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养生真谛

 

乙未年【羊年】己丑月丁亥日十一月廿七,今日小寒。小寒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俗话说:“小寒大寒,准...



乙未年【羊年】己丑月丁亥日十一月廿七,今日小寒。

小寒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俗话说:“小寒大寒,准备过年”,一年转眼又到了年底,这意味着春天也不远了。但是,现在却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也正是一年中阴阳转换的时候。正如中医所言“阳极则阴,阴极则阳”,冷到了极点,春天也就该来了。

民谚道:“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开裂。”这句话,你看出其中养生的道理了吗?现在我们就来解读一下这句谚语中的智慧吧。

1.小寒、大寒为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尤其是小寒。寒冷季节当下雪,如果没下说明气候不寒反温;

2.当下不下,说明气候干燥,大地没有得到雪水的滋润。结果就会导致来年暑季最炎热时出现土地干裂。

从人体的生理环境来看,也有同样的问题存在。如果在小寒大寒时节,当寒反温,或得不到足够的滋润,来年暑季也会出现心火旺盛而引起的失眠、出血、疮疡等症,或者也会出现津液亏少的阴虚火旺证。

小寒养生





鉴于以上问题,在小寒节气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方面:

《黄帝内经》有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尤其是北方的冬季,外界寒冷异常,气候干燥。这时候人体阳气闭藏于里,身体与外界一样是一年中阴气最盛的时候,阳气的闭藏是为身体“休养生息”。阳藏于内,阴若不足则闭藏于里的阳气得不到制衡,使得阳气闭藏失利而出现相火浮越等问题,症状上可有头面部五官的上火、出血,发烧等情况出现。来年暑季阳气最盛时,也会因为本就阴气不足的身体火热太盛而出现发热、出血、干燥等问题。因此为防患于未然,我们应该注意养阴。但养阴,并不单纯等于吃滋补的、阴柔的补品。

冬天寒冷,我们理当穿厚衣服,并保证室内温暖,以防寒邪伤人。但万事过则害,适则益。冬季阳气之所以能闭藏,是因为外界的寒冷。所以,如果穿的太暖,室内温度过高,也会不利于阳气闭藏。不汗出,阳气闭藏于内,则阴不为其所伤,也是养阴。因此,室内温度宜在18-22°C,不宜过高。穿衣则以无论室内、室外身体不觉燥热,无汗出为宜。

适当增酸减咸

冬季日常饮食中,我们应该适当增加酸味,减少咸味食物的摄入量。酸味具有收敛之性,可帮助阳气的收敛闭藏。冬季寒气太盛,气血运行缓慢。如饮食再过咸则会令血脉凝泣,易诱发心梗、脑梗等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对于食酸,以食酸梅为最佳。无病保健的人,可取乌梅6克、山萸肉6克、五味子3克、冰糖适量,煎水代茶饮。可养阴收敛,帮助身体固藏精气。但对于有慢性病或急性病在身的人来说,则需要当面咨询专业中医师后再决定是否可以使用,以免造成疾病加重

《黄帝内经》中讲道:“冬三月……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冬季应该早睡晚起,晚上最晚10点就应该入睡了,而起床也应该待太阳升起后再起。这是为了帮助闭藏阳气,这也是最好的养阴了。真的不要小看熬夜的危害,说不定困扰你已久的很多问题就是它造成的呢。没有什么比健康的生活更重要,熬夜要做的事情其它时间做效率会更高。


    关注 抱朴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