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关于气的随笔

 

这个是一篇随笔,借中医入手而已,与保健无关,更像哲学文,有兴趣可以看看,别当真。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技能,需要练习,不是神话,请记得这句话~...



一、

最近我的气很杂乱,这个在看病上可以表现出来。

第一,我的情绪容易被患者的情绪带动,第二,我总觉得最近的方子开得糙,虽然仔细想想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但是就是觉得没有灵气,反而躁动不宁。

当医生其实是不能被患者所带动的。看病实际上跟打架一样,拼的是气。

患者的气很乱,颠三倒四的,

医生的气得要足够冷静、稳重、自持、独立守神。

患者的病气、人气以及混乱的心气儿在那里变幻、张牙舞抓,医生冷冷地看着,

“啪”一下点到要害,患者委顿,宛若虚脱,不再躁动,这便是向愈的第一步。

然后就是慢慢重生。

但是重生的第一步,是看起来很虚弱的。

二、

中医说把脉,实际上摸的就是气。

整个生命的节律。

整个生命的感觉。

中医把脉,讲究位、息、形、势,但关键的一个点被人忽略:

“动静”。

“脉静”“脉动数”。

脉来安静,说明他气定神闲;脉躁动不宁,这叫逝者如斯夫。

昨天一个治了一个来月的患者,脉又出现了躁动,

她本人也各种烦躁不宁,纠结迷惘。

当下我忽然明白了,什么叫女人是烦恼众。

我没收住,被她带进去了。这一两天,我都觉得我的气挺杂乱的。

所以“感同身受”并不是很适合用在医患关系上。

医生是拿来治病的,他跟你感受到一样的痛苦的时候,也许他也不能冷静地给你处理问题了。

你还是让他在那里,冷眼旁观,

“啪”一下,忽然出手,打中要害,

你委顿在地,但平静,

重获新生。

我经常能让患者信任我,但不是每次都能让患者安静。

三、

前辈徐文兵老师说过,

这个患者一进来我就知道他的病我能不能治。

这句话我现在的理解是,不是这个病我能不能治得了,

而是我能不能降住你的气。

四、

最近还有一个导致我的气很杂乱的原因,就是我看完了徐浩峰的新书《国术馆》。

一如过去,震撼身心。

好的文章如果使剑,有剑气。

我被剑气所伤,这是我每次看完他的书的感觉。

第二感觉都是,我应该发一场烧。

因为它鼓动了我的气,我的气涌动周天,我应该发一场烧,让它通达玄府。或者吐血,如果可以,我一定能吐出积滞在犄角旮旯里的瘀血,然后气血和畅。又或者我应该去打坐,一定会有一股热气从命门升起,直接冲过玉枕关,周身温和舒畅。

很可惜每次都没有出现任何一种情况。估计是我的气太弱了。

五、

气其实是远古的表达方式。

简单、直接、纯粹。

只是后来我们忽然不记得这种表达方式了。

天地万物都有气,在那个得一的年代,我们可以跟草地拥吻、跟天空散步、跟石头感应、跟树林缠绵。

那时候我们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现在需要参悟一声的经典妙论;每一个动作都是一个绝世武功;随随便便的一个触碰都是完美的治愈。

气是天地万物共用的表达方式,

所以它很直接,沟通没有障碍。

徐浩峰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的小说了,主角的武功修炼,或者其他技能的修炼,毫无过程可言。他看一眼脊椎骨,或者触摸一块肌肉,或者感受到气,甚至跟完美的女人睡一觉,都能功力大增。

《国术馆》的主角就是忽然学会了针灸,他之前学拳学剑,忽然领悟了,针灸的关键跟剑术一样,在于那凌空一点。

于是大成。

想起我的进针手法,针柄一定不会是直的,一定会感觉力量有个旋转,这是我从太极拳的缠丝劲里悟出来的手法,在一个在长江闲游的假期里。

有个朋友是大学物理学教授,研究了一辈子“统一场理论”,业余玩针灸,

他的针灸是从风水上领悟出来的。

据他说,有天在爬山,从山顶上看下去,突然福随心至,觉得风水就是在理气,建一个场,让能量按着要求流动。

于是针灸和理论物理都豁然开朗,

从此针灸取穴别具一格,“我能让你指定的点酸胀,胀得又酸又爽”。

他跟自然直接沟通了,自然也跟生命无障碍了。

生命在他眼里,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

六、

天下万物都有气,但“得一”是得气的关键。

天得一以清。

这个时候人的神是宁静的。

这个时候,他的眼神应该是呆滞的。

因为他沉浸其中,沉浸在一里。

“两眼放光”不是一个人沉静的表现,这是兴奋,他兴奋于其表面。

沉浸在一里,如同进入深深的海底,看不到一点波澜的,他的眼神十分呆滞,

“呆若木鸡”。

《内经》里记载了这个上古智慧,叫做“精神内守”。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不老神仙的秘诀就在这四个字里。其实还有四个字,叫“持满有道”。

七、

气是来自远古的力量。洪荒之力。

洪荒之力有两个特点,第一很久远很原始,第二因为很久远很原始,所以很强很大很不可控。

这就像拿一只装满水的杯子。

半杯水的杯子好拿,不容易洒出来。

但是装满水的杯子,一不小心就洒出来了——而且,我们总会去想洒它。

好好拿着不让水洒出来,就叫持满有道。

能做到这个,他就把握了气的节律,

天地的节律,

生命的节律,

万物的节律。

我们的祖先发现,先天的本能越来越不灵敏,越来越没有感受力,

不再能把握这个洪荒之力,

所以只能把自己把握的技巧记下来,

一个人一个人地记下来、传下去,

于是我们形成了技巧,

形成了风俗,

形成了知识,

形成了表现形式。

生命就是一个厚到薄的过程,

从气到技的过程,

年轻人不知道怎么面对旺盛的生命力,

老了开始学会保养了,

然而,再怎么保养,也只是残存了。

文明也是。

到最后我们连技巧也不能全部掌握,

我们只能掌握一项技巧,希望能沉浸于其中。

我们不看书了,

我们看公众号。

我们不看文字了,

我们读图。

这也是得一,

的尾巴。

八、

学界趋于追求上古的东西,

秦晋的针灸,

汉唐的方子,

上古的经文。

这何尝不是一种技巧上的追求?

我读叶天士的医案时反倒有一种感觉,

他的处方,至精至巧,

“丝丝入扣”。

仿佛生命有个缺口,他随手补上。

仿佛他独坐在生命的河流里。

仿佛他独坐在气里,

感受万物,

随手修补。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信手拈来三两药,一笑而去千万病。

真正的溯本,是恢复感知。

真正的得气,也许是这八个字:

“茫然四顾,闲庭信步”。

(长按识别底下二维码可以关注)


    关注 吕方舟中医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