7个书院、7彩的书院色、各异的传统和风格,形成了学校多元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生自己设计、装修书院活动室;自己制定使用规则,自主策划和组织书院活动和赛事。因此,公共事务和公众生活在这里同样成了学习的重要课题。



学生马奕欣说,“因为书院,我遇见了上一届与下一届的学生,年级间纵向的相处使我有了更多交流的机会;因为自治,我可以自行召开自治会例会、组织选举,与伙伴们合作讨论书院失误。这期间不乏挑战,但我依旧享受并投入这样的自主规划的体验。”

当然,在这里还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学校支持学生面向校内进行各种宣传及出版刊物,但需要学生自主管理、自筹经费、文责自负。各学生社团实行社团自治,各社团间自主成立社团联盟进行自我管理。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自己创建项目、招募团队,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道,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开启一段体验式的学习之旅。



晚上是自习时段,学生可以到图书馆自主学习……



除了到图书馆自习,学生还可以观看校内各个剧场上演的文艺演出。这里不仅有在校学生组织的活动,也经常会有社会专业演出团队的演出。



一天的劳累、兴奋也伴随着夜色的朦胧,渐渐褪去,归于校园的宁静。回4人一间的宿舍,有淋浴,有空调,有舍友,还有那夜晚低声的交谈,和安稳的睡梦。



乍一看,这哪里是高中生活,简直就是大学生活啊,如此宽松、自由、自主,令人神往。但现实是:高考仍然是对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最重要的评价指标。高考成绩一旦下降,再好的学校也要被家长骂,再好的改革也难以为继,北大附中难道不担心这一点吗?

对此,北大附中创建了学院制,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

学校为高三学子高效备考专门设立了四个学院,分别是行知学院(Xingzhi Academy)、元培学院(Yuanpei Academy)、博雅学院(Boya Academy)、道尔顿学院(Dalton Academy)。



原来各学院独立建设各自全部课程,各学院学生主要在本学院选课。自2014年9月起,学校打破了学院之间的各自独立,实施全校课程通选。新模式下,各学院分工配合,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实现高考梦想。

博雅学院开设阅读古今中外经典原著的课程。比如,2015~2016年第一学期,开设的课程就会带着学生研习《说文解字》、《诗经》、《庄子》、《瓦尔登湖》等经典。



行知学院开设国家课程中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四个领域的语文、外语、数学、历史、政治、地理、物理、化学、生物9个科目的标准学术课程。



元培学院强调深入学习、批判性思维及跨学科视野。强调课程的选择性与差异性。在理科开设难度更大的荣誉课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开设知识理论、综合科学实验等专属课程。



道尔顿学院开设中英文双语人文课程和中外比较课程,通过小班研讨性学习提升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跨学科思考,为计划申请国外大学的学生做好准备课程。



这样一来,在高一、高二时,学生能按照自己的兴趣安排学习计划,充分体验快乐成长。而到高三时则安下心来,有针对性地全力备考,实现了多元个性化发展与高考的完美结合,又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带着脚镣也能跳好舞”的生动案例。



综合:姚荣辉(蒲公英教育智库研究员)
↓↓↓ 点击"阅读原文" ,一键订阅!


    关注 新校长传媒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