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倦了,就到上伏转转

 

经历了千余年繁华热闹的上伏村三里龙街,曾被海内外许多考古专家赞道:华北上伏的三里龙街,亚赛江南小乌镇。如果有时间,或者感到累了倦了,一定来上伏转转,会让你的身心得到释放,享受一份难得的宁静。...



很奇怪,从上伏村转的回来的几天,我的心竟总不能收回来,这座小小的古城竟如此地感动着我。有人说,江南的乌镇很美,恬静安祥,有一种恍若画中的感觉,但是我却觉得少了点古朴;有人说,平遥古城是明清商业繁荣的典型,但是现代气息太重,又太过喧闹,行走其中,人的心总不能安静下来。上伏则不同,古朴静谧,自然开放,又较少有现代人的掺和,而且因其独特的历史地理位置,遗存有大量的豪家宅院、商业会馆、店铺、庙宇等,行走在这里,既能感受到这儿独特的建筑风格,欣赏精美的不同雕刻技艺,感悟明清繁华的商业气息,更能让自己的心灵得到释放,享受到都市生活中难得的安宁。



上伏村历史上曾称河阳镇,建村时间据说已有二千多年,一座村庄能称之为镇,可见其曾经的繁华与地位。西晋泰始时(265-274),河阳镇为“濩泽名区”。上伏村依山傍水,建于沁河东岸,沁河浇村西南而过,历史上与河西岸的下伏村为一个行政村,因分处河两岸,又分别称为东河阳、西河阳。之后又因为一个美丽的传说,而被老百姓称为上佛村和下佛村,建国后简称为上下伏村。2009年,上伏村被评为山西省历史文化名村,对于其历史地位给予了肯定。上伏村的人民是开放的,负责任的,眼光又是远大的,对于历史留给后人的珍贵财富,他们小心地加以呵护,在新农村改造中,他们选择了绕开古城,在古城外加以建设的方针,既适应了现代社会的发展,又有效地保护了古建筑,这充分证明了上伏人民博大的胸襟。



古东阳河镇只有一条商业街,东西而过,人称三里龙街,是沁河流域历史上远近闻名的官商大道,为古商家西出临汾运城,东去泽洲的必经之道。两头设三关五券,东头两券俗称东门关,如今的东头外券为明万历二十八年重修建筑,券门长八米,门侧嵌有重修东券门碑,券门内幽深清凉,成了百姓们纳凉、诉说家长里短的绝佳场所。



离东头外券不远即为东头内券,东西两头均为此建置,有效加强了城内的防御。东门两座券门都是城墙门洞,厚近8米,顶侧可通人,用于驻兵防守。



上伏村主要有赵(世德)、李(焕章)、王、马、栗等几大家族,还有明代迁至上庄的天官王国光、迁至郭峪村的陈廷敬家族等等,是一个多家族多姓氏的历史村落,侧面反映出历史上上伏村曾是各方人才汇聚的区域中心。



东门关口的于氏官宅以及百年石榴树。院内北房为正房,建于一米多高台阶之上,两侧各建略低的偏房,院内东西两侧各建两层楼房,在明以及清早期建筑以硬面砖砌至顶的镜面楼形式为主,门窗主要有拱形和方形两种,装饰较少,整体立面简洁又不失宏伟壮观。



于氏始祖院与于氏官宅沿街分立,院内正房损毁严重,南房还保存完好,院角一株丁香树已有近三百年历史。



石灰营销院。相比于氏官宅,这所院落显得简朴了许多,正房开始出木挑檐廊,结构看上去多了层次感。院内的两位老人相依为命,这也是目前很多古村内面临的问题,年轻人大多不愿居住在老宅内,只剩下老人留守,使得老宅空置而常年无人管理与维修,很多宅院已是人去楼空,只能任其荒废。



栗家油坊院。



古街口的一棵八百年古槐,为金大定年间赵家栽种,八百余年来见证了赵家的兴衰,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呵护着这块土地上的生灵。人们站在树前,静静地望着这棵老树,突然会觉得自己很渺小,人生不过百岁,与八百年相比,生命何其短暂也。可是,对于这棵老树而言,谁又会为它感概生命之脆弱呢?昔日郁郁葱葱枝干茂盛,在大自然的雷电中又不堪一击只剩朽木一棵。八百年太久,可是与人类的历史、与浩瀚的宇宙相比,不也只是沧海一粟吗?



这是赵家胡同,同时又是冀商会馆。赵家最初的居住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赵家生意兴隆,财源茂盛,名震晋冀鲁豫和苏杭二州,加上人丁兴旺,家族发展很快,建筑面积不断扩大,房舍院落不断增加,逐渐在村西街建了 “世德堂大院”即现存赵家民居建筑群。“世德堂”号既是住宅堂名又是赵家历用的商号。



赵家新院始建于道光二十年(即公元1840年),是世德堂大院中修建最晚的院落,故称新院,也是赵家大院群中保存最完整的一组。新院大门由青砖砌券,坐东朝西,二层为敞口小楼。门脑嵌一青石匾额,上有三个苍劲有力的阴刻大字:“挹爽居”。



赵家新院。第一进院为南北向狭长院,院内南面是书房院楼房,有一门一窗与院相通。东侧正对照壁为二进院院门。



二门门头一块木质匾额上书有“琴鹤家风”四个字,笔法流畅,耐人寻味。两边木雕雀替透刻菊花、莲花,门脑中央篆刻一“寿”字,特别突出。与门洞相连的扇屏上方横镶有五个篆字:“仁、义、礼、智、信”,这是赵家先祖谆谆告诫后人怎样做人的训言和处事为人的标准,时时展示在进出院门最显眼的地方。



西侧墙上镶嵌一面大照壁,照壁中央雕有团龙戏珠,制作艺术非常高超,显示出当时社会能工巧匠不凡的构思和技能。



赵家新院第二院。二进院门内,四面均为二层楼,出挑檐廊,栏杆工艺造型大方,设计典雅。东面厅房也是前后院之间的过厅,东南角为三进院大门。



三进院院门全是木质结构,门头有匾额,刻有四个凸体真楷大字:“恭俭荘敬”,匾额顶端的卧阁上雕莲花、石榴等花草图案。



赵家新院后院,亦为主院。第三进院为新院的主院。院内四大八小结构布局,周边两层楼,外挑檐廊,楼杆栏板全雕有花纹图案。正房东厅房坐落在三级高台上,显得高大威严,两层均用隔扇门窗。南北厢房对称布局,角落有厦楼,只有西北角一处楼梯。院内东北角有一所三层高楼,是整个新院的观望楼。



从赵家院出来,一条狭长的胡同贯穿南北,紧临新院北面原为赵家后花园,园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如今却成了一片废墟,不见当年风景。赵家新院是清代的建筑风格,房屋高大、宽敞,采光良好,至今完整地保存下来,它标志着当时赵家还处在兴盛时期(道光二十年建),但可惜的是此大宅修建54年后,即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赵家就适逢不幸,逐渐衰败下来。到了光绪二十年十月,赵家“世德堂”后辈人赵毓卿同胞弟将祖上新院全部房产卖给了卢姓(改称“乐山堂”)。



大王庙创建于明万历三十年(即1602年),位于上伏村中古大街的东段,西距大庙50多米。庙内祭祀的据传为宋末谢绪,愤宋之亡,投水死,被封为黄河之神。金龙为其生时建亭之所(亦说为其葬身之地),排行第四,故名金龙四大王。寺庙坐北朝南,前后两进,门楼高大雄伟,具有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龙头凤翅密排多层,层层外伸,悬空而上,飞檐翘角格外美观。门头牌匾上书四个铴金大字:“骛澜慈戬”,背面书“□绥司”;下边还有一块横字匾。



上伏村最有代表性的当然还是这条历史商业街,在大街两侧各种商铺林立,客栈钱庄、油坊烟巷、布店染坊、酒馆饭庄、煎饼麻绳、杂货典当、药铺粮行、会馆驿站等等,各有各的特色。



栗家大院。院内东为两层楼房,西房则为三层楼房,均出檐廊。西南建有瞭望楼,是村中最高的一类建筑,它位于院落一角,高5层,顶层木结构屋顶,楼身为砖结构,旁开小窗,是宅院内看护瞭望之用。



西内券则是两层阁楼形式,底层中间券门,二层三开间砖木结构,进深四架椽,外面一侧开方瞭望窗,里面一侧为檐廊形式,券门上阴刻“古道淳风”四字,外券上阴刻“爽挹西山”四字,无不见证着这座古商道的悠久与淳朴。西门券旁为文昌帝君庙,庙内现存三通石碑,因嵌于墙内而得已保存。西券门内侧是栗家巷与大街的交叉点,向内即可看到栗家大院瞭望楼。



水门关,位于沁河岸边,为旧时从摆渡口进入村内的券门。悠悠古渡口,昔日船来人往,沁河上一片繁华景像,如今的沁河几近干涸,只遗留部分码头和一座铁牛亭。历史上的任何一座古村落,从繁华到颓落,无不是时代变迁的结果,又无不充满了人情冷暖、悲欢离合与世事沧桑。历史不可能再现,曾经的茶马古道熙熙攘攘,都已归于沉寂,留存给后人的除了这片赤热的土地之外,还有勤劳、执著、朴实、善良,还有礼、孝、仁、信。

上伏村里有着太多的古建筑,有着太多的门匾,有着太多的故事,看也看不完,说也说不完,在上伏村里,又有着许多热心于古村的保护与发展的居民,在不停地奔波着。这其中不得不提到延如意老师,已年近花甲的他,教书育人近四十年,常年热衷于上伏村的相关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手书各类资料近二十余万字。去年始,又为他组建的“上伏村导游队”进行了培训,为上伏村的旅游事业做着积极而细致的工作。而这些导游小姐均为村中的年轻主妇,他们有的并不是上伏村人,却也是自愿加入到了导游队的行列中,积极主动的担负起了培训、学习和解说的任务。此外还有上伏煤矿的于国安,多年来主动为古村的宣传和发展而奔波,热心为前来参观的游客跑前跑后做好服务,等等,我想,这样的人一定还很多,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一批人,上伏村也才能走得更好,也一定会走的更远。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


    关注 阳城古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