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篇中的7篇忏悔诗

 

历代教会从诗篇中选出七篇忏悔诗,作为复活节前心灵上的准备。这七篇忏悔诗分别是第6篇、第32篇、第38篇、第5...



历代教会从诗篇中选出七篇忏悔诗,作为复活节前心灵上的准备。这七篇忏悔诗分别是第6篇、第32篇、第38篇、第51篇,第102篇、第130篇、第143篇,在此结合相关资料,试作简要介绍,权当抛砖引玉,深信众圣徒在灵修默想这些篇章时会有更多领受。第六篇病中的祈祷

病与罪,虽没有必然的联系,但说到起初还是有联系的。人在疾病的面前会体认生命的脆弱,收敛性情的狂妄,承认人的有限与有罪。诗人感知这些,便为罪忧伤痛悔,祈求神的怜悯,祈求神的拯救。“耶和华阿,求你转回搭救我。因你的慈爱拯救我。”马丁路德在论到这首忏悔诗时说:“大卫求神要以怜悯良善责备他,不要以怒气惩罚他。”

诗人除了病痛的折磨外,还被仇敌接连攻击。这使他极度伤痛,唉哼困乏,身心俱疲,漫漫长夜,泪水流长,以致“把床榻漂起,把褥子湿透”。在这样的境况里,对神的信心是力量的源泉。诗人的口中不提别神的名号,单单仰望耶和华。在这首诗篇中大卫八次提到耶和华的名,因这宝贵的美名就得了安慰。神的名在罪人心中总是最为宝贵的。在神面前有为罪忧伤痛悔的心就必蒙神的喜悦,以致得救。第三十二篇认罪与蒙赦的祈祷

这首诗描写了大卫犯罪后心里的痛苦感受,同时也流露出认罪后得蒙赦免的由衷喜乐。“闭口不认罪”时就发出痛苦的呻吟,因罪感时刻蚕食心灵,又如烈日炙烤,生命枯干。但若以神为“藏身之处”,又如进入逃城,在“陈明我的罪”时就有“得救的乐歌四面环绕我”。有人有错遮盖,有人有错就改。掩盖的事没有不显露的,有话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我添句,“就算人不知,神也不可欺”。神的手黑夜白日重压己身,也是人的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但承认并离弃罪过的,必蒙怜恤。(箴言28:13)耶稣基督永不失效的宝血要赦免人心灵中因罪所受的亏损,将“罪痕”涂抹;全知的主不会健忘,虽记得我们的罪,却不记念我们的罪,神的爱不计算我们的恶,这是莫大的救恩。神若究察,虽能站立?

人皆有罪!看到别人“落水”,不能得意忘形,自以为虔诚;也不可兴师动众,自以为是主。

有罪为什么不忏悔?人常常计算认罪的代价,却不去计算不认罪的代价。忏悔的滋味固然不好,可有否想过罪蒙赦免的滋味呢?“凡心里没有诡诈,耶和华不算为有罪的,这人是有福的。”这首诗篇开头是认罪之忧,结束就是快乐之福。

这首忏悔诗,《忏悔录》的作者奥古斯丁也很是钟爱,每每念及,泪流满面。据说,当他年老体衰之时,不能起床,就要人将这篇诗写在他床边的墙上,如此在痛苦之中,因诵读此篇就得了很大的安慰。第三十八篇受苦者的祈祷

这是一首求告诗,也是一首悔罪诗。诗人作此诗时可能身患灾病,加上良心之谴责,其时众叛亲离,又有“又活泼又强壮”的仇敌,无理恨之,与之为敌,他的痛苦诚已达到极点,在这种时候,诗人乃向耶和华呼求。“耶和华啊!求你不要撇弃我,我的神啊,求你不要远离我。拯救我的主啊,求你快快帮助我。”

诗文对罪恶的认识可谓深刻。“我的罪孽高过我的头”。对因罪而受的痛苦的描绘也很逼真。诗人愿意向神呼求,愿认罪求神救助。第五十一篇悔罪的祈祷

这是七篇忏悔诗最伟大的一首,是诗篇中最动情绪的一首,也是最为人所熟知的。马丁路得曾说:“教会中或唱或求,没有比这篇再用得多的。”

在这首诗歌中大卫对罪性和罪行做了深入剖析:“我是在罪孽里生的”,这是“人有原罪”的圣经明证。“我向你犯罪,惟独得罪了你,在你眼前行了这恶,以致你责备我的时候,显为公义;判断我的时候,显为清正。”罪是指违背律法,得罪了人,但罪更是指对神的圣名的羞辱,是得罪了神。

为自己的罪在神面前忧伤痛悔,向神坦白承认,这是犯罪者获得赦免必备的条件。大卫祈求赐恩惠的神做三种清洗罪的功夫:涂抹──免去罪债;洗净──将罪践踏(因犹太人洗衣时是用脚踏搓,使污秽之物洗脱);洁除──将罪除掉。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约一1:9)求恩主擦去我们生命中的罪痕,将我们的罪踏在脚下,丢在海中,永不记念。

我们从诗中还看到,神没有从我们收回圣灵,(本篇是头一次在诗篇中提到圣灵)罪得赦免,神重新将正直的灵、乐意的灵、圣灵赐在诗人的里面。为此向神感恩,“高声歌唱你的公义”,“传扬赞美你的话”。第一百零二篇吐露苦情的祈祷

本篇在篇首注明是:“困苦人发昏时候,在耶和华面前吐露苦情的祷告。”

人世多变迁,无论是个人,是民族,在急难困苦中可向永生的神吐露苦情。

本篇悔罪诗,大约写于耶路撒冷被巴比伦人毁灭之后。诗人为自己也为民族切求。

诗末作者仰望创造天地的神,信心有了飞跃。认识到上帝是永不改变的。在这样困苦的时候,还是在神的永性上得着安慰,因为知道这些痛苦不过是暂时的,而且必然是很快过去的。第一百三十篇深处的祈祷

这是列在“上行之诗”中的一首忏悔诗。

首句表明是“从深处”向神求告,是从心灵的深处,在患难的深处,抑或是罪恶的深处发出的。

诗人切望神的赦免之恩,因而产生了对神的等候和仰望神话语的心。

在为自己向神认罪的同时,也代国家向神认罪。他那份忧国忧民的心肠亦令他想及整个以色列民同样需要救赎恩典的来临,因此他并劝民仰望神。“以色列阿,你当仰望耶和华;因他有慈爱,有丰盛的救恩。”同时亦向他们保证,神的救赎将会施行于其子民身上。

此诗简洁、精美,虽短却多金句,可谓妙语连珠。有圣经学者称之为“像珍珠一样宝贵的短诗”,是诗篇中特殊的作品。马丁路德认为此诗是最美的诗篇,他甚至称它为有保罗气质的诗篇,因为这诗篇论及保罗所强调的“罪得赦免”和“因信称义”等问题。第一百四十三篇心灵发昏时的祈祷

本篇是诗篇最后的一首忏悔诗。诗人外有仇敌逼迫,内在心灵软弱发昏。“我的灵在我里面发昏,我的心在我里面凄惨”,求神垂听祈祷。

开篇求神“不要审问仆人”表达出带着罪过到主前的人自觉无地自容。但因“追想”神,“思想”神,“默念”神,“渴想”神,得听神“慈爱之言”,知道当行的路。因“专心仰赖耶和华,不可依靠自己的聪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不要自以为有智慧,要敬畏耶和华,远离恶事。”(箴言3:5-7)人为己罪向神忏悔,神有赦免之恩,是叫人敬畏他。“要修平你脚下的路,坚定你一切的道。不可偏向左右,要使你的脚离开邪恶。”(箴言4:26-27)“有一条路,人以为正,至终成为死亡之路。”死是人的生命不能承受又必须承受之重。死亡带着黑暗阴影悲凉向人步步逼近,好在“清晨的日光临到我们”,要照亮一切坐在黑暗中死荫里的人,“把我们的脚引到平安的路上”。谁是“清晨的日光”?就是从复活晨曦所照射的那个空坟墓里复活的主,生命的主。他就是道路、真理、生命,叫一切信他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不至灭亡反得永生。我们认定他,跟随他的脚步!“这是正路,要行在其间。”


    关注 恩典的记号2517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