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的远行,似乎就是一场追寻明的旅程,如今算是圆满地落下了帷幕。只是,结束即新生,我刚刚完成了蜕变,却也要同时踏上,新的征程。...



辽远的夜空中,最明亮的一颗星正在闪耀。夺目的光,不可一世的傲气,散了满天的魅力。

山村里星罗棋布的天幕,让我这个在雾霾的环绕中活了十八年的城市少年,忍不住啧啧称奇.我目不转睛地盯着那颗最璀璨的星,感慨着自然的神奇,细细体味着前所未见的壮阔。似乎那颗星,就代表了整个宇宙的深邃与浩瀚。现在的我,又回到了雾霾的环绕,看着黯淡得只能靠灯光映衬出点滴色彩的城市夜空,努力回想着繁星满天的样子,试图让脑海中的那片闪亮,覆盖眼前的这片惨淡。但我的心却突然一颤,有些心惊地意识到一个当时被我忽略了的事实——无数没有那么明亮的星,同样也在努力地闪耀。泸沽,明的初寻

对我而言,十八岁的到来,不该是在高三复习时度过的那个匆忙而无趣的生日,生日前后的我,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反倒是考场上最后一门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那刹那,才让我真正感觉到,我一直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十八年人生,算是彻底与我告别了。

结束即新生,来不及缅怀已经深深烙在心中的旧时光,就迫不及待地要去拥抱新生活了。

十八岁的少年,高考之后的狂欢,如今仍旧风靡的毕业旅行。似乎,每个高中毕业的年轻人,都要用这样结伴远行的方式,作为自己十八岁的成人礼,献给那个极力想要闯荡天下的自己。我亦不可免俗,没过几天,便踏上了前往云南的旅途。

昆明的艳丽,洱海的秀美,丽江古城的惬意,玉龙雪山的高远。那些云南之行中必去的景点,确如旅游指南上记载的那般风景宜人。可我却始终只是一个过客,匆匆地前往,短暂地停驻,再悄悄地离开。那些景点的样貌,不过是留存在了我的手机相册当中,成为了一张张色泽饱满的照片罢了。正当我开始感到些许厌倦和无趣的时候,泸沽湖来了。

彼时的泸沽,不如现在修建起高速公路和小型机场后一般便捷,我乘坐九个小时的面包车,在颠簸的山路上盘旋一天,经过了无数塌方和滑坡,终究进入了那个传说中的“圣灵之地”。那样艰苦卓绝的行程,反倒是让我这个一直信奉“有多少付出,便会有多少回报”教条的人,越来越期待着隐藏在崇山峻岭之中的泸沽,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

清晨的阳光,洒向波光粼粼的湖面,又映在湖边古朴的青石板路上。湖水的澄明,随着微风的吹拂,荡开一整片的浩淼,远山的瞭望,似乎是望不见对岸的湖中间的孤岛。我静静地坐在湖边,渐渐地陷入那个空灵而纯粹的世界,慢慢地忘却我的烦恼、我的喜悦、我的一切心绪,终于在明朗的景致中,真正感受到生命与自然交融的美好。

静坐湖边的陶醉,很快便被另一种更加迷人的感受所取代。我与同行的伙伴、与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与同样是满怀着热诚却还未寻到方向的年轻人一起,绕湖骑行。曾经只把单车当作代步工具的我,此刻却体会到骑行的魅力。夺目而璀璨的阳光,飒爽的清风,平静而不失吸引力的湖水,欢快的开怀大笑。原来,生命中真实的快乐,不是电视中那些丑态百出的综艺,不是网络上那些故作荒唐的段子,而是在自然的浸染中,去感受极致的、来自深邃宇宙尽头的和谐。

我乘着湖岸农家略显破败的独木舟,轻轻掠过湖水,用手揽起阵阵细微的波涛,被平静而充满力量的湖水包围在中央。泸沽的明,就在这自然的宁静中,就在这灵魂的质朴中,我开始体味一个此前的我从未静心思考的问题——用明朗的心,去触探人生的美。

南京,明的迷失

拖着大包小包的行李,下了火车走出车站,本想着这座城市会用泸沽般明媚的阳光,来拥抱我这个北方的来客,孰料那阴沉而压抑的天空,竟这样一直持续了两年的时光。

南京似乎是一座“不见天日”的城市,一年四季都被江南的水雾笼罩,古典山水画上的那些烟雨朦胧,在这里都能找到最真实的原型。偶得的晴空万里,却也时不时地就被汽车和工厂的废气包围,让人在青黑色的雾霾天气中,渐渐失去了分辨水雾和阴霾的能力,开始厌倦一切遮蔽了阳光的阴沉,并慢慢地开始厌倦这座城市的迷蒙。

全新的大学生活,似乎也不如在出发之前的想象。拿着学校寄来的新生手册,对照着网上的各种攻略,细致地给自己的行李打包。父母似乎并没有什么离别的愁苦,但在眼神中,仍然恍惚间闪烁着对于我独自上路的担忧。南京的天气太热,你们和我同去过于辛苦,我摆出这些冠冕堂皇的孝顺借口来说服父母安心地目送我远行,实际上只是十八岁的叛逆和莫名的矫情,让我始终觉得,到大学报到,是一个必须独自完成的重要仪式,要在掺杂了喜悦与紧张的情绪之中感受新生活的滋味。

但是,南京的天气并没有想象中的炎热,报到的流程也简单到几乎没有什么辛苦,更重要的是,原本的期盼和紧张,在这成百上千的新生中间,竟显得过于千篇一律,那种庄重的仪式感,也在这乌泱泱的人群里瞬间烟消云散。

开学典礼、军训、上课、社团活动……慢慢地熟悉了大学的新生活,慢慢地融入了南京的城市空间,这才发现,真正的失落,绝不仅仅是报到初那点不值一提的小小落差,而是当原本目标明确、动力充足的生活一下子展开了无限的可能性,让人在如这里天气一般的迷蒙之中难以辨清人生的轨迹时,内心所感触到的那种真实的惶恐。我向来无所畏惧,唯独害怕失去了前进的方向;摸黑前行,就意味着我随时都可能在一片盲目之中跌入深不见底的深渊,摔得粉身碎骨。

我唯一的解决方式,就是让自己忙碌起来,繁忙的生活会挤占我思考人生的可能,少一点在常人眼中过于矫情的多愁善感,也能让我多一些没心没肺的自在。认真地学习知识、不断地读书汲取营养、热情地参加学生会和社团活动、如痴如醉地走遍南京的大街小巷……大学的新生活,褪去了原先还有些神秘但是令人无限向往的面纱,更失去了最初期待的那种虽然未知却是焕然一新的神奇面貌,渐渐演变成一种毫无意义的忙碌。这样的忙碌,并未使我的生活充实,也没有让我获得什么难忘的收获,只不过是给我的空虚找一种逃避的方式,远离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从而得到吸毒式的片刻的安心,或是溺水后短暂的喘息,然后继续着慌不择路、四顾无人的莽撞。

我终于,还是在远行中,逐渐失去了方向。

高武,明的新生

迷失了明的大学生活,唯一能够让人心存希望的地方,便在于这毫无意义的忙碌之中,存在着向正确的方向前进的可能性。在不知不觉中,也许我已经做出了令我无悔的抉择。

踏上前往贵州的硬座火车,三十多个小时的又一次远行,便是这样的一种抉择。

对于支教的认知,仅仅停留在小时候起,停留在电视屏幕上那些格式化的景象,偏僻但秀美的破败山村,贫穷却善良的一群孩子,幼稚又成熟的年轻教师……求知的渴望,传道授业的高尚,永远都伴随着泪水与不舍的分别。从没有想到过,如今的我,也将成为他们的一员,去重演那些从小就被“感动”的场景。

真正地成为一名支教老师,才明白,电视屏幕上的画面,终究是片面而单一的呈现,真正的支教生活,远比那些被人赞扬的“高尚”要更加深刻。

似乎在我还未成年的时候,城市繁华中的声色犬马、电视网络上的喧哗吵闹、周遭生活里的人情世故,都让我原本如一张白纸的心灵,过早地被泼上了五彩斑斓的染料,并不断地被覆以新的颜色。而在贵州高武的二十天生活,却让我感受到童年时代纯白的纸复归时的喜悦。

我差不多快要忘记,上一次呼吸如此纯净和清新空气时的心情;而那种与人交往时真挚诚恳敞开心扉的坦诚,更是已经许久未曾体验。而在高武的这段日子,却实实在在地唤醒了我这些尘封已久的感受。

二十多天的时光,我似乎又慢慢地找到了心的方向,那种澄明而真实的生命体验,又鲜活地回到了我的心中。条件落后的山村,完全没有城市中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我学着村里人的生活方式,学着在井边打水,学着到河里洗澡,学着用灶台烧饭。那种看起来不可思议的慢节奏生活,却真正带着生命最原始的律动,让我惶惶了一年的心,渐渐找到了自然的归宿。

备课、授课、批改作业……每天的生活虽然忙碌,却也内心充实。但最令我感到震撼的,却是在晚上漆黑的小村里,仰望星空时候的感动。

每年迎接支教老师时,孩子们的惯例,是要带着我们去小山包上看星空。没有路灯的照耀,村子显得格外寂寥,我们一行人的欢歌笑语,倒有些显得不合时宜。踩着湿滑而陡峭的小路,灵活的小孩子成为了我们登山的向导,虽然只是个小小的山包,却也在那样的环境中变成了一段难行的路。

只是,在登顶的那一刹那,我突然触碰到了进入泸沽时那种经历不易之后初见美景的震撼,眼前的这片星空,着实让城市里的我第一次见识到数不清的繁星和闪着亮光的银河。我忍不住大呼小叫起来,孩子们在一旁哄笑着,善意地嘲讽着我。

“老师连星星都没见过啊!”

我岂止是没见过星星,我更是久违了这种天空的明朗和心灵的纯净。霎时,我突然地想通,我一直苦苦追寻着的明,其实一直都在我的心里,只是生活的喧嚣过于吵闹,让我在不知所以的庸碌生活中逐渐失去了对本心的坚守,那些迷惘、那些慌张,便也是顺理成章。每个人的心里,都有那样一份源于自然的质朴,唯有让灵魂静下来、停下来,才能真正召唤出这份心中的明。

细细想来,这场十八岁的远行,竟这样轰轰烈烈地持续了将近两年。我的身体踏过遥远的山河,我的心灵也历经坎坷的长路,终于在二十岁的关口,得到了我一直希冀着的新生。我一直想要成为最明亮的那颗星,在世间耀出最为璀璨的光芒,赢得所有人艳羡的目光。只是这样的追求,过于盲目,违背了内心最本质、最淳朴的自然力量,反倒成为了我前行的羁绊,推我入了那迷失的泥淖,苦苦寻求出路,却始终一无所获。但那星空的魅力,在于最亮的星的耀眼,更在于所有的星的绽放。成为那颗普通的星,也同样可以满足,满足于内心的踏实和安稳,陶醉于真实的欣喜和美好。十八岁的远行,似乎就是一场追寻明的旅程,如今算是圆满地落下了帷幕。只是,结束即新生,我刚刚完成了蜕变,却也要同时踏上,新的征程。


    关注 孤独的异见者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