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闻道  世界上有两种核:专家的核与群众的核

 

长期以来,类似的事情中专家们和群众之间似乎总是存在一条鸿沟。是什么导致了同样的事情在他们眼中如此的不同呢?...



苏晗(朝闻道主编)

可道 | 朝闻道中国记者站

© 
2015-2016 可道 kedao.org.cn

Beijing, Guangzhou, Hong Kong, Shanghai, Qingdao

你知道这几天最热的话题是什么吗?奥运,连云港。最近在知道了一大型核废料处理厂可能要落户连云港之后,连云港广大群众的反应是这样的:



而这次,知乎上的大神们都已经看不下去了,他们拿出了这样的干货:





经过反复推理、证明、计算以及国内外实际案例的对比,说明这个项目影响并不大。然而他们似乎挺尴尬:



长期以来,类似的事情中专家们和群众之间总是存在一条鸿沟,这感觉专家和群众完全就是生活在两个世界的人。不过别惊讶,其实起码30多年来一直是这样:



专家与群众对于30种不同活动/项目风险大小的打分,原始数据来源于Slovic1981年论文
图中群众组数据根据原始论文进行了平均 [1]


这个是1981风险管理专家Slovic在美国进行的调查,他调查了三组不同背景的群众,以及一组风险管理方面的专家。Slovic找到了30种当时比较常见的而又有一定风险的项目或者活动,让每一组的人对这30个活动的风险大小进行排序。结果不出意料,这些事情在专家和群众眼中就是两回事儿!最明显的就是核电,群众组普遍认为核电具有极高的风险,而专家组给予的风险评级只有中低级,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距呢?

专家之所以是专家,因为他们知道各项活动的“客观风险”是什么样的。对比专家的判断结果和每项活动每年造成的死亡人数,发现他们之间有非常好的相关关系,但是群众给出的风险排序就和死亡人数没啥关系。也就是说,专家的标准主要是依据客观事故损失。那么是不是群众因为没有认识到这种客观的损失才和专家们不一样呢?

专家的标准主要是依据客观事故损失


结果更是大跌眼镜,因为对群众组的调查发现,大多数人认为核电事故造成的平均每年死亡人数并没有多少,这和他们给予核电高风险评级又互相矛盾。所以又是什么导致群众和专家在核电上面的分歧呢?

让我们重新回到那张专家与群众的排序结果图,可以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同样都是放射性风险,专家给出的X-光照射的风险要比群众高出很多,这和核电完全相反。事实上,拍一次胸片所受到的辐射与在核电站周围居住一年的接受到的辐射剂量几乎相等(0.2毫希左右),但是人人都知道这两个完全不是一回事,所以又是哪里不一样呢?

如果说风险在专家的眼中可以对应到一个具体的死亡率或者是财产损失的数字的话,那么风险在群众的眼中是一种有“性格”的事物,在专家眼中可能两件事情是同样的风险,在群众眼中由于“性格”不同就会完全是不一样的东西。

风险的性格由一项活动/项目的特点决定,这些特点其实包含了很多方面,包括群众是否自愿参加到这项活动中,是否可控,科学上有没有结论,是否熟悉、发生了意外是否致命的、是否引发大灾难等等。这些特点有时候是相互关联的, 比如一般对于自愿参与的活动都是比较熟悉而且不致命的。所以总的来看,活动/项目的特点包含了两个方面, 第一就是这项活动是否是新的、未知的、不自愿的、长期的, 第二个方面就是发生意外产生的结果是否是致命的、波及的范围有多广。

拍一次胸片所受到的辐射与在核电站周围居住一年的接受到的辐射剂量几乎相等  图片来源:网络
如果我们拿这两个方面再来重新看核电与X-光照射这两件事的话,就会发现,它们在第一个方面上几乎是一样的,但是在第二个方面上的差别就很大。在群众的眼中,核事故所造成的死亡比其他形式更加可怕,可能会引发大规模的灾难,并且核战争或其他影视作品会让大家觉得,核事故所带来的影响会是灾难性的、不可挽回的。而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可能会引发大规模的灾难。进一步调查发现,假设未来一年事故频发,群众认为核电所造成的伤亡可能会是平常年份的上万倍。

风险的这种“性格”还会和被调查者的自身经历有关。2013年,顶级学术期刊PNAS(《美国科学院院报》)上刊发南京大学的研究成果,揭示了连云港地区群众在发生福岛核事故前后对于核电的风险认知情况:

发生福岛核事故前后,连云港市民对在港城建立核设施的态度变化[2]
可以看到非常明显,发生了福岛核事故之后,反对的比例从13%增加到了54%,中立的人数减少了近一半,而支持者只剩下不到10%

事实上,对于核电以及转基因这类事件的风险,大多数人都没有切身的体验或者专业的知识,关于这类事情的讨论频率越高,群众所认为的风险就会越高。日常生活中对于事件不恰当的讨论也会让人们曲解风险的“性格”。

对于风险管理专家而言,早已不满足于仅仅计算某项活动的风险,越来越关注如何和群众进行风险交流,尽量缩小现在专家与群众之间的认知鸿沟。任何一项活动都不会是冷冰冰的数字,希望每一个类似的项目都能找到技术可行、群众接受的方式吧。
(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参考资料

[1] Slovic P, Fischhoff B, Lichtenstein S, et al. Perceived Risk:Psychological Factors and Social Implications[J].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Society A, 1981, 376(1764):34-34.

[2] Huang L, Zhou Y, Han Y, et al. Effect of the Fukushima nuclear accident onthe risk perception of residents near a nuclear power plant in China.[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3, 110(49):19742-7.

责任编辑:骆桃桃
作者简介
苏晗,北京大学环境管理系在读硕士研究生
致谢
特别感谢苏海伦为本文章提出的宝贵建议
©️ 2015-2016 KEDAO
朝闻道|可道
带给您全新的绿色新闻阅读体验!
朝闻道编委会
苏晗
王鑫
朝闻道欢迎全球关注环保议题的朋友们提供新闻素材,
并期待您加入朝闻道记者站,与我们一起
可持续,道未来
新闻线索、来稿或简历请发至
zhaowendao@kedao.org.cn
更多信息,欢迎关注可道官网
www.kedao.org.cn


可道是致力于中国环境观察和可持续发展的全球网络,欢迎您关注我们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华盛顿 • 洛杉矶 • 费城 •阿姆斯特丹 •悉尼


    关注 可道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