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吼不骂,用心反映孩子的情感

 

“妈咪,改天带我去买那样的车子。”儿子看着屏幕对我说。瞄了一下,原来是一辆由积木搭成的...





“妈咪,改天带我去买那样的车子。”儿子看着屏幕对我说。

瞄了一下,原来是一辆由积木搭成的载物车。

“妈咪,等会儿就带我出买,好不好?

看得出他喜欢也心急。

要跟他讲“天气太热不能出去”或是“这种车子在附近一时找不到,要上网买,而且不会一下子就能寄到的”等等。之前因为类似的情况,用上面的方式引导结果就以儿子大哭大闹,而我是板着面孔训他收场的。

不如今天换个方式,放下手中的工作,做到他身边,环抱他说:“这一款妈妈也很喜欢啊!”

“是啊,它可以变成其他的车子,很厉害的!”儿子开心地对我说,“我买两辆,一辆给你,一辆给我。”

“谢谢你啊!”他有开心地去玩他自己的了。

我这是现学现卖。



面对孩子不时给我们的难题,我们认真学习,学学下边的漫画,边学边练习。漫画是来自《怎么说 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  孩子才肯说》这本书籍的



嘴上说在听,其实心不在焉。孩子跟家长说话时,家长眼睛不离电视、手机。你是孩子,你也会觉得很挫败、气馁吧。所以孩子就“还是算了吧”,天长日久,他就选择“闭嘴”了。

试试这样:




有时候,孩子需要的是我们能与他们产生共情。

当孩子给你说一件事的时候,放下手机,离开电视,停下家务,认真听,用全神贯注的倾听来代替心不在焉。

只有让孩子知道家长在真正的听他说,他才会更愿意把自己的困难、感受告诉家长。




孩子给你讲话时,家长的提问、责怪或者建议会打乱孩子的思路,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很难有清晰的思路和积极的态度去讲事情、想问题,所以最后就是“别烦我了!”

试试这样:




以关心的态度,使用“哦......”“嗯......”“是这样啊......”这样简单的话来回应孩子,做到只参与,不干涉,先让孩子说完。

一方面表示了家长的关心,另一方面能不打断孩子,让孩子在叙述的过程中,自己整理思路和感受,从而有可能自己找到解决办法。




孩子难过,你说别难过;孩子哭,你说别哭了;孩子紧张,你说别紧张.......

奇怪的是,我们越是想让孩子摆脱不好的感受,不管我们的态度多好,孩子也只会也来越难过,慢慢的,孩子难过了也不想给你说。

试试这样:




别否定孩子的感受,而是说出孩子的感受、接纳孩子的感受。

当孩子听到自己的感受被父母理解,他的心思从你的口中说了出来时,心里会非常欣慰和感激。

知道父母能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就更容易向父母敞开心扉。



当孩子想要一样我们没有的东西时,家长往往给孩子解释为什么没有。但常常是我们越解释,孩子越不听。不想听你说,孩子也就不给你说了。

试试这样:




不解释,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有时候,孩子对某种东西的渴望心情一旦得到了理解,他们就能比较容易的接受现实。

其实比语言和倾听技巧更关键的是我们的态度。

如果没有真正和孩子产生共情,无论我们说什么,在孩子眼里都是虚伪的。慢慢的,孩子内心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只有认真的听,真正理解孩子的感受,与孩子产生共情,才会打动孩子的内心,良好的亲子关系才会建立。

跟着漫画所描述的四个技巧,不断演练,会逐渐拉近与孩子内心的距离。会听,会从孩子的叙述中确定他的真实感受,还愁孩子有话不给你说?

更多精彩内容
扫码直达


樊登读书会
我们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学习型社区
是倡导全民阅读的先行者
书籍:事业经营、家庭教育、心灵成长
愿景:帮助全民养成阅读的习惯
口号:Keep Learning 每年一起读50本书


    关注 樊登读书会揭阳分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