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秉仁:文脉书乡育英才

 

土地给人的概念,一是宝贵,二是奉献。可走进这一块土地,有些异样,几乎多了点什么,是风水,是文化……,一时不知...






土地给人的概念,一是宝贵,二是奉献。可走进这一块土地,有些异样,几乎多了点什么,是风水,是文化……,一时不知所措。

这里山抱水环,沟壑深邃,草木茂密,古树茂竹,拱桥石道,清静中带着神秘,渗入心肺的有一种不同凡响的感觉。

小庙的墙壁中嵌着一方石碑,文曰:“文昌阁,历设书院,故称文昌书院,宋末建于村东凤凰山嘴,吾族十四世太祖原质公读书处,登洪武戊辰科探花,进太常寺少卿;与方孝孺先生外兄弟,两人钻研文学之所;后植乌椔三株,华盖其前,安闲、宁静、蔚然,读书之圣地也”。

文字不多,且道岀一个人物,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一甲三名进士及第,钦赐探花,授翰林院编修,累官至太常寺少卿,太常寺卿,赠中顺大夫的卢原质。

文昌书院,古为田洋卢的村塾,元代建。卢原质父亲卢产中,母亲方夫人(方孝孺的姑母),为全族子女读书发起建造的。书院成,卢原质入学,方孝孺由于姻亲之系,不时来此书院,表兄弟俩时常在此切磋学问。

村塾的第一任先生是茶院人葛诚夫先生,执教年余,就对卢原质父亲卢产中说:“诚夫不任为令子师矣”。族谱记:“卢生生而颖异,卓荦不群”。葛先生,觉得自己的知识不足教以卢原质,不能误人子弟,要卢原质父亲另请高明,另一方面自己极力推荐同乡好友王俊华来田洋卢执教,说我在田洋卢执教期间发现了一个神童,于物无一所好,唯爱好书籍,有过目不忘之聪慧。

王俊华,从小嗜书成癖,遍览历代名家典籍,元末隐居乡间,以执教为生;以其学渊品端,上门求教者络绎不绝,斋房人满为患,“屦满户外”。明初被县荐举,先后任湖南衡州府和浙江绍兴府教授,泰州训导,后升为右春坊右赞善,被朱元璋称为“江南书布袋”。

王俊华来塾执教,卢原质在王俊华的授教下,“誉日往往遽突,益奋励,精易学,博综经史,尤好观前代理乱兴衰之藉,遇政令得失,人物贤否,辄为击节扼腕。尝中夜诵贾生《治安策》,孔明《岀师表》,刘贲《贤良策》,声欲震穹壤也”。卢原质以其聪慧灵敏,弱冠补邑弟子员,成了秀才。王俊华兴奋之余写了一首《月夜望塾》的诗曰:“水横田洋东,山揽台岳云。书声震穹壤,桂宫□离群”。

卢原质入县学,时任宁海教授的是他的娘舅方克勤。方克勤的教学方法不同于传统的死记硬背,而是“据经陈义,曲畅旁通,几无毫发遗憾,闻者皆沦肌浃髓,薰为善良”。并用宁海先贤事迹,以其精神激励外甥。

其时的卢原质,以其刻苦勤奋,博览群书,贮备了丰富的知识,满腹经纶,踌躇满怀,准备迎接高一级的考试。

洪武四年(1370),明代第一届全国科举考试在南京开考。所取之士任用后,发现他们在应对和处理各种具体事务中矛盾百出,不符合朱元璋“招贤纳才的真实本意”。于是下旨,全国停止科考。

这一停历时十四年,这对卢原质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挫伤,原本沸腾的热血降到了冰点,但他不气馁,半耕半读,坚信知识不会过期。其间结朋会友,游览名山大川,走村穿巷,广泛涉猎,实践知识,用活知识,蓄贮知识,以致写文赋诗,信手拈来,岀口成章。

朱元璋终于在停止科考的十四年后下旨全国开科。洪武二十年(1387),卢原质会试科考,一次中举,成了举人。

次年(1388)的廷试,绝不轻松,因经过十几年全国人才的积累,可谓群雄并峙,卢原质凭着自己渊博的知识底蕴,如鱼得水,力挫群英,名跃全国前十。

据资料记载,廷试中朱元璋岀给卢原质的考题是《事鬼神之道》。岀此题他早有心谋,他认为自己为皇,皆因上天旨意,神鬼相助,祖宗有灵。可见对答此题的难度所在,稍有不慎,前功尽弃,将会名落孙山。 

卢原质根据他自己多年来对鬼神之事的理解,以其渊博的知识积累,广征博引,提出境由心造,佛自心中,对鬼神既要“至诚”,又要“远之”,敬而远之为事神鬼的要道。朱元璋听后尤觉新鲜,十分佩服,连连称奇说:“正合肤意也”。亲赐进士及第,擢置一甲三名,称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消息传来,举县欢腾,宁海终于岀了个进士及第的探花,成为了宁海功名之最。

方孝孺闻讯大喜,写了“闻卢原质表兄廷试中探花郎授编修而寄之”的庆贺诗,曰:

奉天殿上榜初开,共贺江南得秀才。

好是青萝居士说,近来文运属天台。

全诗字里行间所透露的情绪,真是心事才挂在心头,卢原质赴考,

兄弟朋友相送,前途未卜,日念夜想;突闻高中,喜从天降,满怀激动地道岀了“近来文运属天台”之深叹,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海角山隅之地的田洋卢,凤凰山麓文昌书院的读书人,以其远大的抱负,满腔的热情,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的真知灼见,一路过关斩将,摘取桂冠,其间所付出的艰辛和心血不言而喻。过去的一切,将成为轨迹,前程茫茫,一切又得从头开始。

卢原质衣锦还乡,来到他少年读书处的文昌书院,看到父母持建的书堂风采依旧,书声琅琅,故地重访,百感交集,想到自己求学之路的曲折艰辛,经风沐雨的历程,憾慨良多,。站在书院桥上,俯目东门潭十亩水面,碧波荡漾,当年母亲种下的荷花,嫩叶尖尖,微风徐来,映日泛光。学童蜂拥相围,欢声雀跃,眼前的一幕,愰如当初,真是“乡情吟不尽,往笔凤池头”。

留个纪念吧,于是他手植了三株苦槠树。苦槠苦志也,寓意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並对学子们说:“苦学之路,是阁中学子的必经之路”。没有苦,何为甜,世事艰难,洁身自好啊。

卢原质,一个岀身于农家的读书人,胸怀大志,读书报国,凭着自己的实力身居高位,为国为民,廉洁奉公,一身正气,坚守做官为人的人格底线。在明初叔侄争夺皇位的“靖难之役”中不做二臣,保节蒙难。一声“头可断,义不可绝”岀口,交给天地一付洁白如玉的身躯,终年五十二岁。死之日,黑气冲天,雷声大作,大雨倾盆。同时被杀有全家老小几十口人,鲜血溶进雨水流向秦淮河,天地流泪。

走进文昌书院的人们,此时步履沉重,脑海里、胸际中五味俱存。

回首文昌书院,几乎看到明万历年间的宁海县令曹学程,吊卢翰林的诗句:“读罢残碑日欲斜,哀哀庭树噪昏鸦。孤臣精魄杳何处,四海车书正一家。天命已知归汉鼎,人心空自泣秦蛇。不堪吊古寻遗迹,故里萧萧遍黍花”。斯人已去,官海沉浮,叹之又叹,于是触景生情,亲手撰写了卢氏文昌阁碑记,曰:“得台岳之灵脉,揽清溪之回澜,锁村东之凤凰,收西山之烟霞”。以展心境之激荡。

回首文昌阁,想到了那场明初的“靖难之役”,卢原质不屈蒙难,读书之人唯国是责,唯义是忠。于是临海龙顾山为他们建了八忠祠;杭州西湖边为他们建了褒忠祠;古都南京为他们建了表忠祠。他的英名《明史》有,《浙江通志》有,《台州府志》有,《宁海县志》有,族谱有。历代官员文人墨客凭吊卢原质的诗文,歌忠崇义,多有诗文勒石立碑于桑洲驿,成了祭吊先贤的诗碑廊,成了一道人文景观。可惜时过境迁,不知消失在何方。

故里的人们为了纪念这“宁以孤亢见黜,不忍厉民以媚人”的先祖,在祸及三族四散建村的地方磊起了他的纪念墓,据传有三十六穴之多,每当清明时节,在不同的地方相同的时节,在青山绿水的山谷中升起缕缕青烟,把自己对先祖的思念寄托在山重水复间,莽莽苍苍的大地上。

当地政府为了纪念这位满身儒气,一代文魁,高风亮节的读书人;为了纪念这位心系民众,廉洁奉公的官员;以道教所认定的文昌帝君生日二月初三为据,定期三天,从农历二月初二始到二月初四止,每年在卢氏文昌阁举行“文会”。

文昌帝君,是玉皇大帝令其掌管文昌星神之府并主管人间禄藉之官。凡世间之乡举里选,大比制科,服色禄秩,封赠奏予,乃至二府进退等等,都归文昌帝君管理。旧时学子想高中状元三甲,都会到文昌帝君前祈祷许愿,官府和文人学士都要到供奉文昌帝君的庙宇奉祀。

乃至今日,高考期间四面八方的家长带着子女到卢氏文昌阁烧香磕头,拜祭文昌帝君,感受探花的灵气文运,愿就名成的此类故事流传甚多甚广。

旧时这里的文会,府属各县,特别是县属的乡里村坊,有关官员、文人学士、乡贤墨客都会云集在卢氏文昌阁里,场面隆重庄严,人山人海。活动内容大略为:初二日,举行祭拜仪式。初三日,举行赛诗比文。初四日,颁奖点魁。是夜在东门潭放荷花灯,十亩水面,繁灯闪烁,许下心愿,感受灵气,亨通文运。期间还有弄拳、舞狮、打龙灯、做戏文等文体活动。

卢氏文昌阁,文脉所在,灵气长存,这里以其原始的自然山水,特有的文脉气场,浓厚的人文底蕴,先贤的遗迹踪影,园中庙内的一草一木,山间水上的小径石桥,既可让你抬头仰望,亦可让你低头思索。文脉之地,云山秀水孕灵气,文脉书乡肓英才。

——END——
作者:卢秉仁,宁海县徐霞客研究会会员。

摄影:周明礼,宁海县徐霞客研究会理事。

编辑:野客。



你想参加我们的活动吗?请点击下面蓝字阅读原文,加入我们宁海徐霞客旅游俱乐部,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关注 宁海之旅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卢原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