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真年代

 

给拉黑老师...



昨天看马丁·斯科塞斯的《纯真年代》 电影真是不好看,典型的文艺商业院线大片,有名演,有手笔,有以一战前的资本主义上流社会为磅礴的格局,又有冗长的单线叙事。啊 多么无聊的剧本和电影。

然而电影之中的那些上流社会人员,他们谈论庄园 置业 艺术品,穿最时新的衣服,参加聚会,为某个先生新买的房子提供装潢意见,去欧洲度蜜月,在伦敦订制行头。他们就和现在的那些有钱人一模一样。

只因互联网的便利,原本神秘的上流社会用一种直观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就像一百多年前资本主义国家里的普通民众,瞻仰名门贵族的生活方式,用自己的美貌、智慧和各种资本,置换一张通往金钱社会的门票。追逐他们的脚步,讲究奢侈品、游轮度假和名人聚会。

我们关注网红,研究时尚,学习她们的穿着、妆容和生活方式。我们努力靠近一种有钱式的审美。《纯真年代》里的一切都能和如今的生活对接上轨,与其说我们是在追逐贵族,毋宁说我们就是这些贵族。因为我们和他们一样时髦、喜爱奢侈品、注重交际圈,以体面为荣。

Kenzo的虎头,Givenchy的沙皮狗,巴黎世家的机车包,也许有一天,我也会和那些知乎里关于口红问题下面的答者毫无分别,在金钱的面前向真正的美低头。像他们那样说一句“不管YSL好不好用,但它是我见过最美的口红。”

它真的美吗,到底是它原本的美打动了我们,还是我们在昂贵的价格和知名的品牌形象前失去了我们的审美?

《刀锋》中的拉里,那位生在上流社会却执意为自己的精神世界做些什么的男主角,抛弃熨烫工整的燕尾服,告别深爱他的未婚妻,穿着普通的长衫长裤,坐上押运奴隶开往远东的货船去印度体会密宗。他没办法让他的亲朋好友理解,也理所当然的遭受上流社会的斜眼以待。而现实生活里那些试图为自己的倾向而与主流社会做出些斗争的人们,最后的下场不过和我那位徒步从上海走回绍兴的摄影老师一样,在西双版纳一栋破房子里稀稀拉拉的贴上他的摄影作品。无人问津。

我一定是对营销、包装和交际拥有巨大的心结,才会这样不厌其烦的提起这个课题。这个世界不属于真正的我们。我们必须表现自己厉害,别人才会认为你厉害;必须表现自己的牛逼,才会得到别人的探寻;“今天和荷赛一等奖获得者xxx老师吃饭【图片】【图片】【图片】” 假如你不曾将这一切输出表现过,那你就是从未和他共进晚餐。

不做记录的人,不为自己的生活留下痕迹,不给自己的所作所为加上扩放器的人,根本不配让别人尊重你。

“心有刀锋梦,无奈斧背命”是瞎眼给《刀锋》的短评。

“那位因十三蚊即买到格仔包的女孩,你也总有一天会走上爱名牌包包的道路”——mission ins comment


    关注 maitenant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