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锄:一家不像“幼儿园”的幼儿园  树儿童馆走进三五锄 · 上篇

 

时隔半年,我们如约走进三五锄,她的真实、自由、开放,以及对于孩子那份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接纳,让我们感到深深的震撼。本期,作为厦门之行的首篇文章,希望能通过四位树儿童馆老师的观察日记,让大家一同走进这家不像“幼儿园”的幼儿园——三五锄。...





三 五 锄 与 树 儿 童 馆
一 南 一 北 ,我 们 的 相 遇 相 知


今年五月,我们将知名作家、三五锄的创办人粲然老师邀请至大连,在树儿童馆与百余位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进行了一次特别的分享,我们通过10个“失败”的故事看到了一个勇敢的教育先行者、一个真实幸福的妈妈、一个亲切率真的粲然。



而真正的结缘远远早于这一次,树儿童馆创办人于黎明这样写道:

“许多人跟我说,将这一有影响力的儿童阅读推广人请来,你们做教育起点很高。固然,我是粲然的忠实读者,但真正让我下定决心请她来,源自去年秋天读她的《在幼儿园和你一起长》,这本书让我们很受益,不仅坚定了我们做教育的决心,还让我们几个合伙人从中看见彼此,克服了诸多起步之初的困难,在合作中开始求同存异。

在我们眼里,三五锄对于儿童馆,是个挺重要的榜样,虽然起初我们没想过做一家Homeschool,但它倡导的自由人性教育,无疑与我们的价值观十分契合,尤其在我们身体力行做了近一年教育后,更能够明白个中滋味,懂得如何去学习,逐渐去找到我们自己的路。



时隔半年,我们终于如约走进三五锄,看到的并非是一个“模范标杆”式的幼儿园。相反,她并未依傍某位教育大师的经典理念,也没有先于时代高深莫测的课程体系。然而,她的真实、自由、开放,以及对于孩子那份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接纳,让我们感到深深的震撼。

本期,作为厦门三五锄之行的首篇文章,希望能通过四位树儿童馆老师的观察日记,让大家一同走进这家不像“幼儿园”的幼儿园——三五锄。
···
选 举 老 师 园 长 日    |   于黎明

“三五锄的传统是教师节做‘乾坤大挪移’,老师们来当孩子,孩子们当老师,通过竞聘,在交换身份的游戏中体验责任与权利。做老师和园长的孩子要承担老师一天职责:晨检,维持纪律,上课、陪伴有情绪小孩,哄睡,陪睡,陪上厕所换衣服,送园等等。原来的老师可以做一天撒娇的小宝贝。用这样的方式,体会双方的不容易,每一天的不容易,成长的不容易。”



一共有14个孩子参与活动,申请竞聘的有10人,乍一看参与率很高,可是一到演讲环节一些打酱油的孩子就原形毕露了,说“老师是专门给小朋友擦屁屁的”有之,“老师就是打蚊子(厦门蚊子多)的”有之;更有甚者,竟然说“老师就是陪睡觉的”。轮到竞聘园长的葫芦说话了,他扭捏了半天。忽然对着话筒大声说“我长大后,要把贝贝打死,跟她结婚”(注:贝贝是三五锄园长)。就这样,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葫芦以14票高票当选本届园长。

三五锄的教师竞聘混乱、慌张,与我之前的想象一点不一样,可就是这些胡说八道,让我看到了老师和孩子们之间美好的关系连接,因为人与人之间最美妙的是——我肆无忌惮讲你坏话,你却爱我。



后来在二楼碰见开完研讨会的葫芦,我伸出手想摸摸他的头恭喜他,贝贝用眼神阻止了我悄悄的说,“他发现当园长要做好多事有些后悔”。然后,她俩到一楼去谈心了。(最新的情况是他弃权了,老师们接受了他的决定,和他一起去面对成长的烦恼。)

后记 >>>与一般幼儿园不同,三五锄没有明确的理念和大纲,也不试图向孩子们灌输或框定什么,教师们信奉孩子才是教育的主体,教学中从不做预设,如粲然所说:“就三五锄来说,最重要的并不是三五锄教了孩子什么,而是三五锄让他们自己去做决定。”是的,给孩子做好心灵的支撑,让他们能够认识自我和世界,才是儿童教育的意义。短短三天,呆在这家不像“幼儿园”的幼儿园,我再次想起那句话:“教育是用生命影响生命,人对了,教育也就对了”。



魔 法 小 屋    |    文文老师

到达传说中的海边魔法小屋“三五锄”,进门的一霎那便感受到老师对孩子的浓浓爱意——

Amy老师抱着豆丁(刚入园)无数次的抚摸着她,对她说“妈妈爱你,妈妈爱你”;贝贝老师轻柔温婉地给5名孩子讲故事,做手指谣;鹏鹏老师则在辅助老师组织孩子时,把握自由与规则的界限,用行为引导孩子,不断让他们“练习”说“请”;暂时还没有办法融入集体生活的奇奇,则在依附老师陪伴下,形成面对而坐的安静局面……这些情形形成了一个轻松、融洽、和谐的场景,让我特别想参与其中,有点不甘心作为“一堵无声的墙”安安静静地观看着这一切。



正在享受之时,一个大眼睛萌萌的小男孩跳进了我的视线。他是蛋蛋,才两岁九个月。他正拿着消防工具四处灭火,表情非常投入,一切险情仿佛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他和大家的交往模式都是以动作先行。比如,在娃娃家时想要宣任的玩具,他会先伸出小手,等待一会儿看对方没有反应,再用手抚摸对方的脸,虽未成功,但他始终愿意重复多次去跟别人进行交换。

天熠和米尼喜欢在美工区活动,他们画植物大战僵尸,米尼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想象自主独立画出,天熠则需要借助成人的帮助,当他想画出米尼画出的作品时,便会走到成人面前说:“我想画炸弹、四滴血、方形豌豆射手、食人花......可是我不会画,请你帮我。”



天熠来三五锄才两个多月,之前他在新西兰生活,苦于没办法融入英文社会,他妈妈竟然将他带到厦门,在三五锄旁边租个房子,送他入园。之前在异国他乡,天熠有过三次不同幼儿园的经历,每一次对他都是苦旅。这次在三五锄,有米尼的榜样力量,以及自由放松的环境,天熠每天乐不思蜀。后记 >>>三五锄的孩子不多,只有15个,从两岁到6岁,兄弟姐妹般的成长环境让他们相互守望。这里如同粲然在《在幼儿园和你一起长》里描述的一样不完美,然而它又是这么的真实,这么的让人相信人性的力量。



第 三 位 老 师   |   王晓雨

三五锄一点都不像幼儿园,它更像一个家。

粲然她们当初确实想按瑞吉欧教育倡导的那样,让环境对孩子起着教育作用。虽然她们都没有教育背景,可是敏于人性洞察的她们懂得,如果一个空间有能力让不同的人促成愉快的人际关系,它就可以摆脱模式的束缚,去自由设计,只要能够给孩子带来幸福感和安全感。

无疑她们做到了。

和许多幼儿园不一样,三五锄择址在山海之间的4层别墅里,空气清新,植物繁茂,很安静,所以可以清晰的听到雨水落到树叶上的声音。



虽然是一栋现成的别墅,可是在装修上,还是努力克服了没有钱的困难,从外到内,通过“房子造型”的木框结构,在门口、地下室、一至三楼,都不断出现这个超级符号,让人不由自主想到这样的房子,和我的家如此相像。非常有意思的是,入口单元门的横梁上,贴着“三五锄好”的横批,就像现实社会里的人家一样,烟火气扑面而来。

她们的空间没有成人的环境艺术创设,墙白白的,很干净,不同楼层挂着艺术画框,根据不同分区安放着不同比例的柜子、桌子、椅子,许多地方被铺上地毯、地垫,孩子们坐在上面玩,就像呆在自己家的客厅一样。

地下室面积很大,一半是肢体运动活动场地,一半是沙池,半开放式的规划,沙池通向室外大大的游乐场,每天下午孩子们都要在这里自由活动。这里的设施和场地不是摆设,孩子们沉醉其间,在天地间嬉游感知彼此。



一至三楼,分别为被定义为小班和预科班的场地以及卧室和图书室,虽然有一定的功能分区,但区隔都十分简单,因为实行混龄教学,孩子们更多呆在一楼,吃、喝、拉、撒、学习、打架、哭闹、欢笑基本都在此进行。老师们借用开放的环境,不断提醒孩子“请将物品及时归位”,孩子们在实践学习物品收纳,建立秩序感;除了供孩子吃饭及桌游的桌椅外,地上基本由地毯和靠垫代替,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区域,席地而坐,以他们喜欢的姿势全身心地投入到兴趣活动中,有时候还会依偎在老师的怀里听故事。

由于是别墅,孩子们避免不了上上下下爬楼梯。奇怪的是,即使是只有两岁多的孩子,老师们也不会限制,他们上楼下楼完全由自己安排。在三五锄看来,孩子们接触一定的危险并非坏事。在入园后,孩子们通常会经历两个月左右的爬楼梯训练,三五锄的老师更多希望孩子能够自己来管理自己,自己去感受家庭一样的空间氛围,通过游戏和多样活动,去激发孩子各种认知、情感和社会的学习能力。



此外,三五锄还有妙不可言的细节设计。比如,墙壁上没有展示孩子的作品和装订厚厚的教学目标,却安设一个魔法信箱。小朋友们可以写信给任何人,魔法师会定期回复,孩子们会给花花草草和小动物写情书,也会给老师写投诉信;饮水区还有个独特设计,它们通过 “饮水小鱼”,让孩子听从自己内心需求的召唤,渴了自己去喝水,每次喝水后自己的小鱼都向前游走一步,让孩子对自己的身体负责。这些小小的细节设计,让孩子通过生活在丰富的环境中来理解他们的世界。

三五锄坚信环境是孩子的第三位老师,于是这里的空间就成了一个会说话的家,而不是沉默的学校。

后记 >>>三五锄是一个不像幼儿园的幼儿园。在这里,有家一样的白墙,木质孩子尺寸的家具,一个又一个房子造型的小窝;这里没有严苛的老师、厚厚的教案、机械的流程;这里的老师提倡情绪陪伴,记录孩子的成长故事,启发宝贝自由探索的体验式学习;三五锄的孩子没有撕心裂肺的入园哭泣、呆滞惶恐的躲闪目光;相反,孩子们期待入园不愿回家,因为有若干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手足陪伴。三五锄的环境舒服自在,老师温柔有力量,孩子独立有爱。我想这里的家长不会被孩子问,“妈妈,幼儿园那么好,为什么你不去” 。



“我 也 想 画 船。”   |   芫芫

当我低头在记事本上记录孩子们的互动时,突然有人在我的头上放了一个东西。“帽子?”我在心里想。抬眼一看,米尼的笑脸映入眼帘,身边也聚集了三五个其他孩子。我回以微笑,米尼似乎对我的反应很满意,继而把头上的“帽子”——2张白色圆纸片拿下了,放在了我的眼睛上。“哈哈哈哈”,米尼大笑,而后他看着我和小树,又看了看小树的高楼画作,转身走到书架上取来了纸和一大盒笔。

“我要画一个蛋糕船。”米尼宣称,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听到这句话后,原本在剪画的小树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眼睛直直的盯着米尼和他的画纸。米尼的经验较多,能够清楚地说出船的构造——驾驶舱、门、船帆等等,也十分擅长色彩的使用和线条的勾画,很快一艘霸气的三色船就画好了。然而米尼的创作并没有结束,他用蓝色铅笔在船下画出一条波浪的线,而后开始探索着“海底的世界”。



“哎?水底下怎么还有船呢?”一直盯着米尼画画的小树疑惑地问。“这艘船被撞破了”,米尼低头解释道。“我也想画船……你可以和我一起画船吗?”终于忍不住“诱惑”的小树向米尼请求。“我不教你,你不可以画船,这是我的!”米尼很快拒绝。“嗯……你不跟我一起画,我可以找别人画”,然后回头看着我,“你可以跟我一起画船吗?”

米尼跟着小树的动作,将目光投向我,没说话的他似乎在给我发送脑电波——“不要帮他,船是我的!”一场孩子与孩子之间,关于“物权”的小争执就此开始,而我恰好被他们拉入了这场小小的角逐之中。
“我觉得你刚刚画的楼就很好,如果你想画船,可以先想一下你要的样子,然后先自己尝试一下,我可以帮你参谋哦。”我对小树说,然后看向米尼。听到我回答之后,米尼低下头继续专注画画。而没有得到我立即帮助的小树一边看着空白的纸,一边盯着米尼的画,迟迟没有下笔。一会后,小树在纸的中间画出了一道横线,第二次向我寻求帮助时,我指着那条线问:“你画的这个是什么?”

“这个大海啊,落潮了。”小树回答。“哦?落潮呀,那落潮之后海边的沙滩上有什么?”“有贝壳!”小树立刻回答。“是啊,有很多美丽的贝壳,我觉得你想的很好,可以画在这边啊。”额……我不要画贝壳,我要画船。”一面拒绝,一面看向米尼。



“你看她不帮你画吧!”米尼脸上挂着笑,对小树说。

然后小树看着自己的画纸,拿着笔开始慢慢地画着不太清晰的船的形状。这时大肢体运动课时间到了,老师们开始召集各个区域的小朋友,米尼和小树也停止了画作。这时,米尼走到我的身边。“送给你!”米尼将刚刚他的画递给我,“这个是鱼出生的地方,这个是破船,这个是大轮船!”米尼为我介绍着。

我受宠若惊地拿着那幅画,对米尼微笑,“谢谢你米尼,我很喜欢。”



后记 >>>

记得粲然老师这样阐述“三五锄”这个名字的由来,她说:“在我看来,孩子如幼苗,仰天地址灵气而自然成长,所倚人力,只需寥寥几锄,是以取名‘三五锄’。” 实际上,三五锄也确实在切实地践行着这寥寥几锄的义旨,让孩子们自己去认知自我、处理问题、掌控人生、沟通世界。在这三天里,我见证了孩子之间、师生之间的多次互动,他们习惯相互用“请”,来表述需要并保持对他人的尊重;他们懂得表达自己的情绪,来建立与他人之间的真实连接;他们懂得感恩,也懂得拒绝,真实却不自我;他们就像一株富有生命力的幼苗,只需寥寥几锄,便可依靠源源不断的内驱力不断向阳而生。
···
本次厦门之行,我们还将教育戏剧带到了三五锄。作为同样注重儿童价值观及人格发展的教育戏剧,将与在人性教育熏陶下成长的三五锄孩子们之间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请关注树儿童馆下一期文章《走进三五锄(下篇)——对话粲然》。
 关于树儿童馆


树儿童馆专注于教育的创新,是大连首家引入并践行英国教育戏剧的专业机构,为3-10岁儿童提供教育服务儿童教育戏剧课程与传统教育方式不同,注重孩子的过程学习,以孩子为中心的课堂里,鼓励孩子“自我探索”,形成对于自我和世界的独立认知。

目前在每周末,针对3-4岁和4-6岁的孩子,树儿童馆分别推出了一节经典试听课程《谁喝了小熊的粥》、《该不该救狼》,请关注孩子内在发展的家长赶紧为孩子预约吧。

免费试听课报名方式:

关注树儿童馆微信服务号(WeChat ID:TreeKidsland)

点击这里在线预约”,直接进入在线预约平台。

阅读更多信息:

树儿童馆社区开放日 Open Day系列活动 正式上线

树儿童馆少年剧场课程(7-10岁) 正式报名中

树儿童馆 给孩子的节气料理 · 白露&中秋篇



>>>>关于树儿童馆微信公众号的一次正式说明目前,树儿童馆同时运营着的两个公众号,它们有内容、功能和更新频率上的区分。

“树儿童馆TreeKidsLand”是服务号

每月更新四次。

内容主要与儿童及教育戏剧相关,信息覆盖教研、培训、实践及沉淀。本公众号文章多为树儿童馆原创内容,旨在通过我们自身的教育探索,实现发展自己、发展家庭、发展教育的目标。

“课堂内外”专栏——教育戏剧的研究及教育戏剧课堂的解读;

“教师日志”专栏——与儿童在一起,用教育戏剧的方式工作的经验与感受。



“TreeKidsLand树儿童馆”是订阅号

每周可更新数次。

这一公众号的设置,更多的是增加我们与家庭沟通互动的机会。本公众号的文章的作者除了我们自己的编辑团队,还有来自会员家长和专家后援团。

“光合作用”专栏——将定期进行各类主题活动的发布和报道;

“养儿育女”专栏——为会员提供分享和交流育儿经验的平台。

欢迎关注树儿童馆订阅号,获取更全面、及时的信息!


    关注 树儿童馆TreeKidsLand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