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无锡杨家遗址植物遗存分析

 

六千年前,太湖流域气候暖湿、环境适宜,杨家(江苏无锡)马家浜文化晚期聚落(稻作农业)得以迅速发展。...



中国科学院大学考古学与人类学系蒋洪恩研究团队近年一直关注考古遗址的植被景观和古环境的有效恢复与构建,目前取得阶段性认识。2013年4月,江苏无锡杨家遗址的考古试掘为本研究提供了客观详实的材料。2016年5月10日,该项研究的中、英文论文——江苏无锡杨家遗址植物遗存分析(Analysis of plant remains at the Neolithic Yangjia site, Wuxi city,Jiangsu province (East China))分别被《中国科学:地球科学》的中文版和英文版(SCIENCECHINA Earth Sciences)接受发表。

近年来,一些较为系统的专题植物考古研究工作得以开展,极大地提升了我们对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史前生业形态发展演变情况的认识。然而,太湖流域北部史前遗址缺乏较为系统的植物考古工作,不利于对区域植物资源历时性和共时性的整体认识,也有碍于区域植被景观的构建和较大范畴环境背景下的考量。因此,针对太湖流域北部的研究工作可弥补区域植物考古工作的缺环,进一步完善太湖流域的植被景观和稻作农业体系构建。通过梳理太湖流域北部已发掘或发现的史前考古遗址,我们选择了紧邻太湖北岸的无锡杨家遗址开展植被和环境分析,而且便于同其南侧的古胥湖钻孔自然沉积进行后续比较研究。

文章指出,通过考古调查和初步试掘,江苏无锡杨家遗址是太湖流域北部的一处以马家浜文化晚期(6270-5920 cal. BP)堆积为主体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为了解太湖北部史前遗址的植被景观、环境特征及稻作农业情况,我们在杨家遗址开展了较为系统的植物考古工作。炭化水稻的百分含量、出土概率和标准密度等指标在所有出土的种子类植物遗存中均为最高。除此之外,杨家遗址还出土了小二仙草科、莎草科、苔草属、酢浆草等多种湿地杂草。

孢粉和植硅体分析结果表明,马家浜文化晚期杨家遗址及其附近的环境景观为:以栎属和栲属为代表的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趋于减少,以禾本科为代表的陆生草本植物发育,水域面积扩大、水体活动加强,气候总体温暖湿润,呈现适宜稻作农业发展的湿地景观。大植物遗存、孢粉和植硅体等多种记录表明,杨家遗址被利用以前其所在区域即有野生稻分布;马家浜文化晚期,稻作农业得到迅速发展。

本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子课题“长江三角洲-陆架地区稻作农业起源与传播”(XDA05130501)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

图1.杨家遗址T1出土陶片
A.罐口沿(T1-④-1);B-D.釜鋬手(T1-④-2, T1-⑪-5, T1-⑦-1);E.盆口沿(T1-⑨-1);F.鼎足(T1-⑪-6).比例尺:A-E, 4cm; F, 2cm.
 
图2. 杨家遗址T1南壁柱状采样剖面


    关注 科技考古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