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我的灵魂支柱,希望不会是唯一

 

好友回顾被杨先生文字滋养的巴黎留学岁月。低潮期是遇见自己生命中作家的好时候。这是真的。...



庚寅年中秋夜,在浦东机场哭的稀里哗啦,和家人们挥手告别,前往巴黎读博……那个时候的航班大多还没有独立娱乐系统,红眼航班上,我用Touch刷完了张小娴全集。初到一地,就算离群索居,前三个月还是在满溢的新鲜感中愉快度过。尽管刚到电脑就彻底罢工了,尽管食堂饭菜难吃住宿条件艰苦,尽管总是捉襟见肘入不敷出……随后的日子,和大多数的留学生一样,学买菜,学做饭,学管道维修……学各种独立生活技能的同时也努力学习。从一开始的听不懂,无限绝望打击中寻找希望,不断听课堂录音,不断问东问西,结交新朋友,日子也算是好过。买好了特价机票就开始倒数计时回家的日子,把想吃的不想吃的统统列出清单,现在想来倒也觉得有些可爱。



常有人会问我读博哪段时间最难?虽然因人而异,我个人还是觉得最后论文写作阶段是最煎熬的。对于人文社科类的学生来说,这绝对是一场持久战,所需要的忍耐和体力怕都是前所未有的。每周至少一次的“面圣”,看着老师一段一段到一页一页的删除和重写标识,好几次都直接泪崩,内心不断旁白“我这样一字一句地写,您这样一页一页地删,我什么时候才能够回家啊……”现在回想起来是锻炼,是磨砺,可在那时的我的眼里,是一次次的自信心瓦解……所谓祸不单行,就在最艰难的时刻,曾经坚信不疑的我们与众不同的异地恋终究也没有什么不同,爱情亮起了红灯……你以为你的人生到达了低谷,错!没有最糟,只有更糟……身边的好朋友们陆续回国,突然住院手术的妈妈又对病情闪烁其词,惊弓之鸟的我彻底崩溃了……

那个时候微信朋友圈还没有现在这么主流,我还在天天以批阅奏折的心情刷着微博。有一天,死党@我了一个段子,留了一句话给我:“你的问题是书读得太少又想的太多。”那一瞬间,我真的有被电击的感觉……我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画面竟然是小时候为了买新版的《围城》留存顺便买了配套的《洗澡》,一红一绿。那个时候的自己读《洗澡》还不太能真正品出先生的幽默,却特别喜欢先生给《围城》写的后记,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那个时候就幻想过无数次自己的未来,也一定要找一个志同道合的人,乐呵呵一辈子。还有就是后来红极一时的《我们仨》,悲怆温暖。我喜欢先生的文笔,不做作。就好像下手打也打得不那么疼,打完了还不忘记帮你揉一揉。那种经历种种后的淡定从容,是此时此刻的我无比需要的支撑。

随后的一段日子里,我几乎找遍了网络上所有先生的只言片语,总是能时不时给自己支持。先生曾提到过年轻人要多做笔记,结果当老师批评我语法错误总是重复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她好像先生附体,随即我乖乖拾起遗忘多年的笔记本开始手写记录自己的错误。年轻气盛,曾以为的轰轰烈烈,曾向往的一番作为,曾固执的与众不同,都在先生淡淡一句“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下化为了绕指柔……

中学时期的我特别喜欢鲁迅,读大学的时候有位学长特别不屑地对我说:“喜欢鲁迅的人都是因为书读的太少。”当时的自己憋得满脸通红,也没有想到一句可以反驳的话语,为此还耿耿于怀了好一阵子。现在想来,学长说的也对,人生经历一些后,自然会读更多的书,兴趣爱好,心得体会也会渐渐不同。同样的文字不同时刻读起来也会有不同的感悟。

论文冲刺时期,我的分心几乎都给了先生的文字,还包括先生的一些八卦新闻。有一段说到费老“痴心不改”,先生送他下楼时淡淡说了一句:“楼梯不好走,你以后也不要再知难而上了。”满满的画面既视感。也是在那个时候的巴黎又一次遇见了朋友的导师夫妇,也是一对学术伉俪。于是慢慢放下过去的自己,也开始畅想自己的下一段恋情。

甲午年末学成归国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预定购买先生的最新全集,等了好一阵子,书到的那天迫不及待把每一册都拿出来翻阅。爸爸说家里要重新装修书房,到时候就有书柜供着它了,我才答应整箱放在床下,不过还是抽出了一本放在床头。



再后来,找工作、谈恋爱,忙得不亦乐乎。有一次在校园里的格言录上看见一句名言的落款是钱钟书,立马想联系学校宣传部门,因为印象中那句话是先生写的。随即觉得自己好笑,他们之间哪里有什么知识产权之争。前几日在朋友圈看到先生病危的消息,内心一紧,随即看到相应报道说常规体检云云,松了口气。直到今天下午朋友圈里看到新闻……突然没有了工作的状态,死党对我说“觉得灵魂的支柱忽然就坍塌了”……我也突然想起了先生的文字鼓励我“快乐地把忍受变成享受”的时光,想起先生的淡定从容是我羡慕还没学来的,想起先生说男女相处相互理解最重要。先生给予我的所有都是那么弥足珍贵,我却毫无机会说声感谢……惟愿一路走好,团聚欢愉!

谨以此文祭奠我的灵魂支柱,还有那逝去的美好时光。


    关注 高婕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