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临消失的技艺—澄城蔺家岭簸箕

 

有三种物品被称作簸箕,分别是铲状器具,用以收运垃圾;用藤条或去皮的柳条,竹篾编成的大撮子,扬米去糠的...



有三种物品被称作簸箕,分别是铲状器具,用以收运垃圾;用藤条或去皮的柳条,竹篾编成的大撮子,扬米去糠的器具;最后是指簸箕形的指纹。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位于我县冯原镇蔺家岭村的一种用柳条编制的大簸箕。

距离冯原镇2公里左右的蔺家岭村,我们如约来到编制艺人蔺忙定老先生的家,蔺老今年65岁,自幼受家庭熏陶,对柳编产生了兴趣,成为村里最敬业的传承人。

以前这个村子从祖辈开始全村都在编簸箕,生意红火,远近闻名。前多年一年可以卖五、六百簸箕,临潼、宜川、渭南、韩城的商人早早就来预定,那时除了编簸箕,还加工安全帽,锉斗,笸篮等。如今仅剩下几户本家在编,一年最多卖二百多个簸箕,主要销售在本县和白水。

农家人离不开簸箕,他最近去白水仓颉庙赶庙会,顺带了10个簸箕,转眼就卖光了,每年的冯原古会也能卖几十个,可惜县城的古会没有了往昔的繁荣,古会也不像古会了,他的簸箕也失去了市场。不是农民不需要簸箕,而是找不到一个适合的市场销售,说到这里,老人轻轻的叹息了一声。




聊及簸箕,老人满怀感情, 这是他一辈子的挚爱。做簸箕需要阴湿、避阳光、不见风的环境。农家一般都在地下打地窑,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地窨(音yin)子,他分土窨子和砖窨子,因为土窨子的不安全性,他家就做了砖窨子,有如我们在电影电视上看到的地道,阶梯由几根间距大约70公分粗壮的木头组成,上下比较艰难。只是这个是单独的一个地道,也有人称簸箕窑,还被戏称为冬暖夏凉、湿润恒温的“神仙洞”。不用时,用木板和塑料纸覆盖,周边墙面都长满了绿苔藓,阳光照在上面,另是一番景致。他说别看不到九平米的地方,最多时容纳过四五个人在里面忙活。









做簸箕的主要材料是柳条和柳板,一个编底和帮,一个做簸箕舌头,以前都是骑车去几百里开外的洛川进货,半天还找不到主,如今网络通讯发达了,让孩子一次网购很多够几年用。编制用的麻绳也是马虎不得,麻绳的粗细要适度,一律要用上品麻捻绳,否则会影响簸箕的使用寿命。据说是用上好的外轮胎专用绳,结实耐磨防水。




做簸箕用的工具主要有铁镰、方锥、槽锥、钩针、捋篾刀。铁镰用以刮簸箕舌头,要刮得平整、薄厚适中。方锥,用于在簸箕舌头上钻眼。槽锥,用来缠簸箕沿子。钩针,在簸箕舌头上用来钩绳子;用针是循环往复、错落有致、一气呵成的一整套动作,针脚密疏、缀条粗细平整都是在瞬间完成的。捋篾刀,刮缠沿子的篾子。编织簸箕时,先将条子装在簸箕尺上,编结一片,叫做结掌子。然后将掌子弓起结角子。结角子和做茬子以及捋篾子、缠沿子,最耗时间,技术含量也最高。做的簸箕是否美观大方、实惠耐用,关键在这些工序上,所以编织簸箕者一圪蹴就是半天。有时为了结好角子或做好茬子,连吃饭、上厕所都顾不上。只有这样,才能编成一张成品簸箕


















完成一个簸箕需要四斤柳条大约80根,一般要先天浸泡,浇水三次,使其有柔软性和韧性。编制一个簸箕大约需要四个多小时,他们夫妇分工合作,簸箕的基本形状也就是簸箕底由蔺师傅完成,簸箕的帮由夫人完成。特别是在编结簸箕帮时,柳皮和定型的弦在老夫人灵活快速的“弹奏”下,演绎出的一曲美妙的古筝乐曲,在地窨子里不时回荡,很是醉人。








随着年龄增大,他们把编簸箕作为一种消遣,一天编制两个,基本前半天就完成,后半天看看电视,聊聊天,也落个逍遥自在。

簸箕现如今在繁华的城市几乎可以说是没有了,只在一些农村地区还是可以见到的,一般都是一些老太太来使用它去除小麦或谷类中的杂物。如今更多的用来簸花椒。它的优点是窝深、掌平,不撒粮食和簸物。掌平利于播出杂物,不留残渣,好使换。

簸箕是农家独一无二的好帮手,是家庭生活的必备之物,一张簸箕用得爱惜点可以用人老几辈子,最少也可用十几年。为了推广和传播,笔者特地要了蔺老的联系方式:0913-6933150,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人。

作者系陕西省民俗摄影协会会员


    关注 红姐视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