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境李平:与印有约

 

作为一名印人,我们除了对篆刻作品——也就是对印面予以足够关注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篆刻艺术的整体性。一枚完整的篆刻作品,还应该包括赏心悦目的印石,巧夺天工的印钮,意境深远的印文以及风格相符的边款...



惊喜多多 感谢点击↑↑↑↑关注艺境



李平

字逊俜,号原斋。湖北荆州人,现居广州。二○○三年结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二○○五年创办中国篆刻网。二○○五年九月以总分第一的成绩通过综合考核直接加入西泠印社。现为西泠印社社员、中国篆刻网总编辑、中国篆刻出版社总编辑、中国艺术家出版社艺术总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双栖印社社长、南方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中流印社副社长、湖北省书法院研究员、民建中央书画院广东分院副院长、民建广州画院副院长、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特聘教师。国家艺术基金青年篆刻人才培养对象。2015年7月广东电视台拍摄专题片《广东西泠人——李平》播出。

与印有约

——和篆刻有关的一些思考

文/李平      我和篆刻结缘二十余载,寒来暑往,孜孜矻矻,一日不曾离弃。其中滋味,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回想我的篆刻学习过程,首先得益于恩师袁寅章先生启蒙,后来又经过赵熊先生函授以及中国美术学院的系统学习,从而得以直登印学堂奥,一窥究竟。所以说,我是幸运的。作为一名幸运者,我愿意将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思考,与大家分享。




关于篆刻取法——

   关于篆刻取法,秦汉印是必修课目,这在篆刻界已基本达成共识。明清以降,聪明的篆刻先贤们在秦汉这座艺术高峰上,把无意识的艺术创造,进行了有意识的艺术再加工,对印章中篆和刻的因素进行了丰富、重塑和强化,总结梳理了一系列属于篆刻艺术的理论体系,促成了篆刻史上明清篆刻艺术高峰的形成。这两座篆刻艺术的高峰,为我们学习篆刻提供了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艺术源泉。篆刻实践中,我们应该根据不同作品的审美表现,选择符合自己性格和审美的作品作为取法对象。性格内敛的可以选择厚重整饬风格,性格外向的可以选择奔放直率风格,选择和自己审美比较贴合的风格予以取法,会取得上手易、见效快的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作者自信,坚定学习的决心和毅力。在学习篆刻的过程中,范印的美是固定不变的,但我们的审美会随着学习过程的不断深入而产生变化,甚至在不同时期和不同语境下,同样一方作品,也会产生不同的审美偏差。我们要在不断的产生偏差、消弥偏差这个循环过程中,捕捉暗含其中的篆刻语言和艺术信息,提升自己的审美眼光,从而达到心手相应,博采众长,取诸家之精华为我所用的目的。





关于“流行印风”——

         对于颇具争议的“流行印风”,我个人是持宽容态度的。现在的艺术交流方式与往日已不可同日而语。网络把彼此之间缩短为零距离,草根篆刻作者和著名篆刻家可以随时进行“面对面”交流,篆刻风格“风向标”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流行印风的发展和形成,这有点类似于流行歌曲——或许流行印风名称的由来源自于此。基于此,我觉得应该对流行印风怀有足够的包容和正确的评价。流行的未必是好的,但必定是容易引起大家产生共鸣的,符合大家共同的审美情趣和标准。艺术之美,犹如大浪淘沙,流行过程中,大家认为美的东西将会被不断强化,反之,大家认为丑的东西,会在流行的过程中予以自然淘汰,这是所有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篆刻艺术也不能例外,篆刻流派的雏形亦来源于此。比如明清印坛之所以流派纷呈,很大程度上也是印人之间或者师徒之间,艺术主张互受影响,从而固化为某种艺术风格,形成了明清时期篆刻艺术的空前繁荣。对于符合我们大多数人的审美习惯,应该本着遵循艺术发展规律的原则,允许不同人进行不同方式的探索。





我的篆刻创作理想——“挥洒”

     中国的传统艺术如绘画、书法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表达作者的心境,使读者能通过阅读作品感受到作者创作时的心路历程,甚至是作者的人生际遇、内心世界。因为技法的娴熟而在创作过程中心无旁骛,纵意所如,达到酣畅淋漓的状态。要达到这种境界,我认为只有一个词可以概括——挥洒!

    所谓“挥洒”,有两层意思。

        一是技法层面,即挥毫洒墨,运笔自如。“赋诗宾客间,挥洒动八垠。”这是杜甫《寄薛三郎中璩》诗中的句子,说的是薛三郎作诗时心无旁骛的洒脱忘我状态。元好问《龙门公墨竹风烟夕翠》诗中有句:“烟梢露叶卷秋山,挥洒纵横意自闲”,这里的“挥洒”说的也是画家画竹时的状态。艺术需要直抒胸臆,只有心手合一,忘情挥洒,才能创作出具有感染力的作品,“挥洒”是艺术的最高境界。具体到篆刻,我认为在创作时忘记冲刀切刀之分,忘记朱文白文之别,只是以刀当笔,或冲或切或批或削或凿或敲,表现心中想要表现的的线,进而营造或苍茫浑厚、或典雅静穆的印面效果。这就是挥洒。

   一是心灵层面,即把创作时的心境洒落在作品中。悲愤满纸的颜真卿书《祭侄文稿》,简寂空灵的八大山人所画独鸟、游鱼,闲适悠游的王羲之书《兰亭集序》以及耿直落寞的苏东坡书《寒食帖》等,都是很经典的例子。之所以如此,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作品表达了他们或书或画时的内心感受,通过笔墨在与后人对话。苏东坡在《书若逵所书经后》说:“如空中雨,是谁挥洒,自然萧散,无有疎密。”这个“挥洒”意即洒落、抛洒,是他们把情感遭遇洒落在他们的作品中,所以历经千年依然能与读者产生共鸣。

        篆刻与书法绘画同为视觉艺术,同样可以挥洒心境,传递情感。历史上直接的例子有赵之谦的因妻女早亡改号“悲庵”而刻“餐经养年”巨印,并于边款造佛像一躯“愿苦厄悉出,往生净土”;吴昌硕因思念季仙施夫人而为其梦中造像并刻于石等都是很好的例子。





关于作品的完整性——

         作为一名印人,我们除了对篆刻作品——也就是对印面予以足够关注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篆刻艺术的整体性。一枚完整的篆刻作品,还应该包括赏心悦目的印石,巧夺天工的印钮,意境深远的印文以及风格相符的边款,如果要求再苛刻一点的话,还应该包括专业的拓制或印刷。而印面或印蜕,只不过是衡量篆刻作者水平高低的一个直接方式而已。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谓的器,不止是创作用的工具,应该包括创作载体在内。比如同样一杯茶,用景德镇的精美瓷器和乡下土碗分别盛装,喝起来味道肯定是不同的。印石的选择也是如此,会直接关系一枚篆刻作品整体气质的高下,到过印学博物馆的朋友,都可以从前人留下的作品中得以明显感受。正如我们评价一个人的最初印象,往往不是评价他的穿着是否名牌和价值是否昂贵,关键是要朴素整洁,看起来赏心悦目。同样道理,篆刻用石不一定使用名贵石材,但一定要保持干净利索,哪怕是练习石,也要加以精细打磨,使其看起来朴素大方,这是对艺术的尊重,也是对观赏者和持有者的尊重。





         还有一个容易被大家忽略的问题,就是对篆刻材质的合理化应用,应该尽量避免一些人为因素而对印石的影响和破坏。尝见很多不错的篆刻作品,从印谱欣赏角色来讲,都是一流作品,无可挑剔。实际上,这些看似完美的篆刻作品,是建立在对原石形态进行修改和破坏的基础之上的,有的在方形印面上刻圆形、甚至半通印,而为之牺牲的,就是为了适应印面艺术效果,对方形印石进行大幅度手术,把原来完整的方形印面挖切的面目全非,给人以暴殄天物之感,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对作品的收藏价值产生影响。

         印钮的选择也往往被篆刻家们忽视,在某种程度上,印钮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门类蓬勃发展,一枚精美的篆刻作品能够配以技巧高超的印钮,可谓珠联璧合,殊为难得。尝见石开先生与其胞弟千闻先生强强联手,兄刻印弟制钮,钮印双绝,赏心悦目,堪为印坛佳话。反之,如果一枚篆刻水准相当高的印石之上,雕钮粗劣不堪,会给人以佛头着粪、狗尾续貂,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感觉。所以,在印钮的选择上,应该保持宁缺勿滥的原则。至于印文的选择和边款风格,已在篆刻创作中的研究范围,不再赘述。





关于作品的传播——

         艺术种类的发展状况如何,取决于它的群众基础和传播方式。多年前我南下广州学艺时,求师无门,非常的仿偟和无助,尝取字逊俜作为纪念(俜者,孤单无助也),可以想见我当时心境的孤独。而当时赖以进行艺术交流的方式,只不过几份书法专业报刊,印人之间互通有无只能依凭信件,交流起来相当不便。基于这样的经历,为了让更多喜欢篆刻的朋友有一个交流阵地,2005年,我在好友的帮助之下成立了以“弘扬印学传统,关注印坛创新,发掘印学资源,服务当代印人”为宗旨的中国篆刻网,一去十年,作为中国篆刻网的“总服务生”,我和志同道合的网友们,在这个阵地上一起见证了中国篆刻艺术的成长和发展。中国篆刻网一度成为在印坛具有权威性、代表性的专业艺术网站。近几年新晋的西泠社员,几乎都是中国篆刻网网友,还有一部分已然成为各地篆刻的中坚力量,我们一起为篆刻艺术的发展默默奉献着。我当初学习篆刻过程中的孤寂和无助,希望以后再也不会出现了。

         随着手机功能的进一步强大,艺术论坛终要面临调整和改变的现实,但如何无论,篆刻交流的方式始终会朝着健康、便捷的方式前行。希望篆刻艺术的再一座高峰,能够在21世纪信息爆炸时代,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尽快矗立起来。

































    关注 艺境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