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也会让青少年失去生活的勇气

 

还没有到晚上九点,十八岁的儿子,泰勒.克莱门蒂,爬上了连接纽约城和新泽西的乔治华盛顿桥。在从这座冰冷的混凝土建筑上跳下去之前,他更新了自己Facebook的状态“Jumpingoffthegwbridgesorry.”...

不久前,简.克莱门蒂的身份还只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一位兼职护士和社区教堂活动的积极分子。2010年9月22日,她所熟悉和热爱的生活分崩离析……

还没有到晚上九点,简十八岁的儿子,泰勒.克莱门蒂,爬上了连接纽约城和新泽西的乔治华盛顿桥。在从这座冰冷的混凝土建筑上跳下去之前,他更新了自己Facebook的状态 “Jumping off the gw bridge sorry.”

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年轻人死于自杀,但小泰勒的死却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就在小泰勒自杀前几天,罗格斯大学里的学生通过互联网对小泰勒进行侵犯和嘲弄。


泰勒.克莱门蒂(图中)在高中毕业典礼上与父母兄弟合影
悲剧指向一个事实:数字技术可以改变年轻人的命运,数字暴力可以彻底毁掉一个年轻的生命。

没有谁希望相同的悲剧落在自己孩子或爱人的身上。设想一下,一位青少年滚动浏览着极具侮辱性文字的弹幕,在社交媒体上接受同学们的嘲弄或恐吓,或者自己的亲密照片被公布在网络上(旁边还附带着自己的电话号码及地址……)

省略一万字。简.克莱门蒂成立了一个基金会,用于呼吁社会重视网络暴力对年轻人的致命伤害。

泰勒.克莱门蒂基金会成立五年来,社会各界都参与到他们的公益事业中。

年轻人因缺乏自信或担心自身安全而容易成为被恐吓对象。根据2011年针对12-17岁少年的调查,90%的被访者没有意识到(其言谈举止)会对他人造成痛苦或伤害。

去年十月,(美国的)广告委员会就曾联合强生、苹果、谷歌、Facebook、Adobe和Twitter,举行了主题为『我作证』的反恐吓倡议活动。活动的主要内容,就是对社交媒体和聊天信息中,对有恐吓意味的内容回复一个带眼睛的表情,表示『你看到了暴力恐吓』。

如同那位美国历史上的失踪儿童,他的不幸遭遇改变了美国历史。1979年5月25日,6岁的艾坦(Etan Patz)准备第一次独自出门。这个纽约小男孩信心满满,告诉父母要自己穿过两个街区,去搭乘校车。得到同意后,艾坦背着书包,头戴印有“未来航班机长”的帽子出发了。可这竟是父母与孩子的最后一次见面,在这短短的上学路上,艾坦失踪了。

1983年,里根总统宣布艾坦失踪的5月25日为“国家失踪儿童日”,美国社会开始真正重视失踪儿童问题,并开启了为期近10年的“牛奶盒寻人活动”。作为美国最知名的失踪儿童,艾坦的不幸遭遇永远改变了美国,直接影响了接下来一系列法律出台与制度更新,挽救了无数美国儿童。


    关注 佐声道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