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恒久远一睹沁芳心

 

神人兽驾到快快来接驾!...



这是一则好长好长的微信,请做好心理准备,但是,请不要放弃我……

话说,20世纪70年代,有个农民拿着几块玉器来到文物市场,打算卖个好价钱,结果被警察抓了。
经过分析,连考古专家都惊呆了,因为他们判断这应该是5000多年前的玉器。经过询问,得知是农民在浙江余杭良渚镇反山无意中捡到的。然而,考古学家一直都没有机会对那个地方进行挖掘,直到1986年,一个工厂要征用反山的土地来扩建厂房,考古人员兴奋不已,知道挖掘的机会来了。5月8日,考古人员进入反山,可是经过20多天的挖掘,他们只挖出个别已经被盗的汉墓。

什么?挖到汉墓都不高兴?
良渚文化考古发现大事记
1936年

西湖博物馆施昕更在良渚进行考古发掘,发现大批黑陶和石器。

1950年代

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展开考古发掘,逐步发现杭州湾地区以良渚遗址为代表的远古文化具有独特的内涵和明确的个性。

1959年

考古学家夏鼐正式提出“良渚文化”的命名。

1973年

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良渚文化墓葬中,第一次出土玉琮、玉璧等玉礼器。

1986年

第一次在反山遗址发现了良渚文化的高等级墓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精美玉器。

1987年

在瑶山遗址发现了良渚贵族墓地,并第一次发现了良渚文化的祭坛。

1991年

发现了与瑶山类似的汇观山良渚祭坛和墓地,使良渚祭坛的功能和性质得到进一步认识。

1992年

在莫角山发现良渚文化时期人工夯筑的巨型宫殿基址。

2006-2007年

发现并确认以莫角山为中心的良渚古城,总面积达300多万平方米,是长江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城址。

2008年至今

发现良渚古城外围的美人地、里山、茅山、余杭玉架山遗址并进行发掘,对彭公岗公岭等良渚水坝遗址进行调查,大大丰富了对良渚文化社会组织结构、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遗址分布的认识。
所以说,在这之前,考古学家已经挖掘出新石器时代的器物,但主要是黑陶和石器,玉琮、玉璧也有,但是数量很少。所以考古学家对于挖出汉墓表示很淡定……

直到挖掘的第22天,也就是1986年5月30日下午,反山遗址发掘领队王明达在挖掘中发现了土里有许多白色小颗粒,但是天黑了下来,大雨即将来临……

当时他的心情是这样滴……哈哈哈哈,告诉你什么叫真正的暗爽。
第三天雨停了,挖掘继续,突然听到坑下的作业人员大喊一声,发现了一个温润光泽的器物——玉琮。
虽然以前也有挖掘出玉琮,但是没有这么大,这么精美。
等你一万年~爱你经得起考验~

紧接着,一大批玉器被挖掘出来。仅仅反山12号墓就发掘出700多件玉器。
700多件玉器从头到脚围绕着墓地主人,摆放讲究,似乎表达着某种信仰和理念。

随后20多年来,考古学家陆续在瑶山遗址、莫角山发现良渚古城外围的美人地、里山、茅山、余杭玉架山遗址并进行发掘,对彭公岗公岭等良渚水坝遗址进行调查,大大丰富了对良渚文化社会组织结构、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遗址分布的认识。
良渚挖掘出来的玉器形制有60多种,有作为饰物装戴在身上的,从左到右依次是:玉镯、玉串、玉带钩。
也有三叉形器、锥形器、柱形器等等。
而最有代表性的要数钺、琮、壁。




玉钺

钺最初作为一种生活工具,战争时期作为武器,而到了良渚时期则变成了一种高贵的玉礼器。墓葬里的主人手举钺,高于头,如威严统帅,拥有无上权力。




玉琮:良渚文化的典型代表

对于玉琮有多种说法:男阳玉阴的生殖崇拜、天圆地方的宇宙认知以及图腾崇拜。




玉壁:良渚出土数量最多





神人兽面纹



良渚出土的玉器上,大多数繁简不一地出现了神人兽面纹。其上部是神人,下部是猛兽,两眼圆睁,獠牙外露,双脚弯曲。这是什么神呢?是骑着神兽往返于天地的巫师?是像埃及狮身人面的神?我们不得而知,各位你们觉得呢?

然而,距今4300年前后,良渚文化在经历千余年的延续之后突然消亡,留下了许多未解之谜。

为了向大家揭开良渚古国的神秘面纱,东莞展览馆、良渚博物院特别策划推出了《古玉遗韵 ----良渚文明展》,展期自5月14日到7月3日,欢迎前来观看!


    关注 东莞展览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