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做别人眼中无用的事?

 

世上真有什么事是毫无用处的吗,不过每个人G点不同罢了╮(╯▽╰)╭...

鲤小锦鱼

无用,是相对的。

我在现实中做的最无用的事,应该是购买实体唱片吧。不过会有人理解我,也肯定会有人和我一样。

之所以有的人认为无用,而有的人乐此不疲,完全因为每个人G点不同。

我的朋友林女士不理解我穷得要死,还要花钱买些无用的小物,还要去追星。我也不明白把工资大部分都用来买衣服有多快乐。

但我们彼此不干涉,即使穷成为了我们两个的人生常态。(听起来并不是真正的朋友)

毕竟人生苦短,该爽就爽。

说到无用,其实我第一个想到的是日本的珍道具。


珍道具学会创始人川上贤司对于珍道具的规定,第一条即是不具有实用性。

不具实用性的珍道具真的无用吗。也不是。

我们看看珍道具,被规定必须作为日常生活工具而被发明的它们,都具备至少一个功能。然而说它们有用吧,比起一般为生活便利而被发明出来的工具它们又显得很鸡肋,而且有的珍道具让生活更麻烦了。

基于此,珍道具不能批量生产,赚不了钱。多数人对于珍道具的评价除了好笑就是雷人,讨不了喜。
川上贤司这么多年层出不穷的点子,发明这些珍具究竟有什么用呢。

港真,我不知道。大概在追求严肃活泼的人生?

我曾在某酷某个节目上看到他,见了他的坦然快活他的童心未泯他的天马行空还有他的自由。

珍道具的发明思维(比如一定要拥有不落俗套的创意,又不能以搞笑幽默为目的),对于日本的一部人,或者了解珍道具的那部分人有没有产生稍稍深刻的长远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不是川上贤司发明的一个追求呢?我也都没答案。但就自己数十年乐在其中这一点来说,真的很够很够了。

我做的那些别人看来无用的事,没准真的没啥卵用。可是我愿意我爽,就是我做那些事最大的理由。

温月亮

以前我特别讨厌大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xxx有什么用啊?”甚至到了一听这句话肺都气炸的程度。后来我发现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实用主义,一种姑且叫它浪漫派(这个分类很粗糙,希望别介意)。

实用主义比较关心自己做一件事会不会推动另一件事情的发展,浪漫派更关心自己做一件事开不开心。我自己就是个浪漫派,经常和实用主义的朋友互相嫌弃。

比如说,我喜欢一个男生的时候,不懂得撩也不懂得追,在心里默默喜欢就满足得够呛。每次都被实用主义的朋友大骂蠢货,我辩解“爱情是不该使用技巧的”,他们说“屁,不使用技巧你一辈子都谈不成恋爱”。事实上他们说得很对,我二十多岁了还没初恋,冷漠脸。

又比如说追星这件事,有什么用呢,什么卵用都没有,实用主义不可能做这件既花费成本,又得不到收益的事情。然而浪漫派的我觉得追星是人生中最快乐的事。

上大学的时候我喜欢做手工,弄一些花哨的布头缝缝补补,刻橡皮章,做手工贺卡…而我的室友都在学英语,打工,实习,谈恋爱。我知道做手工对我的人生没啥帮助,可我还是在上面花费了好多时间,而且非常开心。
后来时间久了,我突然发现“浪漫”成了我最大的毛病,从小到大我都在专注一些无用之事,所以二十多岁的我,懂的知识还很少,没有赚钱的技能,生活缺少规划和方向,动不动就过吃土的日子…

如果我足够“浪漫”,就不会在意这些问题了,显然我不够“浪漫”,我还是希望自己有钱,有一个拿得出手的生存技能,可以不因贫穷损伤尊严。18岁的时候,我在博客上写下了一个对人生悲观的看法:“流浪旷野的诗人还是忙碌的饮食男女,好像没有中间值。”

这个想法真的太过悲观了,我又太害怕它是真的。我希望自己既不是实用主义,也不是浪漫派,在忙于生存的间隙也能够乐于仰望星空,在为虚无缥缈的事情着迷的时候也能脚踏实地地生活。

丸子姐姐

在初中的时候,还时兴折纸鹤和折星星这种小手工,有一次我姐同学生日,我和我姐就熬夜折了一千只纸鹤当生日礼物,虽然不知道她同学是不是没过多久就把这堆累赘给扔在街道哪个垃圾桶里了。
在高中的时候,喜欢玩拼图。买了两幅1000千粒的图形拼制,细细对照图形的纹路一点点拼凑,花了二个星期才完成,虽然不久后这两幅拼图就被我妈拿来当桌垫了。

在大学的时候,期末考试几乎会有一半以上的人通过作弊形式完成,但是我还是锲而不舍地蹲在图书馆备考了好几个星期,虽然最后考试结果还不如那些作弊的同学们。

做一些别人觉得无用的事情就像买了几件毫无用处但就是看着喜欢的小玩意儿,有一种奢侈的小幸福。有一个同事自费去学心理咨询师,培训费和来回路费算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或许周围有人觉得这么做不值当,但是在路上的她看起来总是很开心。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里,沈佳宜对柯景腾说,人生本来就有很多事是徒劳无功的啊。人生究竟有什么事情是绝对有意义的呢?暂时还没想明白。人生不管怎么过都觉得是虚耗,所以,只好做让自己高兴的事情。

奈奈袖

最热的下午,带着姨妈痛一个人去电影院看了一部不认识的导演的国产电影。因为这部电影一天只有这么一场,看不上这一场可能就没下一场了。为了看这部电影,我甚至推掉了一个事务性会面。

我确定我看起来像是一个会做一些在别人看来,毫无用处,甚至本末倒置的事的人。比如我爸下午跟我说,你那个公众号别做了吧,一篇文章就几块钱没啥意思啊。

我因为早上只吃了一个鸡蛋加上姨妈痛,结果中午和装修公司的人看房子的时候就低血糖了,我爸以为我是熬夜做公众号写文章,怕我身体吃不消。就不让我做了。

做这个公众号有没有意义?目前点击量这么低,几近于自说自话。前两天我们群讨论,要不要推广一下啊,点击率好低啊。

可以啊,只要写写赵薇和爱国,买买粉丝,就有点击率了。

但,这是我们要的吗?

所谓的没有用的事,我不知道你们是怎么以为的。

每个人在意的东西不一样,价值观不一样。

我的无用之用,我敝帚自珍。

这些年我交的朋友,大家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没啥交集,似乎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比如啊,看演唱会我认识了许多迷妹,大学做网站编辑时认识了郑大牌(与其说做她的编辑,不如做她的读者),旅游见到了很多人,在图书馆认识了同样备战考研的花。养猫认识了猫友。等等等等。

这些人天南海北,此去一别,可能这辈子我都见不到。

可是,朋友一定是要拿来用的吗?

能成为朋友的人,就是你自己给自己选择的家人,有些是用来相互照应相互扶持;而有些则是用来瞭望的,成为你身边灯塔的人,在忽明忽暗的光影里,让你知道,还有哪些人在坚持着一些不是事务性的事情。

这些看似无用的朋友,有些可能一年也讲不了几句话或者一辈子也见不了一面,可是通过他们,我看到了更多人的生存状态,不拘泥于眼前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啊。

不严格算起来,林杰算是我学弟。我之前在一个群里认识了他,后来他们团队给我做了一个去东极岛的自助游方案,收费47块钱(我不知道这钱是怎么算的,哈哈);虽然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我并没有去东极岛,但是我还是非常爽快的付了钱(尊重脑力劳动,这是作为现代人的准入门槛,我认为)。
然后,我们就成了彼此朋友圈的一个微信里的朋友。

我们大致不熟。但当我做了一个大家都不爱看的专题的时候,只有他一个人回应我,说很喜欢啊。陆陆续续,他给酒后馆的打赏大抵也快赶上了我当初的那笔巨款吧,嘻嘻。

这就够了啊。

后来我们做了西藏文,林杰跟我讲了他在西藏的经历,讨论了一些问题,学习到了一些知识。

很多东西看似无用之用,但其实,挺有用。

酒后馆算不算无用呢?

我已经很久没有用文字思考了,也有点羞于在社交网络大剌剌地直接表达自己的一些想法。酒后馆给了我一个空间和平台。

在这个平台,也认识了一些可爱的朋友。

无用之用,往往有大用。

最后,那部国产电影是「路边野餐」。还有,我最近真不是自愿熬夜,而是演唱会后遗症--失眠。早上低血糖只能说明,我要努力吃饭了!
关注【酒后馆】

新鮮資訊,一手分享。

更多話題討論,歡迎直接留言。


    关注 酒后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