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春天”里的寂静之声

 

2016上海ECM音乐节的非典型回顾...



在Anouar Brahem的压轴演出完成例行返场之际,我脑中的最大疑问,倒并非是否还会再添一曲——毕竟前一天的漫长排练,已让蹭听者对今日安排了若指掌,真正让我纠结的是,这次延续将近一月,包含了七场演出、四场讲座、一系列多媒体展以及数千张唱片囤货的首届“ECM音乐节”,究竟是赚是赔?这个问题在两天后从主办方处得到了较为详尽的非官方解答:总之还行。







photo by 罗磊

而显然高出预期的出票以及周边销售情况,令人啧啧称奇的几位对Keith Jarrett作品如数家珍的碟迷老汉,不少从各地专程赶来的音乐专业童生,都让大家对此厂牌在群众和学生中的影响力有了新的认识。至少就目前情况来看,姗姗来迟的音乐节不会就此夭折,在翻看风格近似的ECM封套时,也大可暂时沉浸在歪歪每个尚且健在的名字即将到来的快乐中。毕竟就连“买单者”都承认,若是与“少年琴魔”卢广仲、“爵士名伶”王若琳或是“坐拥20座格莱美”“几乎就是一部爵士史”“手持42弦吉他一统江湖”的Pat Metheny相比,ECM旗下的艺人简直就是白菜价,亏与不亏,最多也就静安区半个卫生间的事。







photo by 罗磊

只是想不到,如此难得的首秀,竟是因一场意外葬礼而提前进入大家的视线。Nana Vasconcelos,这位巴西打击乐大师在临行前一月突然离世,令每个购票群众在震惊之余都对之后的演出与Egberto Gismonti的身心状态深表疑虑。所幸最终选择以独奏形式完成整场的Gismonti表现得深情而平静,正是这份平静延伸了追忆的深度和余味。原本特意挑选了《Dança das Cabecas》和《Duas Voczes》两张早年合作的经典作品,因伙伴的缺席而变成半场吉他半场钢琴的独角戏,但Gismonti偶尔情不自禁的敲击乐器则似乎有意无意提醒着听众,Nana并未走远。

演出结束在后台遇见Gismonti时,他正准备收拾行装回房休息,可终究聊起Nana Vasconcelos时,这位略显疲惫的老人还是流露出了交谈的欲望。尤其是,与舞台上那套关于“国界、宗教、种族、时空”的陈述不同,此刻的当事人近乎是在另一面向上肯定音乐的价值。对于Nana的去世Gismonti坦言,难受自然相当难受,毕竟是一生中最好的朋友,但这样的事在这个年纪也已经历过许多了。言谈中,他屡屡对着空中比划Nana回光返照竖起大拇指时的样子。在他看来,人和音乐一样,一旦存在即是永生,能改变的或许只有吉他琴弦的根数。只是这一把著名的12弦琴,与Metheny手中那把号称费时1000小时方才完工的42弦神器相去甚远,悬殊的数字差距大概也反映出两人“成功指数”的差别。

● Egberto Gismonti



photo from 上海交响乐团

三周后,Tomasz Stanko、Susanne Abbuehl与Anouar Brahem的连续登场,将音乐节推向了高潮。当天下午在猫头鹰餐厅里被频频骚扰的性感服务生一定想不到,一群咸湿的男子竟是为了另一位上了年纪的男子,和一个崇高的艺术理想,才第一次汇聚到这里。但事实上,在早先的分享会上,见惯了市面的Stanko多少显出了点“老油条”,对于大多数的问题,他都能轻车熟路地绕回那些我们早已在网络上见识过的答案。只有几点还值得一提,首先,他坦陈移镇纽约是为了继续充当“鲜肉收割机”。已入瓮中的David Virlles和Thomas Morgan,无疑是当今最为炙手可热的两颗超新星(呵呵不少人都在怀念你的前任Marcin Wasilewski啊大叔~)。其次,他尤其重视空间对于音色的影响,除了不同节奏组会影响他的音乐,他认为身处教堂还是开阔之地也会带来极大的不同,一如Billy Higgins与Elvin Jones的击镲风格般南辕北辙。此外,虽然认为大多数电子音效很low,但他对Miles Davis的电声作品还是喜爱得紧,只是身处Manfred Eicher帐下,这么high的东西也就不随便乱搞啦。

演出开始后,许多人大概都感受到了Stanko说的头两条所言非虚。因为档期的缘故,Aleksi Tuomarila和Reuben Rogers取代了《Wislawa》中的那对璧人,不过被友人戏称为有一些“泽野风骨”的钢琴手Aleksi虽然美则美矣,却少了Andrew Hill式的突进,并且缺乏与Stanko相衬的黑暗底色。原班鼓手Gerald Cleaver就明显出彩得多,是典型的“收着打”,让你时刻对那股喷薄欲出的张力保持着兴奋。面对五粮液仍旧目露凶光的Stanko自然状态一流,个子不大,气场却很慑人,并且这一气场还往往是通过“做空”来兑现。不禁让我想起每当有人向他递去矿泉水时,他都会悠悠地捧起凳子下的茶杯,表示他喝的可是“very good tea”。

● Thomasz Stanko



photo by 李乐为

可能是前一日在猫头鹰餐厅饱足眼福的关系,苏三阿姨的握手会人气不旺,但出乎意料的是,与先前认定其必定“愁容满面”的刻板印象大相径庭,Susanne Abbuehl竟是难得的阳光可爱,少女力满格(嗯,不同于服务生的那种少女力……)。虽然在新专辑中她采用了诗词的几位女诗人大都命途多舛,但经由Susanne的诠释却显得云淡风轻。Susanne透露生活的最大乐趣便是翻阅诗集,而所有的曲调,也皆源自第一时间的内心涌动。换句话说,如果一篇作品无法直接击中她,那此后再怎样费心尽力也是徒劳。她还特别强调,最好不要用诗歌的标准以及改编是否妥当来要求她的音乐,毕竟“音乐人”并非“诗人”或“学者”,两者间遵循的创作逻辑绝不相同。

● Susanne Abbuel四重奏





photo by 周江翔

因为时间上直接撞车的缘故,我最终还是选择了去赶Anouar Brahem的那场……并由此一同错过了Wolfert Brederode这位仰慕已久的“美声系佳人”。 但好在苏三阿姨已然和黑人一样将说唱化为了某种身体本能,朗诵着朗诵着便会悠悠地清唱起来,这或许也能帮助很多人为晚间的痛苦抉择作一决定。

其实前一天午饭后,我匆匆赶去偷窥Anouar Brahem与上交SSO乐团排练时完全没想到,这位看上去并没有那么严肃的乌德琴泰斗,居然会一口气坚持四个小时,以至演出时的许多曲目我都已经在下意识地比较版本间的略微不同……而在中国乐手的映衬下,这股认真劲尤为让人感动。无论是团长本人,还是François Couturier、Klaus Gesing、Björn Meyer,乃至团队的调音师与工作人员,每个人自始至终都显得乐在其中。反倒是理应对这些曲目更有新鲜感的伴奏者(也正因此似乎更加需要排练?),对这种“艺术压倒人性”的周末加班安排大为不满,频频以脚投票试图夺门而出。

因此当第二天得知Brahem临时取消了活动,又去加练两小时以补足其六小时的最低要求时,每一个尚有良知的人都不禁为他捏了把汗。令人遗憾的是,当晚的演出还是难言完美。撇开那些退场的观众不论,即便坚持到底的乐迷也有不少表示听得昏昏欲睡。但事实上当晚的贝斯与低音单簧管间的互动相当有律动感,而Couturier这位向来清澈如水的琴手见缝插针的到位率,也凸显了前晚钢琴手Aleksi在风格上的瑕疵。从一个非世界音乐忠粉的角度来看,这组音乐已经十足动人。Brahem在聊起《Souvenance》时曾透露过,摊上家国巨变这种大事,只有让情绪完全沉淀下来,才可以用一种更加安静深沉的方式,来让记录显得更有份量,从而完成直接强烈的旋律所无法完成的工作。

● Anouar Brahem



photo by 李乐为

恰逢“爵士春天”音乐节搞得如火如荼,JZ Club搬家闹得沸沸扬扬,上海这座城市在近年似乎真的突然成长为影视作品中津津乐道的“东方爵士之都”。但在去往彼岸姐姐店里续摊的路上(此处应有巨幅广告植入:Drunk Uncle 酒鬼食堂,昌化路46号近武定路噢!能吹完八瓶四料直线走出门的壮士与能吹出Coltrane风味的朋友免单!),大家掰开两爪横算竖算,这些年来坚持听下来的还就只有我们几位老面孔,而当和主办方谈及代理ECM唱片的可能性时,思来想去也不敢肯定就能有长远的销量保证。

在音乐节开幕前一天帮忙“糊墙”的夜里(确切说是凌晨),一位韩国分公司的妹子说了两句话让我记忆犹新,一是当我感叹这次搞得还挺大时她平静地表示韩国那边规模可是这里的四倍(你是丈量过了还是怎样啊喂……),二是或许也正因为这样的基础,才让她相信通宵工作的最大意义便是明天大家来到时会纷纷聚在这里指手画脚互道一声我有这张你有那张。只是她并不清楚,就在早前的媒体活动上,多数“艺文届人士”问得最多的还是,“这些网上都有的听的咯?”,以及“那么网上总归都买的到的咯?”,还有没有明说的,“总之这种音乐和另一种音乐到底有啥区别啦?”。理性分析,ECM所倡导的美学如果着力经营,应有可观的足以迎合这个时代的潜力。在这点上,除了“摞格莱美,憋大招”,其它爵士厂牌绝对难以望其项背。只是这么“用力”一来,筹办、排演以及糊墙的意义,或许也可以让位给舞池、酒水和“我爱我家情怀纪念册”了。

▢ 参考阅读

致Egberto Gismonti

《 R.I.P. Nana Vasconcelos 》

▢ 2016上海ECM音乐节古典乐肖像

● 郑明勋







● 凯勒四重奏 (Keller Quartet)







photo by 周江翔

即兴  I  爵士






即兴,爵士的力量


    关注 即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