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没有腹地,这个世界就是我们的腹地---论新加坡的发展之路

 

近期接触到很多希望前往美国留学深造的同学,大家都想对美国的高等教育机构体系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所以今天呢小编就...



“新加坡没有腹地,这个世界就是我们的腹地。”李光耀说。

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发布的世界人才报告,新加坡在符合企业需求的能力排行榜上位居全球第十。刚出炉的调查显示,瑞士同去年一样排在全球第一,接着是丹麦、卢森堡、挪威、荷兰、芬兰、德国、加拿大和比利时。

新加坡取代马来西亚,成为最能培养、吸引和留住人才的东南亚经济体。

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昨天发布的世界人才报告(World Talent Report),新加坡在符合企业需求的能力排行榜上位居全球第十。

相比之下,去年排名第五的马来西亚的许多表现指标下滑,而跌出十大。

该项报告每年评估各国能够多有效地为企业培养和留住人才。刚出炉的调查显示,瑞士同去年一样排在全球第一,接着是丹麦、卢森堡、挪威、荷兰、芬兰、德国、加拿大和比利时。

许多大经济体的表现未尽如人意,中国大陆排在第40位、法国第27位、英国第21位,美国则在第14位。

调查指出,能在对国内人才作出投资与培养,以及有能力吸引和留住外国人才这两大因素之间取得平衡的国家,在受调查期间(2005年至2015年)都有良好表现。无法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的国家,整体排名都会下滑。



新加坡在2005年排名第10,并于2008年攀升至第二位。不过,排名之后下跌,在2011年、2013年和2014年跌出十大。尽管新加坡今年排名改善,但其实也面对两者失衡的问题。

报告说:“虽然在2015年改善,但新加坡的得分显示,在培养未来本土人才和吸引外国人才的要求方面,它有相当程度的失衡。因此,新加坡才会在调查期间,在前十大排名榜上进进出出。”

这项排名是根据20年的竞争力相关数据所得出,包括在61个国家对超过4000名执行人员进行深入调查。它考虑的因素有三大方面:一、对国内人才的投资与培养,反映政府在教育的投资和教育制度的素质;二、对人才的吸引力,这反映留住本地人才和吸引海外人才的能力;三、作好准备的程度,这反映现有人才队伍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

在投资与培养人才方面,新加坡在教育方面的总公共开支在2005年达到3.72%的高点,并在2009年跌到低点(2.80%),今年则是3.08%。女性占劳动队伍的比率,从2005年的41.3%增加至2015年的44.97%。优先安排员工培训方面,新加坡也从2008年的7.32点跌至2013年的6.27点,并在今年改善(6.72点)。

在吸引力方面,生活成本从2005年的83.60点,增至2013年的125.11,再回跌至今年的116.80点,成本全球第二高,仅次于香港。新加坡吸引海外高技能人员的得分很高,2008年达到8.74点的高点,而今年则是8.12点。

在作好准备的程度方面,新加坡在教育系统、学校的科学教育、大学教育和管理学教育方面,持续获得高分。

何成为世界的通商口岸



“新加坡没有腹地,这个世界就是我们的腹地。”新加坡开国之父前任资政李光耀说。为此,新加坡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招商引资的措施,这些措施包括:明确经济发展局是专门主管招商引资的机构,代表国家招商引资,并协调有关机构共同营造和提升新加坡的投资环境;对来新加坡投资的外商实行优惠政策,减免机器设备输入税,豁免企业所得税,允许企业加速折旧、利润自由汇出,对外方技术人员入境实行优待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公积金这一源源不断的资金渠道,开展住宅、道路、机场、港口等硬件建设,使新加坡拥有世界一流的基础设施;开展专业招商,在美国、欧洲、日本、中国香港等地建立招商常设机构,派驻“精英”不知疲倦地走访目标企业的高层,说服他们到新加坡投资;打造产业聚集区,设立了裕廊工业园等开发区,利用产业集聚效应,从招引大企业入手,吸引同类企业和上下游企业在园区落户;帮助降低企业的人工成本,把工人每周的标准工作时间从39小时增加到44小时,每年的公共假日从15天减为11天,并削减病假日,限制奖金发放等;建立有利于投资者的劳资环境,规定雇员的招聘、裁减、开除、任务分配等属于企业基本的管理职能,职工或工会无权进行干预和提出谈判,也不属于劳资仲裁法庭管辖范围;建立规范的法律体系,明晰企业产权,加强对企业专利权的保护,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打造廉洁政府,简化办事程序,提高行政效率,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当时东西方处于冷战状态,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很多国家不喜欢外来投资,西方国家有很多资本正寻找出路。新加坡的对外开放政策,正好迎合了西方资本的需要。新加坡政府一系列改善投资软、硬环境的措施,很快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投资者。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日本等地的企业纷纷到新加坡设厂,一批炼油厂、电子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新加坡建立起来。



随着一大批跨国企业的到来,新加坡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上世纪60年代初,新加坡的失业率一度高达10%以上,而到70年代中期,新加坡的失业率已降到3%以下,实现了经济学意义上的充分就业。到80年代中期,85%的新加坡居民拥有了自己的住房。到90年代,新加坡已跻身世界发达国家行列。70年代初,英国为减少在海外的防务支出,从新加坡撤走了全部海、空军基地,当时有7万新加坡人的就业依赖英国军事基地,他们创造的产值占新加坡GDP的20%。但是由于招商引资政策的成功,当英国的军事基地撤离时,外资企业为新加坡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新加坡的经济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

近几年来,为应对周边国家在招商引资上的竞争,新加坡政府仍在持续不断改善投资环境。严崇涛先生认为,新加坡招商引资的优势不是单一的,它包括“工资成本和劳动技能、教育水平、基础设施、政治稳定和安全,以及一个不贪污、不搞裙带关系的好政府”等多个方面。这些优势加在一起,成为其他国家难以超越的综合优势。而李光耀则认为,良好的法治和社会稳定是新加坡的重要优势,2008年他在访问西亚时强调:“商人需要的是一个条例分明、商业合同获得尊重以及秉公处理的环境,在出现商业纠纷时,他们不需要因为对方是财雄势大的财团或涉及的对象是政府而感到害怕。”新加坡能吸引世界投资,重要的一点是法治环境好。

2008年初,挪威太阳能公司挪森(NorSun)宣布将在未来两年内投资3亿美元,在裕廊设厂生产太阳能晶片。这是继2007年挪威再生能源公司(REC)宣布在新加坡投资60亿新元后,外商在新加坡的又一个大的工业投资项目,显示出新加坡太阳能产业的发展态势。据挪森公司总裁辛德透露,他们在选择到新加坡投资前,曾考虑了包括挪威和中国在内的10个地点,但“新加坡的科研能力、简洁的设厂手续、政府提供的减税措施,让这里具备别处所找不到的优势。” 挪森公司等跨国企业落户新加坡,为新加坡的投资环境作出了很好的注释。

在政府是否应该直接介入招商引资的问题上,学术界历来有不同的声音。有一种观点认为,政府所要做的是改善投资环境,而不是直接进行招商引资。投资环境好了,投资自然就来了。但从新加坡的实践看,政府不仅要在改善投资软、硬环境上起主导作用,同时也在具体的招商引资上扮演关键性角色。特别是在招商引资的起步阶段,如果不是由新加坡政府主抓,就不可能形成招商引资的合力和优势,也就不会有今天7000多家跨国公司落户在新加坡的喜人局面。据统计,在新加坡的GDP中,42%是由跨国公司创造的。

2007年,新加坡的人均GDP达到35163美元,超过了世界经济强国日本。这一成绩,说明了新加坡经济发展战略的成功。

拓者和扶持者——新加坡的“国企”战略



在新加坡,政联企业不仅在政策上得不到特殊待遇,相反当私人资本成熟时,它们还必须从相关经营领域退出来,把自己的地盘“拱手相让”。

2008年6月6日,是新加坡裕廊集团成立40周年。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出席集团的庆祝晚宴并发表演讲,显示出这家公司在新加坡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在演讲中,李显龙总理要求裕廊集团着力发展现阶段私人企业没有能力开发的大项目,特别是发展一些新加坡未来经济增长所需的大型特别项目。李显龙之所以会向裕廊集团提出这样的要求,原因很简单,因为裕廊集团是一家政联企业,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国有控股企业”。

新加坡的经济有两大支柱:一个是跨国公司,7000多家跨国公司创造了新加坡近一半的GDP;另一个是政联企业,如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淡马锡控股公司、新加坡电信公司、新加坡航空公司、新加坡发展银行等。新加坡的政联企业虽然数量不是很多,但规模都比较大,经营得都比较好,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政联企业创造的产值占新加坡GDP的45%。最新统计显示,政联企业的产值仍占新加坡GDP的22%。

1965年新加坡独立后,面对百废待举的经济,新加坡政府实行两手抓,一手抓招商引资,一手抓政联企业发展。对那些关系国家前途、投资大风险大、私人资本不敢涉足的投资领域,新加坡政府或和私人企业一起进行投资,或单独投资。这样就形成了一批政联公司。



说到新加坡的政联企业,就不能不提到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和淡马锡控股公司。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成立于1981年,由李光耀任公司董事局主席,政府的高级部长和企业精英任董事。该公司主要负责管理新加坡的储备金,目的是储备金的保值增值,其管理的资金投资在40多个国家的证券、债券、房地产和其他资产项目上,多数投资在美国、欧洲和日本。据说该公司开始时的资金仅数十亿美元,如今它管理的资金已经超过了1000亿美元,在消除通货膨胀因素后,资金的年平均回报率达到8.2%。由于信息公开可能影响到资产的价格,该公司的具体投资情况对外是保密的。一些分析师估计,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管理的资金可能超过了3000亿美元。目前我国在外汇储备的管理上正在尝试这种投资模式。

淡马锡控股公司成立于1974年。当时为便于国有资产的统一管理,政府把隶属于财政部的所有投资项目都归到了该公司的名下,总资产有一亿多美元。经过30多年的发展,淡马锡控股管理的资产也超过了1000亿美元。它控制着新加坡电信、新加坡航空、星展银行、新加坡港口、海皇航运等几乎所有新加坡最重要、经营额最大的企业。曾有国外媒体估算,淡马锡控股持有的股票市值占整个新加坡股票市值的47%。除了投资新加坡本地企业,淡马锡控股还广泛投资于亚洲和欧美市场,参股马来西亚电信、澳大利亚第二大电信公司Optus、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从1974年成立至今,淡马锡控股的资金年平均回报率达18%。淡马锡控股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之一。据报道,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分别投资110亿美元和68亿美元于瑞士银行和美国花旗集团,淡马锡控股则在美林银行注入了约50亿美元的资金。这些投资行为引起了西方国家的高度关注,他们要求新加坡加强这两家公司相关信息的披露,提高公司运作的透明度。



新加坡对政联企业有着一套成熟的管理制度,它们由专业人才进行管理。“虽然财政部经常会成为最大的股东,但是我们能够抵制住诱惑,没有派我们的公务员直接管理和经营那些公司。”严崇涛说。为培养充足的企业经营人才,新加坡政府每年从最优秀的学生中挑选人员,保送到英国、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地的顶尖大学接受教育,着力把他们培养成有头脑、有干劲、有魅力和有商业嗅觉、品格正直的企业家,并把他们派到政联企业任职。他们的报酬和企业经营状况挂钩,总体上他们的待遇要高于政府官员。虽然政府领导人有时也会在政联企业兼职,但那主要是监管,他们并不干预企业的具体经营,也不在企业领薪水。

“它们(政联企业)的经营方式跟私人公司一样,有适当的定价和会计程序,损益账目一清二楚。只要这些公司赚钱,如何管理这些公司是公司管理层本身的事。如果它?亏本,我们就更换管理层,或者把它们关闭。”1992年李光耀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在新加坡,政联企业不仅在政策上得不到特殊待遇,相反当私人资本成熟时,它们还必须从相关经营领域退出来,把自己的地盘“拱手相让”,这是新加坡政联企业的与众不同之处。新加坡领导人认为,国家不应与民争利,在私人资本还很弱小时,应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以保证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但当私人资本成熟时,国家资本要逐渐从竞争性领域退出,让私人资本唱经济发展的主角。正是基于这一思想,1985年至1989年,新加坡共有30家政联企业实行私有化,其中21家企业的政府股权全部出售,九家企业的政府股权部分出售。前不久,裕廊集团出售了部分经营资产,将相关开发项目交给私人资本经营,它下一步所要做的,是向私人资本难以开发的领域拓展。

2015年,新加坡建成“智慧岛”。



有人说新加坡是座缺少活力的城市,因为这里的人们规矩而又温和,他们生活按部就班,说话轻声细语,看不出新加坡人有什么激情。然而,我却觉得新加坡是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因为在这里,你时时可以感觉到知识经济正扑面而来。

所谓知识经济,简单地说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按照世界经合组织的定义,知识经济就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它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在农业经济时代,土地是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土地的数量限制了生产的发展。在工业经济时代,工业原料是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当工业原料耗尽的时候,生产就难以为继。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最主要的生产资料,由于知识是无限的,又可以被无限地复制,因此其生产发展永无止境。

新加坡是个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知识经济的兴起让新加坡人看到了希望。谁拥有“知识”谁就能在世界经济的竞争上处于优势,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说:“我国作为缺乏天然资源的弹丸小国,从上世纪70年代起便已意识到打造知识经济是争取竞争优势的不二法门。”由此可见新加坡人对知识经济的敏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新加坡政府一直在努力推进知识经济发展,并采取了很多卓有成效的措施。

打造世界一流的教育体系。



没有掌握知识的人,就不可能有知识经济。知识经济要建立在对国民智力资源的开发上,因此良好的教育体系是建立知识经济的基础。新加坡为学生提供12年制的义务教育,每年财政收入的20%用于教育。新加坡建立了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完备的教育体系,尤其是中学,分成综合学校、专才学校、私立学校等很多种类,不同的学生各取所需,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校,以使自己的才能得到最好的发展。新加坡学校的教育设施世界一流,有些先进的教育设备,普及程度甚至超过欧美发达国家。新加坡编写的数学教材,被美国等国家所采用。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在世界大学的排名中都在前100位,跨入了世界顶尖级高等学府的行列。

打造了世界一流的图书馆系统。



培养国民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全社会的人都从阅读中获益,为知识经济提供社会基础,这是新加坡图书馆的使命。为此,政府投入巨资建成了世界上最先进、最人性化的图书馆系统。新加坡的图书馆是世界上最有亲和力的图书馆,在这里借还书十分便捷,营造的阅读环境轻松、自在。曾有人投书《联合早报》,说新加坡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太长,有不少人把图书馆当成消闲场所。我觉得这正反映了新加坡图书馆的亲和力。据统计,新加坡人平均每年到图书馆借书超过七本。无疑,新加坡人已成为世界上最爱阅读的群体。

打造世界一流的电子政务系统。



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视电子政务建设,推进信息化应用。1995年,新加坡就建成了政府网站,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一站式的电子服务入口,使人们能够通过上网,很方便地得到最新的政府新闻、信息、政策和进行可靠的网络交易。目前,新加坡公民可以通过“电子公民中心”,完成很多与政府有关的事务的办理,如查询社会保险余额、申请报税、为新买的车辆上牌照、登记义务兵役等。公民电子政务平台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新加坡的行政效率,降低了行政成本。多年来,新加坡的公务员一直没有增加,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主要就得益于电子政务。如新加坡贸易网的建立,使办理货物通关手续的时间从原来的2~7天减少到不足一分钟,所需文件由原来的30个减为一个,此举每年可为新加坡节约10亿美元。有了强大的电子政务系统,新加坡的管理变得更加精细。如国家发给全体民众的花红,虽然根据每个人的住房和收入情况分为很多等次,十分复杂,但有电子政务系统帮忙,这件事就变得一点也不复杂了。在全球经济论坛推出的排名中,新加坡的信息化应用水平排名世界第一,新加坡政府还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球最佳电子政务前三名。

打造世界一流的互联网络。

新加坡的互联网络十分发达,公共场所一般都能无线上网。据最新的统计,新加坡79%的家庭拥有电脑,40%的家庭拥有电脑两台以上。74%的家庭使用互联网,其中95%的家庭宽带上网。全国建有7200个无线上网热点(hotspots),85万人加入了无线上网行列。新加坡的网络普及程度和带宽在亚洲处于领先水平,互联网已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助手。2008年5月,新加坡新一代光纤网络的铺设合同签订,这一工程完工后,新加坡所有的家庭都将实现光纤上网,网速可达1Gbps,比目前的最高网速还快10倍。预计这项工程将在2010年6月完工。据最新发布的《2007~2008年全球资讯科技报告》,新加坡在资讯通信科技的应用和竞争力方面表现突出,得分位列全球第五。

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发展知识经济越来越成为新加坡人的共识。新加坡的官员在谈论知识经济,新加坡的专家、学者在研究知识经济,新加坡的企业家则在实践知识经济。2006年,新加坡政府成立“研究、创新和创业理事会”,该理事会由总理李显龙亲自挂帅,成员包括内阁部长、政府官员及国际学术、商业和科研领域的重量级人物,其主要职能是为政府研究和制定国家研发创新政策提供咨询。同时宣布,为了提高新加坡在科技研发领域的竞争力,自2006年起的五年内,政府将在科技研发领域投入135.5亿新元巨资,其中投入国家研究基金50亿新元,贸工部“2010国家科技蓝图”75亿新元,教育部“学术研究蓝图”10.5亿新元。促进企业创新成为新加坡重要的国家战略,一批国际性的研发机构在新加坡政府的资助下落户新加坡。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2007年全球专利报告显示,2006年新加坡企业通过国际专利合作条约,共申请到533项专利,在全球排第22位。这一成绩,显示出新加坡企业创新能力的增强。新加坡把生物医药、环境与水处理、互动数字媒体三大高科技领域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计划到2015年,这三大领域创造的就业机会达到8.6万个,为新加坡经济带来的附加值达到300亿新元。到2010年,新加坡用于研发的支出将达GDP的3%。2015年,新加坡将建成“智慧岛”。

前新加坡财政部常任秘书严崇涛分析说:“经典经济理论认为,生产要素有三个:土地、人力和资本。新加坡在这三个方面都没有优势,所以我们潜在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不可能超过一定范围。但是在知识密集型经济形势下,知识可以作为一个杠杆影响其他三个要素,所以我们就可以超越土地、人力和资本的限制实现经济的增长。我们的潜力将变得无穷大。”

本文相关数据及背景信息来自互联网,由『西南交大出国留学』倾情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重要留学咨询链接推荐

请点击以下链接,查看更多留学信息:

✔【伟人思想】李光耀经典语录赏析

✔【世界智库】新加坡教父李光耀

✔李光耀:新加坡是一个不正常的国家

✔『新加坡传奇』一切源于教育
2015,让梦想起航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A teacher is the one who imparts the knowledge,
tutors the skills and clarifies the doubts.
『分享与关注』
把握住每一次学习与进步的机会!

校园官网
http://jdip.net.cn
校园微博
@西南交大国际教育学院新加坡预科
@西南交大出国申请及签证服务中心
@西南交大北欧派
联系电话
028-8760 1911/8760 1938

4000-678-969


    关注 西南交大出国留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