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笑的感动

 

很讨厌的三句话。一、军训是艰难而又美好的。二、要有集体精神。三、大学是用来学习的不是用来享受的。...



最近闲得无聊,所以上网也多。再看到“最美山村女教师”郜艳敏的报导后,心里气的不行。大有噼里啪啦对着屏幕骂的冲动。

“被拐女被困深山挣扎无望,数年后成为最美山村教师。”在我看来,荒谬程度并肩于在网上传的火热的一些,诸如“见小明上吊身亡,爷爷赶忙拿起手套练拳击”的脑残笑话。但后者是虚构,前者是现实。

现实往往比想象的还要可笑。

两月前,或许现在已没人关注的某船沉船事件。

在面对几百余生命的离去时,我们做的不是反思,而是一味的歌功颂德大肆宣传感动。某厚颜无耻的官媒甚至把新闻标题改为“身为国人,何其光荣”,来证明国家是多么的为人民考虑,我们该多么的感谢上帝。

大灾面前歌功颂德之文,早在二零零八年汶川大地震时候就有。某文人写了一首诗,大致内容是,地震发生后,主席总理都很关注,党的关爱传入了废墟。“纵做鬼,也幸福。”

该诗一出,此人立刻臭名远扬。但在今年,只是将这种荒谬从个人转向了官媒,转向了一个更善于愚弄大众的媒体。

这时候就没有人再清醒了。

很讨厌的三句话。

一、军训是艰难而又美好的。

我不知道是不是从高中初中以来,每次军训结束后都要写所谓的军训报告,“官方词汇”使用过多而导致信口雌黄。反正在我心中,军训只有苦没有美好。

我心中的军训,是领导者为了更好的管理我们,而组织的一场彻底的洗脑。

况且军训的来源也是如此。

别说什么磨练意志。只有短短半个月,军训结束后,该打游戏的还是打游戏,该睡懒觉的还是睡懒觉。只是白白晒黑了好几层皮,有何意志而谈?

我没觉得和教官告别有什么好哭的。

或许几个关系好的真有不舍,但弄个全班哭,所有人哭。这是一种无趣的集体感动。

所有人都哭了,就你不想哭,别人大概会说你“冷血”、“无情”了。于是,所有人哭作一团,好一幅依依不舍军训再来三年之派。

所有人都为山村女教师的壮举感动了,就你觉得恶心。好了,你才恶心。于是,当地所有媒体都热泪盈眶,大家把壮举宣传到“感动全省”,再拍成电影,千古留名。

二、要有集体精神。

我们从小到大就被领导着,你的老师,你的上级,你的长辈。

“集体精神”在我看来也不过是一种洗脑。很烦所谓的为了集体的荣誉,下场呢,是出力往往几个人,分工大家都有。

我说的集体不是团队。团队比如“创业小组”等,是经过自己选择的,在赏罚都很分明的情况下的一种合作。而集体呢,是被动的和一群莫名其妙的人呆在一起,然后再莫名其妙的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军训。然后再莫名其妙的陷入某种情绪,从而获得部分被洗脑式的满足。

集体的弊端,大锅饭制度,想必不用多说。大家都懂得。

但是大锅饭现在仍然存在着,它只是换了一个形式,就被各种管理者予以利用,用出花来。甚至开创出了“大锅饭精神”。

对,我没说错,就是“大锅饭精神”。不过好听一点,把前三个字换成了“集体”。

三、大学是用来学习的不是用来享受的。

这点纯属是我个人的戾气。两年前,舌头还没这么尖的时候,我埋怨宿舍空调热水器统统没有。被人说了这么一句话,当时还略有惭愧。

现在谁再跟我说这个,我就噼里啪啦的骂回去。

按照此等观点,那政府是为了给人民办事的,不是用来享受的。请把公务员的工资降低,饿不死即可,要那么好干嘛呢?学校是为了传播知识的,不是用来享受的。请把各老师办公室的空调去掉,空调跟上课有什么联系呢?

大学是用来学习的,不是用来享受的。我想给我们住楼房已经是过于奢侈了,我们只是来学习的,所以每晚在操场打个地铺就好。不能给予好学的我们过多享受。

吃苦,并不意味着有意义。

很想批判的是上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的“吃苦主义”。新衣服不穿,穿旧的,发扬艰苦朴素之风,就值得赞扬了。好好的假期不休,连续上班,累死了,就值得赞扬当劳模了。

总是穿旧的衣服,新的衣服压箱底也就旧了,白白让好的也成坏的,有什么值得提倡。本来能活到七十岁工作到五十岁的,现在三十岁就累死了,国家还要负担你的家人,有什么值得颂扬的。

这也是一种可笑的感动。愚蠢的宣扬苦难的作用,好像舒心爽坦的完成事情就是一种罪恶一样,必须要把你的困难体现给大家看,你的所作所为才有意义。没有困难也要制造困难。

于是要求有更好的宿舍这是一种罪恶,于是按时劳动按时下班这是一种罪恶。

于是我们只要看上去很努力就可以了,于是我们只要有感动就可以了。


    关注 再誊一遍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