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先学会感知文字?

 

更强能力的感知,其实也是领悟的能力...



听了第二期的写作课发现第一期的写作课听得不认真,知道老师布置的作业是要去动手找不同文章里面的文字的词性。但是,对这样做的目的思考的不够,也找了几篇文章,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第二期写作课第二节课听完后,有一点明白了,这个作业练习的目的不是去找文章画出来词性就可以了,目的是要去感知作者的感知。通过画词性这个方法,来感知不同的作者的感知是什么样的。

提高自己的感知为什么这么重要?

通过画词性的方法,去感知到作者的感知,这其实是在另一个维度上扩大自己的见识,让自己受局限限制的感知尽可能多的见多识广。

提高感知如果是另一个方面上的见多识广,那相应提高的也同时是理解能力。我们通过具体的去找作者的感知,可以让我们在感知的输入上见多识广,见识的多了,是不是理解能力相应就提高了呢?

更强能力的感知,其实也是领悟的能力,所谓的看透事物本质的能力,和这个有没有一点关系呢?

从有效沟通上来说,只有多维度的感知,才会有多维度的表达。想要在沟通的时候表达的好,就会多去做提高感知的工作。

试着来举个具体的例子: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我自己才开始认真画,还画的不好。这里说明一下:红色是实物名词,蓝色是抽象名词,绿色是作者对这些名词的感知。

通过看颜色能让我们感知到作者对他所描述的那些名词的感知是什么样的,换成是我们也来写荷塘,也来写月色,是不是又不一样了呢?

文字不再只是文字,像微生物一样会动,在漂浮,神经末梢能触碰到它们。我只记得这些,这是认真作了一个星期的练习的同学重新对文字的感知。

具体该怎么去做?

具体的做法,暂时只想到一下几点,这个问题值得继续做功课。

找词性,通过不同的文章,感知不同的作者的感知。

还有一个可以用到的地方,比如,在反馈的时候,要透过文字表达的想法,去感知为什么作者会有这样的想法,这样的感知,可以去感知他人的世界。

包括写作课上讲到的,尝试去分析那些公众人物在遇到一件事情时到处理方式。也是在尝试通过“别人为什么这样做”,这个问题,来感知事情背后的原因,来尝试感知他人的世界。

和对注意力的控制也有关系,还需要在提高自己对注意力的控制上做功课。


    关注 不停的越过山丘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